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佩玉锵锵
幽佩
玉佩琼璩
杂佩酬
词典
环佩
玉佩
佩环
剑佩
佩玉
解佩
佩服
鸣佩
冠佩
杂佩
佩声
典故
佩玉锵锵


《毛诗正义》卷四之三〈国风·郑风·有女同车〉~7~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礼记注疏》卷三十〈玉藻〉~563~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神女赋〉~889~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彩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闇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例句

楚宫久已灭,幽佩为谁哀。 杜甫

典故
玉佩琼璩


《毛诗正义》卷四之三〈国风·郑风·有女同车〉~7~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唐·孔颖达疏:「所佩之玉是琼琚之玉,言其玉声和谐,行步中节也。」
典故
杂佩酬


《诗经·郑风·女日鸡鸣》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例句

谬委双金重,难徵杂佩酬。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國語辭典》:环佩(環佩)  拼音:huán pèi
1.圆形玉佩。后多指妇女的饰物。《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也作「环佩」。
2.比喻美女。也作「环佩」。
《國語辭典》:环佩(環珮)  拼音:huán pèi
1.圆形玉佩。后多指女子佩戴的饰物。《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西游记》第二三回:「一副提炉,香云霭霭,环佩叮叮,那妇人带著三个女儿,走将出来。」也作「环佩」。
2.比喻美女。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也作「环佩」。
《國語辭典》:玉佩  拼音:yù pèi
身上佩带玉制的饰物。《诗经。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唐。王维 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國語辭典》:玉佩(玉珮)  拼音:yù pèi
一种玉制装饰品。通常呈扁平状,系挂在衣带、帽沿或用作项鍊的坠子。如:「他身上的玉佩是传家之宝,意义非凡。」元。杨讷《刘行首》第三折:「则见他玉佩狼籍,翠钿零落,云髻歪斜。」
《國語辭典》:佩环(佩環)  拼音:pèi huán
古代妇女挂在身上的玉器,走动时会发出声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漢語大詞典》:剑佩(劍珮)
亦作“ 剑珮 ”。 宝剑和垂佩。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虚容遗剑佩,实貌戢衣巾。” 隋 王通 中说·周公:“衣裳襜如,剑珮鏘如,皆所以防其躁也。”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感旧》诗:“久从江海游,苦此剑珮长。”
分類:宝剑
《國語辭典》:佩玉  拼音:pèi yù
佩戴玉饰在身上。《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橤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晲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叔仪乞粮于鲁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國語辭典》:解佩  拼音:jiě pèi
1.古代文官辞职时,解下身上所佩带的物品。比喻辞官退隐。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三:「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
2.相传郑交甫到汉皋台下游玩时,遇见二仙女,解佩相赠后忽不见。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后遂以解佩为男女情爱期许之表徵。宋。晏殊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词:「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也作「解佩」。
《國語辭典》:卖剑买牛(賣劍買牛)  拼音:mài jiàn mǎi niú
汉宣帝时,渤海因饥荒,居民多带持刀剑为盗,龚遂为太守后,劝民舍弃刀剑,改业归农。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后比喻舍弃剽掠而改行务农。宋。陆游 答吴提宫启:「卖剑买牛,念即归于农亩,乘车载笠,尚永记于交盟。」也作「买牛卖剑」、「买犁卖剑」、「卖刀买犊」、「卖刀买牛」、「卖剑渤海」。
《國語辭典》:佩服  拼音:pèi fu
敬仰钦服。《老残游记》第六回:「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文明小史》第四九回:「黄抚台先开口:『老兄久居香港,于中外交涉一切,熟悉得很,兄弟佩服之至。』」
《漢語大詞典》:鸣佩(鳴珮)
亦作“ 鸣珮 ”。
(1).佩玉。《文选·谢朓〈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洁。” 李周翰 注:“鸣珮,所佩玉也。”
(2).比喻出仕。 明 唐顺之 《赠袁御医芳洲》诗:“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参见“ 鸣玉 ”。
分類:佩玉出仕
《國語辭典》:鸣玉(鳴玉)  拼音:míng yù
1.古时富贵人家常佩带宝玉为饰,一有动作,佩玉便相触发声,因此称为「鸣玉」。《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
2.击玉发出响声。《文选。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漢語大詞典》:冠佩(冠珮)
亦作“ 冠珮 ”。
(1).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月出照园中,冠珮相追随。” 宋 苏辙 《次韵姚道人》之一:“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
(2).指官吏。 宋 范成大 《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 汉 家 麟阁 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 清 顾炎武 《十庙》诗:“復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蹌。”
(3).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 元 郝经 《天赐夫人词》:“负来灯下惊鬼物,云鬢欹斜倒冠佩。”
《漢語大詞典》:杂佩(雜珮)
亦作“ 杂珮 ”。
(1).总称连缀在一起的各种佩玉。《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毛 传:“杂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类。”一说指佩玉的中缀,即琚瑀。 王夫之 《〈诗经〉稗疏·郑风》:“下垂者为垂佩,中缀者为杂佩。杂之为言閒于其中也。则杂佩者专指琚瑀而言。”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愧无杂珮赠,良讯代兼金。” 唐 严维 《奉试水精环》诗:“未肯齐珉价,寧同杂佩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玉玲珑阁:“玉玲瓏, 宋 宣和 花纲石也……叩之声如杂佩。”
(2).指文章的变化句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 詹鍈 义证引 张严 《论诠》:“惟奇句力弱,偶句气王,偏於偶者板滞,偏於奇者缓散。奇偶互用,可以成雄奇变化之文。故曰‘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
《骈字类编》:佩声(佩声)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五首 其四 拂曙朝前殿,玉墀多佩声。
唐 皇甫曾 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奉呈诸宰执 从公亦何幸,长与佩声随。
《漢語大詞典》:幽佩
用幽兰连缀而成的佩饰。语本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宋 苏轼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欲赠佳人非泛 洧 ,好纫幽佩弔沉 湘 。”
分類:连缀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