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谢灵运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博,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閒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

例句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 刘长卿 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公翠。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

还知谢客名先重,肯为诗篇问楚狂。 周贺 寺居寄杨侍御

出山还已醉,谢客旧能诗。 严维 晦日宴游

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 孟郊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崔颢 舟行入剡

幸陪谢客题诗句,谁与王孙此地归。 庾光先 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

题诗随谢客,饮酒寄黄翁。 张南史 寄中书李舍人

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

吴山本佳丽,谢客旧淹留。 戴叔伦 送李长史纵之任常州

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方干 哭江西陈陶处士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朱庆馀 梦谢亭

遥怜谢客兴,佳句又应新。 李嘉祐 送张观归袁州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地闭滕公宅,山荒谢客庐。 李端 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徵诗逢谢客,饮酒得陶公。 李端 夜宴虢县张明府宅逢宇文评事

谢客才为别,陶公已见思。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李端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庄叟静眠清梦永,客儿芳意小诗多。 殷文圭 题吴中陆龟蒙山斋

宗室刘中垒,文场谢客儿。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谢客爱云山,家贫身不閒。 皇甫冉 送张南史

谢客开山后,郊扉积水通。 皇甫曾 过刘员外长卿别墅

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 卢纶 春日过李侍御

偶为谢客事,不顾平子田。 钱起 海畔秋思

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 灵一 送陈允初卜居麻园

典故
吏部访孤儿

相关人物
山涛
 
嵇康

参考典故
嵇绍不孤


《世说新语》上卷下《政事》
「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为秘书丞。」

例句

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公及夫人相次没于洪州)

典故  
绿帻卖珠儿
 
缘帻厨人
 
谒董君
 
卖珠儿

相关人物
红夫(馆陶公主)
 
董偃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馀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与偃善,谓偃曰:『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也,则安枕而卧,长无惨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足下何如?』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主大喜,使偃以黄金百斤为爰叔寿。叔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临疾,问所欲,主辞谢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入,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一日卒有不胜洒扫之职,先狗马填沟壑,窃有所恨,不胜大愿,愿陛下时忘万事,养精游神,从中掖庭回舆,枉路临妾山林,得献觞上寿,娱乐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忧?幸得愈。恐群臣从官多,大为主费。』上还。有顷,主疾愈,起谒,上以钱千万从主饮。后数日,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坐未定,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之东箱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驩乐。主乃请赐将军列侯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唐·颜师古注:「绿帻,贱人之服也。」

例句

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李白 古风之八

典故
男儿四方志


《孔丛子》卷下〈儒服〉~602~2~
子高衣长裾,振褒袖,方屐翣,见平原君,君曰:「吾子亦儒服乎?」子高曰:「此布衣之服,非儒服也,儒服非一也。」平原君曰:「请吾子言之。」答曰:「夫儒者,居位行道则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冑之服,从容徒步则有若穿之服,故曰非一也。」平原君曰:「儒之为名何取尔?」子高曰:「取包众美、兼六艺、动静不失中道。」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抗手而巳,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怆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谓此二子丈夫尔,乃今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
典故 
鸟喙意儿别

相关人物
勾践
 
范蠡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746~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典故
相关人物
山涛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从弟)王衍〉~235~
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典故 
牛医黄叔度

相关人物
黄宪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黄宪〉~744~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
典故
潘玉儿
 
相关人物
潘妃


《南史》卷五十五〈王茂列传〉~352~
时东昏妃潘玉儿有国色,武帝将留之,以问茂。茂曰:「亡齐者此物,留之恐贻外议。」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死而后已,义不受辱。」及见缢,洁美如生。舆出,尉吏俱行非礼。乃以余妃赐茂,亦潘之亚也。
典故
铺翠冠儿


《类说》卷五三
宋·杨亿《杨文公谈苑》:魏国长主常衣贴绣铺翠襦,太祖曰:「自今勿复为饰。」主笑曰:「所用翠羽几何?」帝曰:「主家服此,宫闱戚里相效,翠羽价高,小民逐利伤生,实汝之由。」
《宋朝事实》卷十三
载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手诏:「……近外国所贡翠羽六百馀只,可令焚之通衢,以示百姓。行法当自近始。自今后,宫中首饰衣服,并不许铺翠、销金。」
《梦梁录》卷一〈元宵〉
戴花朵肩、珠翠冠儿。
典故
仙童驭竹
 
童子骑竹
 
竹儿争见
 
竹马待
 
竹马拜迎
 
骑儿逢郭伋

相关人物
郭伋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伋传》
「乃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例句

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孟郊 寄洛州李大夫

竹马诸童子,朝朝待使君。 岑参 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

今朝竹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朱元 迎孙刺史(郡阁雅谈云。孙愿家自贞元巳后。三代为池阳刺史。有戟门门子朱元迎道左。献诗曰。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杜甫 李司马桥了(一作成)承(一本无承字)高使君自成都回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典故
锐头儿
 
锐头将军

相关人物
白起(武安君)
 
赵胜(平原君)


晋·孔衍《春秋后语·赵语》
平原君对赵王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见事明也。视瞻不转,执志强也,可以持久,难与争锋,廉颇足以当之。」(据《汉学堂丛本》)

例句

锐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 杜甫 遣兴五首之二

典故
相关人物
卫少儿


《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
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卫媪长女君孺,次女少儿,次女则子夫。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其父霍仲孺先与少儿通,生去病。及卫皇后尊,少儿更为詹事陈掌妻。

例句

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 杜甫 宿昔

典故
生唐儿

相关人物
唐儿
 
程姬


《汉书》卷五十三《长沙定王刘发传》
长沙定王发,发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

例句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 杜牧 杜秋娘诗(并序)

典故
十三杨柳女儿腰
 
十五女儿腰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绝句漫兴九首〉
〈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户外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典故
司马家儿解覆杯

相关人物
司马睿(晋元帝)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规箴〉~560~
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邓粲《晋纪》曰:「上身服俭约,以先时务。性素好酒,将渡江,王导深以谏,帝乃令左右进觞,饮而覆之,自是遂不复饮。克己复礼,官修其方,而中兴之业隆焉。」
《漢語大詞典》:客儿(客兒)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的小名。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其家以子孙难得,送 灵运 於 杜治 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 客儿 。” 唐 温庭筠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 客儿 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顾嗣立 注:“ 客儿 , 谢灵运 小字。” 清 钱谦益 《桂殇》诗之二九:“不道 客儿 先短折, 八公 草木也凄其。”
《國語辭典》:谢客(謝客)  拼音:xiè kè
1.谢绝宾客,如:「闭门谢客」。
2.答谢宾客。《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侃母截发以延宾,村媪杀鸡而谢客,此女之贤者。」
3.南朝宋谢灵运的别名。谢灵运小字客儿,时人称之为「谢客」。参见「谢灵运」条。
《國語辭典》:主人翁  拼音:zhǔ rén wēng
1.主人。如:「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奴家姓陶,名幼芳,就是昨日主人翁之女。」也作「主人公」。
2.主要人物。如:「这部小说中的主人翁是年迈的老人和他的小孙女。」
《國語辭典》:主人  拼音:zhǔ rén
1.拥有主权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今日皇叔做了东吴女婿,便是鲁肃主人,如何敢坐?」《儒林外史》第五回:「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妇、丫鬟、使女黑压压的几十个人,都来磕了主人、主母的头。」
2.东家,相对于宾客而言。《文选。潘岳。笙赋》:「酒酣徒扰,乐阙日移,疏客始阑,主人微疲。」《儒林外史》第二回:「金有馀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夥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著。」
《國語辭典》:绿帻(綠幘)  拼音:lǜ zé
1.古时仆役的服饰。《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董君绿帻傅韝。」唐。颜师古。注:「绿帻,贱人之服也。」唐。李白〈古风〉五九首之八:「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2.宠臣所戴的帽子,或指权贵子弟所穿戴的衣冠服饰。《文选。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一首》:「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漢語大詞典》:乌喙(烏喙)
(1).形容人之嘴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 越王 为人长颈乌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一本作“ 鸟喙 ”。宋史·奸臣传二·郭药师:“ 药师 瞻视不常,趣向怀异,蜂目乌喙,怙宠恃功,逆节已萌,凶横日甚。”
(2).因史载 越王 勾践 乌喙,后世遂以乌喙指代 勾践 。 闽 徐夤 《勾践进西施赋》:“乌喙年年,誓啄 夫差 之肉; 稽山 日日,拜听 范蠡 之言。” 明 高启 《姑苏怀古》诗:“乌喙计成楣栅至,蛾眉舞罢綺罗非。” 清 吴伟业 《谒范少伯祠》诗:“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如何。却嗟爱子犹难免,霸 越 平 吴 事总虚。”
(3).中药附子的别称。以其块茎形似得名。墨子·杂守:“常令边县豫种畜芫、芸、乌喙,袾叶。”急就篇卷四:“乌喙附子椒芫华。” 颜师古 注:“乌喙,形似乌之觜也。” 宋 苏轼 《盖公堂记》:“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瘭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二:“ 布越 无所藉於 汉王 而 汉王 藉之,犹治病者之服乌喙、藜芦也。”
《國語辭典》:宁馨儿(寧馨兒)  拼音:níng xīng ér
即这样的孩子。为六朝俗语。《晋书。卷四三。王戎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宋书。卷七。前废帝本纪》:「太后怒,语侍者:『将刀来,破我腹,那得生如此宁馨儿!』」后转以「宁馨」为美好义,用以称赞他人孩子俊秀美好。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三。痲疯女邱丽玉》:「再三年,女生宁馨儿。感甘蕉德收为簉室。」
《漢語大詞典》:牛医儿(牛醫兒)
牛医之子。喻出身微贱而有声望的人。典出后汉书·黄宪传:“世贫贱,父为牛医……同郡 戴良 才高倨慠,而见 宪 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復从牛医儿来邪?’” 清 汪懋麟 《赠徐赞善》诗:“荐达收器用,此心原大公。甘媿牛医儿,不屈矜高风。”
《漢語大詞典》:玉奴
(1). 南朝 齐 东昏侯 妃 潘氏 ,小名 玉儿 ,诗词中多称“玉奴”。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四:“月地雪堦漫一樽, 玉奴 终不负 东昏 。” 宋 周紫芝 《浣溪沙》词:“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 东昏 覰得 玉奴 羞。”
(2). 唐玄宗 妃 杨太真 小名。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 玉奴 乃 太真 小字。”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玉奴 何必减 花奴 ,省识春风作画图。”茶香室丛钞·玉奴引 明 邝露 赤雅云:“ 杨妃 井在 容州 云凌里 。妃姓 杨 名 玉奴 ,别字 玉环 ,号 太真 。”
(3).泛指美女。 宋 苏轼 《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 元 萨都剌 《送友人之金陵》诗:“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鸞笙。” 明 陶宗仪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词:“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指梅花。 宋 吴文英 《天香·腊梅》词:“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 寿阳 纤巧。” 宋 王沂孙 《花犯·苔梅》词:“ 罗浮 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餘香空翠被。”
《漢語大詞典》:少儿(少兒)
(1).小儿。《方言》第一:“ 朝鲜 、 洌水 之间,少儿泣而不止曰咺。” 郭璞 注:“少儿,犹言小儿。”
(2).少年和儿童。《中国青年报》1983.2.24:“ 赵雪君 一心扑在少儿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