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同寅  拼音:tóng yín
同具敬长之心,指同僚、共事的官吏。《书经。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骤然署了美缺,同寅中就有许多人不服。」
分類:同僚五部
《國語辭典》:寒燠  拼音:hán ào
嘘寒问暖等应酬话。唐。白行简《李娃传》:「与之拜毕,叙寒燠,触类妍媚,目所未睹。」
《國語辭典》:露台(露臺)  拼音:lù tái
1.天子观测天文气象的地方。《汉书。卷四。文帝纪。赞曰》:「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2.露天搭盖的戏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䌽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
3.露天的高台,可供赏景、休息等用途。元。赵雍〈七夕〉诗:「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國語辭典》:五典  拼音:wǔ diǎn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國語辭典》:登登  拼音:dēng dēng
拟声词:(1)形容筑墙用力相应的声音。《诗经。大雅。绵》:「筑之登登,削屡冯冯。」(2)形容打碑的声音。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漢語大詞典》:薰炉(薰爐,薰鑪)
亦作“ 薰鑪 ”。用于熏香等的炉子。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 唐 杨炯 《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 清 唐孙华 《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 粤 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 南宋 朝宫中的薰炉,在 康熙 年间,被 四川 遂宁 张鹏翮 大学士从 北京 琉璃厂 买得,后来带回 成都 ,施与 青羊宫 的。”
《漢語大詞典》:萧闲(蕭閒)
亦作“ 萧閒 ”。 萧洒悠闲;寂静。 唐 顾况 《山居即事》诗:“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宋 林逋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诗:“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三:“亲朋岁月各萧閒,情话缠绵礼数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 满城 是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极萧闲而无一点尘俗气息,又到处是画境,到处富有诗情的地方。”
《國語辭典》:道法  拼音:dào fǎ
1.道理、法度。《荀子。正名》:「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
2.天道、自然。《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
3.指道家法术或教义。《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庄生行起道法,举手照冢顶连扇数扇,水气都尽,其土顿乾。」《醒世恒言。卷二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几曾见你道门中阐扬道法,普度群生,只是独吃自痾。」
《國語辭典》:怠惰  拼音:dài duò
懈怠懒惰。《红楼梦》第四五回:「你只监察著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也作「怠堕」、「怠敖」、「怠傲」。
《國語辭典》:传真(傳真)  拼音:chuán zhēn
1.摹写形貌。唐。杜荀鹤 八骏图诗:「丹雘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
2.利用电波传送文字、图片或影像。如:「请您将企划案传真一份到国外的分公司。」
3.传真电报的简称。参见「传真电报」条。
《國語辭典》:传真电报(傳真電報)  拼音:chuán zhēn diàn bào
利用电波传送文字、图片或影像的通讯方式。简称为「传真」。
《國語辭典》:出名  拼音:chū míng
1.具名。《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闻俊卿自把生员出名去递投诉,就求保候父亲。」也作「出面」。
2.声名卓著。《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在京师与三个出名上行首打暖,一个唤做陈师,一个唤做赵香,一个唤做徐冬。」
《國語辭典》:附和  拼音:fù hè
1.自己毫无定见,随他人意见或行动而同声应和。《古今小说。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或时唾骂严贼,地方人等齐声附和。」《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你如何倒附和起新党来?索性要开学堂了。」
2.依附勾结。宋。叶适〈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声连势合,附和倾朝廷。」《明史。卷一七九。列传。邹智》:「李林甫、牛仙客与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纲。」
3.响应、追随。如:「许多同侪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张。」
《漢語大詞典》:门扉(門扉)
门扇。宋书·符瑞志上:“ 西明门 地陷,水涌出,毁门扉閾。”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余亦笑曰:‘轿虽大不数寸,公门扉无乃太狭乎,而不知变耶?’” 李劼人 《死水溦澜》第五部分一:“门扉上是彩画得很讲究的 秦 军 胡 帅,或是直书‘只求心中无愧,何须门上有神’,以表示达观。”
《國語辭典》:显应(顯應)  拼音:xiǎn yìng
已亡的人显灵或托梦有所兆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连得了两梦,便道:『此是亡灵未泯,故来显应。』」
《漢語大詞典》:谈风(談風)
(1).谈锋。谈话的劲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那制军便留他在衙门里住着,闲了时,便和他谈天,他谈风却极好。”
(2).谈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四:“于是两个人的谈风,很是投合,而所谈的又彼此都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