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6,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帝位
位号
下位
出位
天位
位卑
尊位
居位
易位
位尊
进位
郎位
守位
五位
陪位
《國語辭典》:帝位  拼音:dì wèi
皇位。《书经。舜典》:「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漢語大詞典》:位号(位號)
爵位与名号。史记·韩信卢綰列传:“诸侯虽有畔亡,而復归;輒復故位号,不诛也。”南史·后妃传序:“六宫位号,前史代有不同。”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自餘 陈涉 、 张步 、 刘璋 、 袁术 ,其位号皆一一具言。”
分類:位号爵位
《國語辭典》:下位  拼音:xià wèi
1.卑贱、低下的地位。《易经。乾卦》:「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左传。襄公九年》:「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2.低下的座位。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功多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存,只饮酒,不簪花。」也作「下座」。
《漢語大詞典》:出位
越位;超越本分。《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王弼 注:“各止其所,不侵害也。”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伏望不轻改二百年之旧礼,重惜一时之所未达,意尽词真,无以越职出位言为罪,幸甚。” 宋 洪迈 容斋五笔·白居易出位:“ 白居易 为左赞善大夫,盗杀 武元衡 ,首上疏,请亟捕贼。宰相嫌其出位,不悦。”明史·徐懋学传:“我国家諫无专官,今他曹稍有建白,不曰出位,则曰沽名,沮忠直之心,长壅蔽之渐,是为阻抑。”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夫以尽职为出位也,孰肯为尽职者哉!”
《國語辭典》:天位  拼音:tiān wèi
1.天的位置。《礼记。礼运》:「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
2.帝位、王位。《诗经。大雅。大明》:「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三国演义》第八○回:「丕从之,令王朗作表,自称德薄,请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韵府拾遗 支韵》:位卑
南史范云传时进见齐高帝会有献白乌帝问此何瑞云位卑最后答曰臣闻王者敬宗庙则白乌至
分类:位卑
《漢語大詞典》:尊位
(1).高位。《易·大有》:“《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2).指帝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为天下所戴,践尊位。”
(3).尊长的位置。红楼梦第九三回:“先从尊位点起,挨至 贾赦 ,也点了一出。”
《漢語大詞典》:居位
居官任职。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 ﹞善灌夫、 郑当时 及宗正 刘弃 ,亦以数直諫,不得久居位。”《汉书·食货志上》:“学以居位曰士。”
《国语辞典》:易位  拼音:yì wèi
变换位置。《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外之则邪行横作,放杀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
分类:变换位置
《韵府拾遗 元韵》:位尊
战国策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分类:位尊
《國語辭典》:进位(進位)  拼音:jìn wèi
数学上指加法中每位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称为「进位」。如在十进位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数中加一,十位满十,在百位数中加一,其馀依此类推。
《漢語大詞典》:郎位
(1).星座名。南宫(太微宫)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为一星座,称“郎位”。史记·天官书:“﹝五帝座﹞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 张守节 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坐东北。”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帝在 南阳 ,左右并通姦利,詔书多除人为郎,太尉 杨秉 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
(2).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左司为中书纪网之地,賛襄治化,申明宪度,皆其责也。郎位之选,必择贤才。”
《漢語大詞典》:守位
保持地位或职位。《易·繫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孔颖达 疏:“圣人何以保守其位,必信仁爱,故言曰仁也。” 汉 马融 忠经·百工:“有国之建,百工惟才,守位谨常,非忠之道。” 北魏 李谐 《述身赋》:“礼空文于頫饗,赋无征于汤沐。思守位而匪懈,每屏居而自肃。”
《漢語大詞典》:五位
(1).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后者为偶数,二、四、六、八、十。《易·繫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韩康伯 注:“天地之数各五,五数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 高亨 注:“天数一、三、五、七、九,五位奇数相加,其和数为二十五。地数二、四、六、八、十,五位偶数相加,其和数为三十。”
(2).指岁、月、日、星、辰。国语·周语下:“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 韦昭 注:“五位,岁、月、日、星、辰也。”
(3).谓五行。尚书大传卷二:“维五位復建,辟厥沴。” 郑玄 注:“君失五事,则五行相沴,违其位。復立之者,当明其吉凶变异。”汉书·五行志上:“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云笈七籤卷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为五位,三五和合,谓之八会。”参见“ 五行 ”。
(4).犹言五方。《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主运歌》:“五运五行御五位,五气相生顺令行。”注:“五位者,东、南、中、西、北也。”
(5).指五方之神。汉书·扬雄传上:“灵祇既乡,五位时叙。”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五位,五方之神。”《文选·班固〈东都赋〉》:“上帝宴饗,五位时序。” 李善 注:“汉书曰:‘天神之贵者 太一 ,其佐曰五帝。’河图曰:‘ 苍帝 神名 灵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黄帝 神名 含枢纽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汁光纪 。’”
(6).九五之位,指帝位。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天。”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立天地人之极,而垂衣五位。”参见“ 九五 ”。
(7).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种等级。《后汉书·朱穆传》:“天气鬱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此互相明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五位,谓侯、大夫、卿、公、辟。”
(9).指 宋 时 童贯 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宣和遗事》前集:“ 蔡京 欲以宫室媚上,一日,召内侍 童贯 、 杨戬 、 曹详 、 何訢 、 蓝从熙 ,讽以禁中逼窄之状。五人听命……既有分地,因各出新意,故号‘五位’。五位既成,楼阁相望。”
(10).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视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万物运行变化,形成各种现象。《礼记。礼运》:「播五行于四时。」唐。孔颖达。正义:「播谓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气于春夏秋冬之时也。」《孔子家语。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2.旧时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运。后借指命运。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3.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唐。杨倞。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國語辭典》:九五  拼音:jiǔ wǔ
九,阳数,《易经》中以⚊表示。五为卦中自下而上的第五个爻位。《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比喻君位。《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上》:「应是闻我国家初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将谓不敢拒之。」《三国演义》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
《國語辭典》:陪位  拼音:péi wèi
陪伴入座,辅佐行事。《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欣欣焉。」也作「陪席」。
分類:陪席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