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户存楚
 
三户已亡
 
三户楚
 
三户英雄
  
存三户
 
故乡三户
  
无三户

相关人物
范增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00~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臣瓒与苏林解同。韦昭以为:三户,楚三大姓昭、屈、景也。」

例句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刘长卿 使次安陆寄友人

家楚依三户,辞州选一钱。 司空曙 送严使君游山

本遗三户在,今匝万家通。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 窦常 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

典故
此心安处是吾乡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一〈初出城留别〉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一〈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典故
二疏乡里
 
大疏
 
东门帐饮
 
东门贤父子
 
汉庭疏
 
都门饯

相关人物
疏受
 
疏广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疏广(兄子)疏受〉~3039~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徵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甲·咏史〉~993~
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行人为陨涕,贤哉此大夫。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
典故
事刘
 
仲宣哀
 
仲宣怀远
  
依人王粲
 
信美非吾土
 
公子登高赋
 
刘依
 
去国王粲
 
思乡王粲
 
王生悲异国
 
王粲依人
 
王粲南登
 
王粲哀
 
王粲楼
 
王粲殊方泪
  
王粲赋
 
王粲赋归欤
 
登楚
 
登楼王粲
  
登临仲宣
 
粲公楼
 
粲登楼
 
赋因玉阁笔
 
赋异乡
 
赋登楼
 
飘零王粲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参考典故
麦城赋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游览·登楼赋〉~489~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引唐·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冑,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引唐·李善注:「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时董卓作乱,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简释

王粲登楼:指咏叹流落他乡而怀念故土,或指登楼。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


例句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沧 汶阳客舍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大易 赠司空拾遗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戴叔伦 赠司空拾遗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李渥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李白 灞陵行送别

莫奏武溪笛,且登仲宣楼。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杜甫 夜雨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杜甫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

浙水风烟思吊古,楚乡人物赋登楼。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

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独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王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自古名高闲不得,肯容王粲赋登楼。 章孝标 蜀中上王尚书

无路重趋桓典马,有诗曾上仲宣楼。 罗隐 寄张侍郎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贯休 送崔使君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贾岛 登楼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典故
梦断钧天
 
梦听帝乐
 
梦钧天
 
天帝乐
   
帝所钧天
 
帝乐
  
广乐揍钧天
 
歌庄钧天
 
无梦到钧天
 
简子魂
 
赵简闻乐
  
钧天九奏
  
钧天梦帝乡
  
钧天帝所
   
钧天游

相关人物
赵简子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786~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昭明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西京赋〉~49~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寔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崒,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嵏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惟地之奥区神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是时也,并为彊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

简释

钧天:喻指美乐。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钧天梦:咏梦境。宋杨亿《直夜》:“负郭春耕废,钧天晓梦长。”


例句

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司马逸客 雅琴篇

献图开益地,张乐奏钧天。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 曹唐 三年冬大礼五首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李世民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牟融 题竹

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皮日休 上真观

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 皮日休 新竹

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 胡元范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苏味道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

天钧纵迹无遗馀,烧香寄影在岩树。 鲍溶 思琴高

典故
二疏还乡

相关人物
疏受
 
疏广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疏广(兄子)疏受〉~3039~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徵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注疏》、《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甲·咏史〉~993~
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行人为陨涕,贤哉此大夫。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
典故
素云黄鹤
 
芳草晴川
 
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中仙客

参考典故
骑黄鹤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兹地空馀黄鹤楼】【兹地空留黄鹤楼】【此地空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川历历汉阳戍】,春草萋萋鹦鹉洲【芳草萋萋鹦鹉洲】【芳草青青鹦鹉洲】【春草青青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在】,烟波江上使人愁。
典故
改嘉名
 
改乡名
  
相关人物
郑玄


《后汉书》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曹褒〉~208~
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昔太史公、廷尉吴公、谒者仆射邓公,皆汉之名臣。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然则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例句

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 丘丹 奉酬幸使君送归山之作

登科旧乡里,当为改嘉名。 姚合 送李秀才赴举

唯应孔北海,为立郑公乡。 李群玉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

词藻世传平子赋,园林人比郑公乡。 皇甫冉 馆陶李丞旧居

岳阳贤太守,应为改乡名。 卢纶 送顾秘书献书后归岳州

典故 
龚胜龚舍归乡里

相关人物
龚胜
 
龚舍


《法言义疏》卷九〈问神〉~200~
楚两龚之絜,其清矣乎?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珍乎!吾珍庄也,居难为也。不慕由,即夷矣,何毚欲之有?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龚胜,龚舍〉~3080~
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少皆好学明经,胜为郡吏,舍不仕。
典故
互乡童子


《论语注疏·述而》~64~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典故
向故乡怀印绶
 
妻弃如遗
 
怀绶朱公
 
会稽妇
 
会稽愚妇
 
会稽章
 
翁子妻
 
买臣乘轺
 
买臣富贵
 
买臣归
 
买臣贵骨
 
买臣还乡
 
买臣乡
 
露绶

相关人物
朱买臣

参考典故
愚妇轻买臣


《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东越数反复,……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例句

疏受杜门期脱屣,买臣归邸忽乘轺。 李绅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 李频 及第后归

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采兰兼衣锦,何似买臣还。 钱起 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骆宾王 夕次旧吴

典故
以醉为乡
  
王绩醉乡
 
身入醉乡
 
醉有真乡
 
醉为乡
 
相关人物
王绩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王绩〉~5594~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王绩二·醉乡记〉~325~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邱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器械之用。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禹汤立法。礼繁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邱。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亦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其何以淳寂也如是。今予将游焉。故为之记。
典故
锦绣裹家乡
 
锦绣裹山川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钱镠〉~838~
光化元年,移镇海军于杭州,加镠检校太师,改镠乡里曰广义乡勋贵里,镠素所居营曰衣锦营。婺州刺史王坛叛附于淮南,杨行密遣其将康儒应坛,因攻睦州。镠遣其弟銶败儒于轩渚,坛奔宣州。昭宗诏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镠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
典故
衣锦赋荣归
  
锦绣夜行
 
锦衣白昼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5~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列传·项籍〉~808~
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生曰:「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闻之,斩韩生。
《梁书》卷九〈柳庆远列传〉~82~
霸府建,以为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母忧去职,以本官起之,固辞不拜。天监二年,迁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
典故
邻笛唤将乡思动
 
马融羌笛

相关人物
马融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长笛赋〉~807~
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师,踰年,暂闻,甚悲而乐之。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赋〉。其辞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漢語大詞典》:三户
(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 楚 人怨 秦 ,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 、 屈 、 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 ,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柳亚子 《赠李瑞熙》诗:“袖底 田郎 诗讖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2).地名。在今 河南 淅川县 境。左传·哀公四年:“ 蛮子 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 楚 师于 三户 。” 杜预 注:“ 三户 ,今 丹水县 北 三户亭 。”
(3).古 漳水 上的一个渡口。在今 河北 磁县 境内。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使 蒲将军 日夜引兵度 三户 ,军 漳 南,与 秦 战,再破之。” 裴骃 集解:“ 服虔 曰:‘ 漳水 津也。’ 张晏 曰;‘ 三户 ,地名,在 梁淇 西南。’ 孟康 曰:‘津峡名也,在 鄴 西三十里。’”
《國語辭典》:三户亡秦(三戶亡秦)  拼音:sān hù wáng qín
楚国虽为暴秦所灭,但汇合楚国遗民之力,也能灭亡秦国。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比喻只要有决心,力量虽小,终会取胜。宋。苏轼〈竹枝歌〉:「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漢語大詞典》:三户
(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 楚 人怨 秦 ,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 、 屈 、 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 ,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柳亚子 《赠李瑞熙》诗:“袖底 田郎 诗讖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2).地名。在今 河南 淅川县 境。左传·哀公四年:“ 蛮子 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 楚 师于 三户 。” 杜预 注:“ 三户 ,今 丹水县 北 三户亭 。”
(3).古 漳水 上的一个渡口。在今 河北 磁县 境内。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使 蒲将军 日夜引兵度 三户 ,军 漳 南,与 秦 战,再破之。” 裴骃 集解:“ 服虔 曰:‘ 漳水 津也。’ 张晏 曰;‘ 三户 ,地名,在 梁淇 西南。’ 孟康 曰:‘津峡名也,在 鄴 西三十里。’”
《漢語大詞典》:亡秦三户
史记·项羽本纪:“夫 秦 灭六国, 楚 最无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 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清 无名氏 《陆沉痛·城温》:“好好少年,何妨作亡 秦 三户!” 古直 《吊杨笃生先生》诗:“曾把心香爇到君,亡 秦 三户识雄文。”参见“ 三户亡秦 ”、“ 三户謡 ”。
《漢語大詞典》:楚三户
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 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后因以“楚三户”指决心复仇报国者。 清 方文 《答吕霖生吏部》诗:“漫説 楚 三户,聊为 鲁 两生。”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用岳武穆韵》词:“ 会稽 耻,终当雪; 楚 三户,教 秦 灭。愿英灵,永保金甌无缺。”
《漢語大詞典》:仲宣楼(仲宣樓)
即 当阳县 城楼,在今 湖北省 。 汉 王粲 (字 仲宣 )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一统志》:‘ 仲宣 楼,在 荆州 ,即 当阳县 城楼。’” 宋 陆游 《秋思》诗:“霜露初侵 季子 裘,山川空赋 仲宣 楼。” 康有为 《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 宋玉 宅,何时把酒 仲宣 楼。”参见“ 仲宣 ”。
《漢語大詞典》: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漢語大詞典》:王粲登楼(王粲登樓)
东汉 王粲 在 荆州 依 刘表 ,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后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宋 周密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故园山川,故国心眼,还似 王粲 登楼。” 明 陈所闻 《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套曲:“多应他 陈蕃 一榻,肯教你 王粲 登楼。” 元 郑光祖 有《醉思乡王粲登楼》杂剧。
《漢語大詞典》:登楼赋(登樓賦)
赋篇名。 汉 末 王粲 作。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刘良 注引魏志:“ 王粲 , 山阳 高平 人也。少而聪惠有大才,仕为侍中。时 董卓 作乱, 仲宣 避难 荆州 ,依 刘表 ,遂登 江陵 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情也。”旧时常作为文人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怀乡不作《登楼赋》,佐府真为入幕宾。” 清 赵翼 《寄答老友庄似撰》诗:“游踪 王粲 《登楼赋》,近局 陶公 漉酒巾。”
《漢語大詞典》:天钧(天鈞)
亦作“ 天均 ”。
(1).谓天然均平之理。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均。”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南朝 宋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章炳麟 《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
(2).指极北之地。
(3).比喻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
(4).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唐 皮日休 《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漢語大詞典》:帝所
天帝或天子居住的地方。《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 南朝 梁 沈约 《三朝雅乐歌·寅雅》:“礼莫违,乐具举;延藩辟,朝帝所。”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宸帝所’。” 宋 苏辙 《司马公挽词》:“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漢語大詞典》:广乐(廣樂)
(1).阐发音乐的义蕴。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 孔颖达 疏:“宽广乐之义理,以成就其政教之事也。”
(2).盛大之乐。多指仙乐。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乃奏广乐。”《史记·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王文治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梦裡似曾闻广乐,归来但觉任樵风。”
(3).称美雅乐。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同广乐於桑间,钧龙章於卉服,悠悠皆然,可叹可慨者也。”
《國語辭典》:钧天(鈞天)  拼音:jūn tiān
九天之一,指天的中央。语出《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央曰钧天,其星亢氐。」后亦泛指天空。《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國語辭典》:钧天梦(鈞天夢)  拼音:jūn tiān mèng
战国赵简子一日睡醒时,叙说梦游钧天,闻广乐九奏之事。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后指好梦或泛指梦幻。宋。辛弃疾满庭芳。柳外寻春〉词:「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
分類:钧天广乐
《漢語大詞典》:钧天奏(鈞天奏)
指钧天广乐。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五:“钧天奏,流韵满空明。” 明 汪廷讷 《驻马听·访陈荩卿于孙楚酒楼有赠》曲:“名湖如待酒人游,新声不减钧天奏。”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徐子与》:“自聆钧天奏,旷然起遐瞩。”
分類:钧天广乐
《國語辭典》:钧天广乐(鈞天廣樂)  拼音:jūn tiān guǎng yuè
意指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也称为「钧天乐」。
《國語辭典》:钧天乐(鈞天樂)  拼音:jūn tiān yuè
1.天上的音乐。也称为「钧天广乐」。
2.传奇名。清朝尤侗所撰。叙述沈白与魏无知妹寒簧的故事。
《國語辭典》:钧天广乐(鈞天廣樂)  拼音:jūn tiān guǎng yuè
意指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也称为「钧天乐」。
《國語辭典》:鹦鹉洲(鸚鵡洲)  拼音:yīng wǔ zhōu
长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汉阳县西南。相传东汉祢衡曾在此作鹦鹉赋,因而得名。
《國語辭典》:黄鹤楼(黃鶴樓)  拼音:huáng hè lóu
位于湖北省武昌县临接长江大桥之蛇山山顶的阁楼。相传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于此,故称为「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漢語大詞典》:郑公乡(鄭公鄉)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 孔融 深敬於 玄 ,屣履造门。告 高密县 为 玄 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 郑君 乡宜曰 郑公乡 。’”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 唐 皇甫冉 《馆陶李丞旧居》诗:“词藻世传 平子 赋,园林人比 郑公乡 。” 唐 李群玉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诗:“唯应 孔北海 ,为立 郑公乡 。” 清 赵翼 《新春宴集草堂》诗之三:“未便带符 韩 尉座,已如里改 郑公乡 。”
分類:赞誉乡里
《漢語大詞典》:郑公里(鄭公里)
同“ 郑公乡 ”。 宋 张耒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之四:“曾过 郑公 里,得御 李膺 车。”
《漢語大詞典》:两龚(兩龔)
(1). 汉 龚胜 和 龚舍 的合称。汉书·两龚传:“两 龚 皆 楚 人也, 胜 字 君宾 , 舍 字 君倩 。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 楚 两 龚 。”三国志·魏志·袁涣张范传论:“ 袁涣 、 邴原 、 张范 躬履清蹈,进退以道,盖是 贡禹 、两 龚 之匹。”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赋傅岩叟香月堂两梅》词:“看取 香月堂 前,岁寒相对, 楚 两 龚 之洁。” 清 顾炎武 《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诗:“ 太行 之西一遗老, 楚国 两 龚 秦 四皓 。”
(2). 宋 龚夬 及其弟 龚大壮 的合称。宋史·龚夬传:“弟 大壮 ,少有重名,清介自立,从兄官 河阳 , 曾布 欲见之,不可得,乃往謁 夬 ,邀之出,从容竟日,题诗壁间,有‘得见两 龚 ’之语。”
分類:龚胜
《漢語大詞典》:无功乡(無功鄉)
唐 王绩 字 无功 ,性嗜酒;尝采 杜康 、 仪狄 以来善酒者为谱,著《醉乡记》。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世因以“无功乡”指醉乡。 宋 苏轼 《真一酒歌》:“湛然寂照非 楚 狂,终身不入无功乡。”
《國語辭典》:醉乡(醉鄉)  拼音:zuì xiāng
酒醉后精神所进入的昏沉、迷糊境界。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南唐。李煜 锦堂春。昨夜风兼雨词:「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國語辭典》:衣锦还乡(衣錦還鄉)  拼音:yì jǐn huán xiāng
身穿锦绣的衣服返回故乡。形容人功成名就后荣归故乡。《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那厅上坐的,却是李长者赘婿刘知远,受了北京留守,衣锦还乡也。」《儒林外史》第五○回:「儒生落魄,变成衣锦还乡。」也作「衣锦故乡」、「衣锦过乡」、「衣锦荣归」。
《漢語大詞典》:锦衣行昼(錦衣行晝)
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宋 辛弃疾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词:“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
分類:富贵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