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告别(告別)  拼音:gào bié
辞别。《儒林外史》第八回:「两边船上都要赶路,不可久迟,只得告别。」
《漢語大詞典》:高谢(高謝)
(1).辞去;辞别。 晋 左思 《魏都赋》:“传业禪祚,高谢万邦。”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2).犹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唐 司空图 《携仙箓》诗之六:“应知谈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3).推辞。晋书·孙愉孔汪等传论:“ 愉 高谢百万之貲,辞荣数亩之宅,弘止足之分,有廉让之风者矣。”
《漢語大詞典》:纳履(納履)
(1).穿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彼晨而兴,缨冠纳履。”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为 侯生 执轡, 张子房 为 圯上老人 纳履,后来兴王定霸,做出许多事业。”
(2).借指辞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屦舄履考:“古人舄、屨、履至阶必脱,唯著韤而入…… 汉 赐剑履上殿,是不赐则不敢著履上殿明矣。諫不行则纳履而去。纳,结也。” 明 张居正 《答浙江吴巡抚书》:“未有勋庸以报知遇,即纳履而去,忠义之士,固如是乎?”
分類:辞别
《漢語大詞典》:辞违(辭違)
(1).犹退避。吕氏春秋·忠廉:“忠臣亦然。苟便於主,利於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
(2).辞别。旧唐书·姚崇传:“事 则天 岁久,乍此辞违,情发於衷,非忍所得。”
分類:辞别退避
《漢語大詞典》:离辞(離辭)
(1).排比组织词语。指写文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 墨 ,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汉 枚乘 《七发》:“比物属事,离辞连类。”一说犹陈辞。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四:“离辞,陈辞也。 昭公 元年左传:‘ 楚 公子围 设服离卫。’ 杜 注曰:‘离,陈也。’是其証。 枚乘 《七发》云:‘比物属事,离辞连类。’亦与此同。”
(2).犹辞别。 唐 张籍 《离妇》诗:“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國語辭典》:谢客(謝客)  拼音:xiè kè
1.谢绝宾客,如:「闭门谢客」。
2.答谢宾客。《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侃母截发以延宾,村媪杀鸡而谢客,此女之贤者。」
3.南朝宋谢灵运的别名。谢灵运小字客儿,时人称之为「谢客」。参见「谢灵运」条。
《漢語大詞典》:一辞(一辭)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説,未可为广应也。”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 则天 尝引入草詔, 餘庆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
(2).谓异口同声。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鲁公 盛德,盖自小官时。縉绅閒一辞谓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辞。宋史·叶清臣传:“苟 用章 之状果虚, 守懃 之罪果白, 用章 更寘重科,物论亦允,无容偏听一辞,以亏王道无党之义。”
(4).告辞,辞别。礼记·表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辞也。” 南朝 梁 萧钧 《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 金谷苑 ,空想竹林游。” 唐 吴融 《落叶》诗:“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漢語大詞典》:请行(請行)
(1).请求离去,辞别。左传·定公十年:“ 侯犯 止之,曰:‘谋免我。’ 侯犯 请行,许之。”庄子·人间世:“ 颜回 见 孔子 ,请行。曰:‘奚之?’曰:‘将之 卫 ’。”
(2).敬辞。请动身。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早茶时了,请行。”
(3).请求前往作战。 唐 王建 《送魏州李相公》诗:“閒来不对人论战,难处长先自请行。”旧唐书·张镒传:“ 卢杞 忌 鎰 名重道直,无以陷之,以方用兵西边, 杞 乃伪请行,上固以不可。”
《國語辭典》:陛辞(陛辭)  拼音:bì cí
1.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2.面见皇帝辞官。《聊斋志异。卷九。王司马》:「司马时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辞。」
《漢語大詞典》:辞去(辭去)
(1).辞别而去。战国策·齐策四:“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孔丛子·独治:“ 叔孙通 遂辞去,以法仕 秦 。”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2).去世的婉辞。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老身姓 温 ,夫主姓 刘 ,早年辞去,别无儿男。”
(3).辞掉,请求解除(自己的工作)。如: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到 上海 谋职。
《漢語大詞典》:决去(決去)
辞别离去。决,通“ 诀 ”。多指永别。汉书·苏武传:“﹝ 李陵 ﹞因泣下霑衿,与 武 决去。” 颜师古 注:“决,别也。”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自言年数已尽,合当决去,涕泗而别。”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曰:‘我甚怜之,未忍决去。’”
《漢語大詞典》:高揖
双手抱拳高举过头作揖。古代作为辞别时的礼节。孔丛子·儒服:“ 子高 游 赵 , 平原君 客有 邹文 、 季节 者与 子高 相友善。及将还 鲁 ,故人诀既毕, 文节 送行,三宿临别, 文节 流涕交颐, 子高 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愴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后亦指辞谢告退。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韩愈 《通解》:“﹝ 许由 ﹞迺脱屣其九州,高揖而辞 尧 。”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酌泉明志,高揖 夷 齐 。”
《漢語大詞典》:辞归(辭歸)
辞别归去。《楚辞·九辩》:“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羣燕辞归鴈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唐 李频 《特赴黔州先寄本府中丞》诗:“感知肺腑终难説,从此辞归便扫门。”
分類:辞别
《國語辭典》:拜辞(拜辭)  拼音:bài cí
告辞道别的敬词。《南史。卷二一。列传。王弘》:「桓玄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
《國語辭典》:辞谢(辭謝)  拼音:cí xiè
婉拒、推辞。如:「她辞谢所有邀约,在家陪伴年老的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