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仪节(儀節)
(1).礼法;礼节。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成郑瞀:“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顾,则是失仪节也。” 汉 蔡邕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舒详闲雅,仪节孔备。”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其事父母,视寝,视膳,视药,恪有仪节,深心欵然。”
(2).谓仪礼的程序形式。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曾子》十篇,儒言纯粹在孟子上,投壶仪节,较《小戴》为详。” 茅盾 《追求》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
《國語辭典》:町畦  拼音:tǐng xī
一块一块规划整齐的田埔。比喻规矩、约束。引申为仪节。《庄子。人间世》:「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
《國語辭典》:仪注(儀注)  拼音:yí zhù
1.天文的法则。《续汉书志。第二。律历志中》:「衡、兴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2.礼节。《南史。卷六五。陈文帝诸子传。鄱阳王伯山传》:「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阙。」《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3.称婚、丧、会见等事的礼单。也作「仪适」。
《漢語大詞典》:义节(義節)
仪节。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主地,法 夏 而王,其道进阴,尊尊而多义节……主地,法文而王,其道进阴,尊尊而多礼文。”
分類:仪节
《漢語大詞典》:仪章(儀章)
仪节。 宋 张载 《正蒙·三十》:“祝史所任,仪章器数而已。” 明 陈子龙 《寓言》诗之二:“ 鲁国 有腐儒,行止如清狂。拜虎求不嚙,揖蛇求不伤。二物颇威厉,岂欲贵仪章?”
分類:仪节
《國語辭典》:威仪(威儀)  拼音:wēi yí
1.庄严的容止仪态。《诗经。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三国演义》第四回:「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
2.帝王或显贵者出行的仪仗。《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给亲兵百人,置长史,……鼓吹诸威仪,一如旧典。」
《漢語大詞典》:威仪师(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國語辭典》:槃旋  拼音:pán xuán
萦绕回旋的样子。如:「老鹰在空中槃旋猎取食物。」
《國語辭典》:盘旋(盤旋)  拼音:pán xuán
1.周旋进退。《淮南子。泛论》:「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脩礼。」《西游记》第一五回:「来来往往,战罢多时,盘旋良久,那条龙力软筋麻,不能抵敌。」
2.旋转、环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八月,宣和殿有玉芝生于桧树上,又有鹤三万馀只,盘旋云霄之间。」《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后主焚香祝毕,师婆忽然披发跣足,就殿上跳跃数十遍,盘旋于案上。」
3.徘徊逗留。如:「出国留学前,他回故乡盘旋了好几天,舍不得离开。」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漢語大詞典》:上仪(上儀)
(1).最高的法则。 汉 班固 《典引》:“洋洋乎若德,帝者之上仪,誥誓所不及已。”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皇代之遐迹,帝者之上仪,罔不毕举。”
(2).隆重的礼节。 汉 班固 《东都赋》:“至乎 永平 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脩衮龙之法服。” 宋 韩琦 《辞免祫享加恩第一表》:“讲上仪於宗庙,方成孝饗之能。”
(3).崇尚仪节。上,通“ 尚 ”。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夫改定神祇,上仪也。钦修百祀,咸秩也。明堂雍臺,壮观也。九庙长寿,极孝也。”
《國語辭典》:蹈舞  拼音:dào wǔ
足蹈手舞,比喻非常快乐。《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后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
《國語辭典》:朝献(朝獻)  拼音:cháo xiàn
1.一种古代的祭礼。为向受祭的尸主献酒。《周礼。春官宗伯。司尊彝》:「其朝献用两著尊。」汉。郑玄。注:「朝献谓尸卒食,王酳之。」
2.诸侯或属国朝觐皇帝,贡献方物。《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历世未附者二十馀国,并遣使朝献。」
《国语辞典》:礼上(礼上)  拼音:lǐ shàng
举行官员交替上任的仪节。《清平山堂话本。霅川萧琛贬霸王》:「次日舟行,将带钧眷往西川赴任。远接,近接,到成都公廨,选择吉日礼上。」
《國語辭典》:国容(國容)  拼音:guó róng
1.国家的礼制仪节。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四六:「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2.一国中容貌最美丽的女子。唐。富嘉谟 丽色赋:「俄而世姝即,国容进。疑自持兮动盼,目烂烂兮昭振。」
《漢語大詞典》:中严(中嚴)
谓中庭戒备。古代帝王元旦朝会或郊祀等大典的仪节之一。隋书·礼仪志四:“ 梁 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侍中奏中严,王公卿尹各执珪璧入拜。” 唐 郑谷 《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四:“綵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
《國語辭典》:崇敬  拼音:chóng jìng
1.崇尚恭敬的礼节。《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2.尊敬。如:「他一向受人崇敬,其一言一行,都被奉为圭臬。」《陈书。卷一三。列传。周敷》:「敷悯其危惧,屈体崇敬,厚加给恤,送之西上。」
《漢語大詞典》:九仪(九儀)
(1).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 郑玄 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公、卿、大夫、士也。”后称朝见天子之礼为九仪。 唐 李纾 《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2). 周 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
(3).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毛 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