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愧谢
匪他
托庇
远辱
缯缴
玉字
高意
从吉
潭府
瑶函
让德
移过
加人
珂里
桐孙
《漢語大詞典》:愧谢(愧謝)
谓对他人给予的照顾感到惭愧,并示感谢。宋书·谢晦传:“ 晦 至 江陵 ,无它处分,唯愧谢 周超 而已。”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杜子春》:“﹝老人﹞握其手曰:‘君復如此,奇哉!吾将復济子几緡方可?’…… 子春 愧谢而已。”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友人疑其妖魅所惑,惊谓之曰:‘君未尝娶,何者为妻家,得无妄想耶?’ 虚中 遽若省悟,但唯唯愧谢而已。”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是友愧谢。”
《漢語大詞典》:匪他
《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谓都是兄弟而非他人,后用为兄弟的代称。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 晋 卢谌 《赠刘琨》诗:“义由恩深,分随昵加,绸繆委心,自同匪他。”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几年一会面,今日復悲歌。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
分類:兄弟他人
《國語辭典》:托庇(託庇)  拼音:tuō bì
依托著别人的庇护。《红楼梦》第二六回:「家父倒也托庇健康。」也作「托福」、「托福」。
《漢語大詞典》:远辱(遠辱)
敬称他人从远方来临。《韩诗外传》卷六:“ 郑伯 曰:‘寡人无良边陲之臣,以干大祸,使大国之君沛焉,远辱至此。’”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曰:‘先生远辱,何以教 文 也?’” 明 冯梦龙 《万事足·访友托妻》:“今朝远辱高轩过,足见同窗意气多。”
避免耻辱。新唐书·舒元舆传:“贤者远辱自引去,而不肖者为陛下用也。”
《漢語大詞典》:缯缴(繒繳)
(1).即矰缴。猎取飞鸟的射具。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繒,通“ 矰 ”。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雁》:“鴈自 河 北渡 江 南,瘠瘦能高飞,不畏繒缴。” 明 方孝孺 《二禽咏》:“文彩羡孔鸞,繒缴或暗投。” 庞成宇 《东园杂咏》:“饮啄力以致,繒缴安所施。”
(2).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清 缪慧远 《有感》诗:“惊心南国添繒缴,解网还邀圣主恩。”
《漢語大詞典》:玉字
(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庚子,﹝ 禹 ﹞登 宛委山 ,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金简玉字之书,玄霜絳雪之宝,俗士所不能窥,学徒不敢轻慕。” 宋 陆游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2).对他人文字的美称。 唐 李白 《洞庭醉后送吕使君杲流澧州》诗:“赠剑刻玉字, 延平 两蛟龙。”
《國語辭典》:高意  拼音:gāo yì
高超脱俗的心意。唐。孟郊〈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诗:「高意合天制,自然状无穷。」《红楼梦》第七七回:「苦海回头,立意出家,修修来世,也是他们的高意。」
《國語辭典》:从吉(從吉)  拼音:cóng jí
居丧中,因事而暂易吉服,或居丧毕,脱去丧服,换上吉服。见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五。顾命》。后人居丧,当与人行庆贺之礼时,多书「从吉」二字于简帖上。《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孟陋传》:「亲族迭谓之曰:『少孤!谁无父母?谁有父母?圣人制礼,令贤者俯就,不肖企及。若使毁性无嗣,更为不孝也。』陋感此言,然后从吉。」
《國語辭典》:潭府  拼音:tán fǔ
1.深渊。《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李善注引王逸《楚辞》注:「楚人名渊曰潭府。」
2.用以尊称他人的住宅。《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敢拜问娘子高姓?潭府何处?」《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潭府是仕宦之家,衡门乃隐逸之宅。」
3.唐代的潭州府。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國語辭典》:瑶函(瑤函)  拼音:yáo hán
1.尊称他人的信函。唐。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瑶函真迹在,妖魅敢扬威。」也作「瑶笺」。
2.珍贵的书籍。
《漢語大詞典》:让德(讓德)
(1).逊让于有德之人。语本书·舜典:“ 舜 让于德,弗嗣。” 蔡沉 集传:“让于有德之人也。”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白环表让德之符,玄珪告成功之瑞。” 倪璠 注引帝王世纪:“ 西王母 慕 舜 之德,来献白环。”
(2).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礼记·祭义:“天子有善,让德於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
(3).谦让的品德。魏书·崔光韶传:“属逢 唐 朝,耻无让德。”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 夔龙 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
《漢語大詞典》:移过(移過)
将过失转推于他人。史记·孝文本纪:“百官之非,实宜由朕躬。今祕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所以秘祝移过,异於 成汤 之心。”
分類:过失他人
《漢語大詞典》:加人
凌轹他人。语出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加,陵也。”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余戇而狂,年未三纪,乘气加人,无挟自恃。” 宋 王安石 《与王禹玉书三》:“阁下亲屈势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人,而乐与之为善。”
《國語辭典》:珂里  拼音:kē lǐ
对他人乡里的美称。也称为「珂乡」。
《漢語大詞典》:桐孙(桐孫)
(1).桐树新生的小枝。 北周 庾信 《咏树》:“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唐 周贺 《赠神遘上人》诗:“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后以“桐孙”称美他人子孙。参见“ 孙枝 ”。
(2).指琴。 宋 苏轼 《次韵和王巩》:“知音必无人,坏壁掛桐孙。” 宋 陆游 《杂题》诗之二:“山家贫甚亦支撑,时抚桐孙一再行。”
《國語辭典》:孙枝(孫枝)  拼音:sūn zhī
1.树上新长的嫩枝。《文选。嵇康。琴赋》:「乃斲孙枝,准量所任。」
2.比喻孙子。宋。陆游〈三三孙十月九日生日翁翁为赋诗为寿〉诗:「正过重阳一月时,龟堂驩喜抱孙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