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卫道(衛道)  拼音:wèi dào
维护道统。《宋史。卷四○一。刘爚传。论曰》:「刘爚表章朱熹四书以备劝讲,卫道之功莫大焉。」
《國語辭典》:理法  拼音:lǐ fǎ
1.义理和章法。多指写作文章。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观其字音韵次序,皆有理法,后世殆不以其为燕人也。」《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文章总以理法为主,任他风气变,理法总是不变。」
2.规矩和礼法。《水浒传》第三三回:「量刘高不才,颇识些理法。」《红楼梦》第九○回:「那金桂素性为人毫无闺阁理法,况且有时高兴,打扮得妖调非常,自以为美,又焉知不是怀著坏心呢!」
《漢語大詞典》:害理
违背常理;有害于伦理。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故天下之情因得毕闻於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补遗:“ 章子厚 尝言,饥时遇不相识亦须索饭,饱后见爷亦不拜,此最害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府尹大怒道:‘这泼妇!此必是你夫前妻或妾出之子,你做人不贤,要做此忍心害理之事么?’”
《漢語大詞典》:背理
违背天理或伦理;不合理。汉书·贾谊传:“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徧以疏举。”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清史稿·诚隐郡王允祉传:“ 怡亲王 忠孝性成, 允祉 心怀嫉忌,并不恳请持服,王府齐集,迟至早散,背理蔑伦,当削爵。”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三节:“在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以后,奴隶制就更加显得荒谬背理。”
《漢語大詞典》:七教
(1).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礼记·王制:“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 孔颖达 疏:“七教,即父子一、兄弟二、夫妇三、君臣四、长幼五、朋友六、宾客七也。”荀子·大略:“修六礼,明七教。”
(2).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孔子家语·王言》:“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 曾子 问:‘敢问何谓七教?’ 孔子 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之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大戴礼记·王言“尊齿”作“顺齿”,“廉让”作“强果”。
《漢語大詞典》:强果
亦作“彊果”。 坚强果敢。《逸周书·谥法》:“猛以彊果曰威。”新唐书·杜伏威传:“少彊果,膂力絶人。”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其言恬然,无有怨悔,遇事强果,未尝少屈。”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都御史为人端凝朴慎,而君慷慨强果。”
《漢語大詞典》:伦要(倫要)
根据伦理所规定的准则。语本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孙星衍 疏:“伦者, 郑 注《学记》云:‘理也。’要者, 郑司农 注周礼云:‘簿书也。’”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伦要之列,我不得而增减之。”
《漢語大詞典》:宰理
明 清 之际思想家、科学家称研究社会政治、教育、伦理等为“宰理”。见 清 方以智 通雅·音义杂论
《國語辭典》:相对论(相對論)  拼音:xiāng duì lùn
论时和空相对的物理学说。二十世纪初由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提出,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物理上量度的过程注意到光速并非无限大。相对论修正了牛顿以来对空间、时间、引力及运动规律永恒不变的看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有莫大贡献。
《漢語大詞典》:论伦(論倫)
(1).论说伦理。礼记·乐记:“论伦无患,乐之情也。” 孙希旦 集解:“愚谓论伦无患者,言其心之和顺足以论説乐之伦理。”
(2).逐一论述。 唐 元稹 《李拭授宗正卿等制》:“以尔 拭 践履 中 外,论伦古今,主宗之盟,绰有餘誉。”
《漢語大詞典》:违天逆理(違天逆理)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周书·文帝纪上:“ 侯莫陈悦 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詔命,阻兵 水洛 ,彊梁 秦 陇 。”亦作“ 违天害理 ”、“ 违天悖理 ”。南齐书·魏虏传:“ 武帝 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効,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当初这厮在日,专一违天害理,贪财好色,奸骗人家妻子。”明史·王直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
《漢語大詞典》:天理人欲
简称“理欲”。天理,指纲常伦理;人欲,指人们的生活欲望。宋代程朱理学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要人们放弃生活欲望,绝对遵守封建伦理教条。后来进步的思想家都反对这一禁欲主义的观点。
《国语辞典》:禽兽不如(禽兽不如)  拼音:qín shòu bù rú
禽兽虽然凶猛,犹识亲情。禽兽不如指人违背伦理,行为极为卑劣可恶。《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生这样逆子,荡了家私,又几乎害我性命,禽兽也不如了!还要留他则甚?」《儒林外史》第一五回:「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国语辞典》:弃义背理(弃义背理)  拼音:qì yì bèi lǐ
不顾道义,违背伦理。《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国语辞典》:父子同牝  拼音:fù zǐ tóng pìn
淫乱不守伦理常规。《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非类相从,不如鹑鹊;父子同牝,谓之聚麀。」
《国语辞典》:纲常伦纪(纲常伦纪)  拼音:gāng cháng lún jì
伦理纲纪。《儒林外史》第八回:「若非纲常伦纪大事,其馀户婚田土,都批到县里去,务在安辑,与民休息。」
分类:伦理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