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费城(費城)  拼音:fèi chéng
Philadelphia
城市名。全名为「费拉德尔菲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距德拉瓦河河口五十公里的上游右岸。为宾州第一大城,工业和金融的中心,重要的贸易港、文化教育中心。独立战争时是独立军的主要据点。西元一七七六年美国在此宣布独立,成为历史重城。
《國語辭典》:饿纹(餓紋)  拼音:è wén
相术上认为人鼻翼两旁的令纹,如延伸入口者,命当饿死,故称此种纹为「饿纹」。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那眉下无眼觔,口头有饿纹,到前面不是冻死,便是饿死的人也。」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看了你这嘴脸口角头饿纹,驴也跳不过去,你一世儿不能勾发迹。」
《漢語大詞典》:大城市
中国指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城市。大城市一般具有多方面的职能,既是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又是国家或地区的交通枢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國語辭典》:邓艾吃(鄧艾吃)  拼音:dèng ài jí
三国魏将邓艾患有口吃,每次说到自己时,连说艾艾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比喻口吃。唐。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分類:口吃人口
《國語辭典》:纳西族(納西族)  拼音:nà xī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参见「么些族」条。
《漢語大詞典》:热岛
大城市因人口稠密、建筑密度高、工业集中而大气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年平均温度比周围地区高0.5~1.0°c。可造成局部地区的气象异常,如造成城市上空云量和降水量增加等。
《國語辭典》:口分田  拼音:kǒu fēn tián
唐代按人口授田,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百亩;老及笃疾、废疾者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馀为口分田。见《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也称为「口分」。
《國語辭典》:口分  拼音:kǒu fēn
1.按人口分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句下汉。何休。解诂:「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
2.按人口而分授的田。参见「口分田」条。《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3.分内应得的粮食。宋。杨万里 花果诗:「蜂蝶行粮猿鹤饭,一生口分两无争。」
《漢語大詞典》:语逆(語逆)
说话不合人口味。 朱自清 《民众文学的讨论》:“超自然的奇迹,有现实意味的幻想,语逆而理顺的机智,单纯而真挚的恋爱等。”
分類:人口口味
《漢語大詞典》:折账(折賬)
用实物或劳力、人口抵偿债务。如:他有一块土地和一个女儿都折账给债主了。
《國語辭典》:众口难调(眾口難調)  拼音:zhòng kǒu nán tiáo
每个人口味不同,难以调和出使大家都满意的味道。也比喻众人的言语、意见很难取得一致。元。邓玉宾〈粉蝶儿。丫髻环绦套。普天乐〉曲:「羊羹虽美,众口难调。」《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臣非纵子不忠,奈众口难调。」
《國語辭典》:株送徒  拼音:zhū sòng tú
使犯罪的人相互牵引,最后找出首犯,称为「株送徒」。《史记。卷三○。平准书》:「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
《漢語大詞典》:土库曼斯坦
中亚内陆国。面积48.81万平方千米。人口456万(1996年)。首都阿什哈巴德。全境80%为沙漠。农田全靠灌溉,主要产棉花。畜牧业为主要经济部门之一。
《漢語大詞典》:卫星城镇
又称“卫星城市”。为分散市区人口和企事业单位而在大城市郊区或附近地区新建或扩建的独立的城镇。因其像卫星一样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故名。如闵行、安亭、金山、嘉定等就是上海市的卫星城镇。
《漢語大詞典》:索非亚
保加利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约120万(1994年)。全国最大工业中心,以机械制造、冶金、钢铁等为主。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向为中欧到西亚的交通要冲。多街心公园。南郊维托沙山等处风景优美,为旅游疗养胜地。
《漢語大詞典》: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古城。人口212万(1995年)。日照充足,有“太阳城”之称。屡遭地震灾害,1966年后重建。是中亚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市内有博物馆、古迹和许多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