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处变(處變)
(1).生活在异常情况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恨海》第七回:“侍奏父母是人子当尽之职,处常尚且如此,何况处变。”
(2).处置事变。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四》:“时咸谓 戚将军 能处变也。”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割慈全国体,处变重宗潢。”
《漢語大詞典》:上变(上變)
向朝廷告发谋反等非常事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汉 九年, 贯高 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资治通鉴·汉高帝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变,非常也。谓上告非常之事。”金史·酷吏传序:“ 熙宗 迭兴大狱, 海陵 翦灭宗室,鉤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 嘉庆 十七年, 大姚 令上变,告 乌龙口 有众数千,啸聚为乱。”
《漢語大詞典》:谷陵
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喻世事变化。 清 魏源 《岱山经石峪歌》:“只恐大地殊谷陵,此石泐坏终难凭。”
分類:世事事变
《漢語大詞典》:烂柯人(爛柯人)
(1).指久离家而刚回故乡的人。亦指饱经世事变幻的人。 唐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明 刘基 《秋怀》诗之三:“永寤烂柯人,万事一梦幻。” 清 钱谦益 《题陆叔平〈沧桑对奕图〉赠稼轩五十初度》诗:“夜露未晞賔既醉,人间已有烂柯人。”
(2).指樵夫。《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家住前岗,母在邻庄,烂柯人是妾儿郎。”参见“ 烂柯 ”。
《國語辭典》:烂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若还奏曲能招凤,在此观棋必烂柯。」
《國語辭典》:引线(引線)  拼音:yǐn xiàn
1.缝衣针。
2.从中引导媒介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原来木仙当过几年阔幕友,很认得几省的督抚,清抱合官场来往,尽是他从中做引线的。」《孽海花》第九回:「今听见会说中国语,这是绝好的引线了。」
3.替人拉拢、介绍。《醒世姻缘传》第四回:「也还要晚生与他引引线,扯扯牵儿。」
4.内线、眼线。《野叟曝言》第三六回:「若不是盗贼引线,就是撞钟太岁,只严审他,便知端的。」
5.引火线、导火线。
《漢語大詞典》:张杨(張楊)
1936年12月发动 西安 事变的著名将领 张学良 、 杨虎城 的并称。 续范亭 《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 西安 事变后本是团结最好机会,惜未能示宽大于 张杨 。”
《國語辭典》:主使  拼音:zhǔ shǐ
1.主谋、指使。《史记。卷四五。韩世家》:「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
2.主谋并指使他人行事的人。《精忠岳传》第二五回:「臣闻岳飞武职之官,潜进京师,欲害我主,必有主使。」
《國語辭典》:义勇军(義勇軍)  拼音:yì yǒng jūn
自愿服役的军队。也称为「志愿兵」。
《漢語大詞典》:戕折
仓卒。谓非常事变。后汉书·卢植传论:“当 植 抽白刃严閤之下,追帝 河 津 之间,排戈刃,赴戕折,岂先计哉?” 李贤 注:“ 杜预 注左传曰:‘戕者,卒暴之名也。’”
《漢語大詞典》:造变(造變)
制造事变。三国志·魏志·张辽传:“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國語辭典》:变端(變端)  拼音:biàn duān
事件进行当中突然发生变故、阻碍。如:「事情忽然起了变端。」
分類:事变事端
《漢語大詞典》:事化
(1).治道教化。吕氏春秋·本味:“功名之立,由事之本也,得贤之化也。非贤,其孰知乎事化?”
(2).世事变化。 汉 张衡 《思玄赋》:“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员方。”
《漢語大詞典》:鱼龙曼羡(魚龍曼羨)
喻世事变幻。 清 龚自珍 《小游仙词》之六:“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鱼龙曼羡中。”参见“ 鱼龙曼延 ”。
《漢語大詞典》:鱼龙曼延(魚龍曼延)
亦作“ 鱼龙漫衍 ”。亦作“ 鱼龙曼衍 ”。
(1).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隋书·音乐志中:“鱼龙漫衍之伎,常陈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 宋 陈济翁 《蓦山溪》词:“看水戏、鱼龙曼衍。” 清 黄遵宪 《述闻》诗之四:“鸜鵒往来謡语慟,鱼龙曼衍戏场多。”
(2).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回目:“剿土匪鱼龙曼衍,开保案鷄犬飞昇。”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六:“ 湖北 省政府在当时真正是一种鱼龙漫衍的模范政府。” 茅盾 《渝桂道中杂诗寄桂友》之四:“鱼龙曼衍夸韜略,吞火跳丸寿总戎。”
《國語辭典》:西安事变(西安事變)  拼音:xī ān shì biàn
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在西安遭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劫持事件,至二十五日解决,史称为「西安事变」。
《漢語大詞典》:文明小史
长篇小说。清代李伯元作。六十回。以1900年庚子事变后处于动荡、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广泛深入地描写了西方文明引进中国后被接纳、抵制、扭曲的过程,揭露了清廷官吏的守旧、昏庸,以及假借维新之名图谋升官发财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