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3,分1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佛狸
佛头
生佛
佛乘
佛场
佛地
佛界
佛堂
老佛
佛龛
佛光
佛宫
石佛
佛舍
佛手
《國語辭典》:佛狸(佛貍)  拼音:bì lí
北魏太武帝的小名,今扬州有佛狸祠。宋。辛弃疾 永遇乐。千古江山词:「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明。吴伟业〈满江红。沽酒南徐〉词:「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
《漢語大詞典》:佛头(佛頭)
(1).指佛像的头。法苑珠林卷五九:“我於 耆闍崛山 经行,为 提婆达 举崖石长六丈广三丈,以掷佛头,山神名 金埤罗 ,以手接示,石边小片迸堕中佛脚大拇指,即破血出。”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六:“ 欧阳公 作五代史,或作序记其前。 王荆公 见之,曰:‘佛头上岂可著粪?’”
(2).间隔嵌在成串朝珠里的一种珠形装饰品。佛头比朝珠大,形如桂圆,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多用宝石、翡翠之类制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 焦侍郎 ﹞便把所穿的香珠,凑了一百零八颗,配了一副烧料的佛头、纪念,穿成一挂朝珠。”
《漢語大詞典》:生佛
(1).活佛。释门正统卷三:“时 优填王 不堪恋慕,铸金为像。闻佛当下,以象载之,仰候世尊,犹如生佛。”
(2).用以喻有恩德的官吏。 宋 戴翼 《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謡,生佛万家之香火。”
《漢語大詞典》:佛乘
(1).佛教谓教导众生成佛之法。因其为唯一之法,故又名“一佛乘”、“一乘”。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归心浄土,模范佛乘。” 宋 苏轼 《赐平海军节度使李玮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制》:“卿等乃心王室,同输欲报之诚;稽首佛乘,共祝无疆之寿。” 明 李贽 《答周西岩》:“虽牛马驴驼等,当其深愁痛苦之时,无不可告以生知,语以佛乘也。”
(2).佛教经典。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及公居相位,走在班行,公府私家,时一相见,佛乘之外,言不及他。” 明 李贽 《答焦漪园》:“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名曰《李氏焚书》。”
《國語辭典》:佛场(佛場)  拼音:fó cháng
佛教祭场。《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曰上方,曰梵刹,总是佛场,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
《國語辭典》:佛地  拼音:fó dì
供奉佛、菩萨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只是清静佛地,做了吃酒的所在,未免作践。」《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恶除奸,觅我时,合你云中相见。」
《漢語大詞典》:佛界
(1).佛教名词。十界之一。诸佛的境界。梵网经上:“现无量身无量口无量意,説无量法门,而能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
(2).借指寺院。 宋 黄庭坚 《显圣寺庭枸杞》诗:“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
《國語辭典》:佛堂  拼音:fó táng
供奉佛像以供诵经膜拜的厅堂。
《漢語大詞典》:老佛
(1).指道教与佛教。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豪家大帅,乘声相扇,延及老佛,土木妖炽,习俗不怪。”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而异端之説,日新月盛,以至於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
(2).特指 清 慈禧太后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景善日记》:“老佛降旨,有易大位之意。”参见“ 老佛爷 ”。
《國語辭典》:老佛爷(老佛爺)  拼音:lǎo fó ye
1.佛的俗称。《红楼梦》第八一回:「他又向人家内眷们要了几十两银子,岂知老佛爷有眼,应该败露了。」
2.清代对太上皇或皇太后的敬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论他的祖上,也曾跟著太汗老佛爷征过高丽,平过察哈尔。」
3.专指慈禧太后。《孽海花》第二七回:「乾脆的一句,老佛爷和万岁爷打吵子,大婚后才起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他别装糊涂!仗著老佛爷腰把子硬,叫他看!」
《國語辭典》:佛龛(佛龕)  拼音:fó kān
称佛寺或供佛的小室。如:「高雄佛光山的佛龛,大大小小难以数计,真是壮观。」
《漢語大詞典》:佛光
(1).佛所带来的光明。佛教认为佛的法力广大,觉悟众生犹如太阳破除昏暗,故云。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中:“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观他观,邪正混杂。”
(2).谓佛像上空呈现的光燄。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八:“ 五臺山 佛光,其传旧矣。《唐穆宗实録》: 元和 十五年四月四日, 河东 节度使 裴度 奏: 五臺山 佛光寺 侧,庆云现,若金仙乘狻猊,领其徒千万,自巳至申乃灭。”
(3).指佛像表面的光泽。 明 李贽 《与城老》:“﹝寺庙﹞既幸落成,佛光灿然。”
(4).也称“峨眉宝光”。太阳相对方向处的云层或雾层上围绕人影的彩色光环。人背太阳而立,光线通过云雾区小水滴经衍射作用所致。常见于山区,我国 峨眉山 最常见。
《漢語大詞典》:佛宫
佛殿,佛堂。 宋 秦观 《石鱼》诗:“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羣聪。”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洛阳 诸佛宫,书跡至多。”
分類:佛殿佛堂
《骈字类编》:石佛
宋史王宾传好释氏修古寺掘地得数石佛及石碣有宾姓名宾异其事以闻诏名寺为淳化赐新印经一藏钱三百万以助之县北石堆成佛像衣服皆具岳阳风土记石佛山在蒋氏日录宝圣石佛院在嘉兴县东南唐至德二年于寺基掘石佛四躯至今见存天圣中赐名宝圣人但呼石佛寺 湖山胜槩大石佛院旧名为秦皇缆船石俗名西石头宣和中僧思净就石镌成大佛半身或云下通海眼 明一统志玉泉在严州府城东北七里旁有石佛岁久渐长石山在庐州府城西五十里山顶有三佛石像又佛又石佛山在青田县西五里有石高可二丈其状如佛相传尝因洪水失其首庵僧易以他石一夕见梦于渔人诘朝网得之以告僧补之凡祷有应府城西北内有三石人肖佛故名又石佛洞在顺德又石佛井在徐州石佛山顶方一丈二尺自然液水虽雨旱无增减秦又石佛寺在真定府隆平县治东元建 法苑珠林 缪公时扶风获一石佛缪公不识弃马坊中护像神嗔令公染疾公取像澡浴安清净处像遂放光 苏轼诗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注石佛山在眉州眉山县之南 杨维桢诗石佛浮云轻似叶
《漢語大詞典》:佛舍
寺院房舍,佛堂。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 宋 苏轼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诗:“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明 袁宏道 《雪中投宿栖隐寺》诗之一:“山门云占断,佛舍雨浇残。”
《國語辭典》:佛手  拼音:fó shǒu
1.佛像的手。
2.芸香科「佛手柑」的别名。参见「佛手柑」条。
《國語辭典》:佛手柑  拼音:fó shǒu gān
植物名。芸香科柑桔属,为「香橼」之变种。常绿乔木,刺短小而硬。叶互生,长椭圆形,长十至十六公分。花有芳香,白色而厚。柑果前端作手指状分裂,为食品原料,并常供药用,果皮与花均可提取香油,以充香料。也称为「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