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1,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义宗
王义
义显
义战
后义
笃义
义从
同义
殉义
徙义
中义
说义
释义
发义
义徒
《漢語大詞典》:义宗(義宗)
(1).道义的宗师。《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身报德。”
(2).德义世家。 鲁迅 《华盖集·补白》:“又有许多好看的古典:五世同堂呀,礼门呀,义宗呀。”
《漢語大詞典》:王义(王義)
指先王所立的法度。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孙星衍 疏引 高诱 曰:“义,法也。” 汉 皇甫规 《女师箴》:“家有王义,室有严君,各有定位,阴阳是分。”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采 周 之旧,以会成王义,垂法将来。”
《韵府拾遗 铣韵》:义显(义显)
陶潜庶人孝传赞范之临危也勇宰民也惠能以义显也
《國語辭典》:义战(義戰)  拼音:yì zhàn
为正义而发动的战争。《孟子。尽心下》:「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分類:义战战争
《骈字类编》:后义(后义)
孟子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下春秋繁露见前枉下 说苑见后外
《漢語大詞典》:笃义(篤義)
(1).重情义。后汉书·赵熹传:“ 赵熹 篤义多恩,往遭 赤眉 出 长安 ,皆为 熹 所济活。”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及 琰 友人 公孙育 、 宋阶 早卒, 琰 抚其遗孤,恩若己子,其鉴识篤义,类皆如此。”
(2).谓深厚的恩义。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愿陛下沛然垂詔,使诸国庆问四节得展,以叙骨肉之欢恩,全怡怡之篤义。”
《國語辭典》:义从(義從)  拼音:yì zòng
自愿随行的人、志愿从军的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遂以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
《國語辭典》:同义(同義)  拼音:tóng yì
1.意义相同。如:「《尔雅》一书,凡同义之字皆罗列一处。」
2.仁义相同。《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帝者同气,王者同义。」汉。王充《论衡。齐世》:「临淮许君叔亦养兄孤子,岁仓卒之时,饿其亲子,活兄之子,与子明同义。」
《國語辭典》:殉义(殉義)  拼音:xùn yì
终身遵行道义,并能为道义而死。三国。魏。嵇康〈管蔡论〉:「夫管、蔡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唐。罗隐〈投郑尚书启〉:「何昔时有殉义之人,而今日无死恩之士?」
《漢語大詞典》:徙义(徙義)
谓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论语·颜渊:“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澄思寡欲,以致睿也;补过徙义,以日新也。”
《骈字类编》:中义(中义)
宋史艺文志刘彝七经中义一百七十卷
又周礼中义十卷
《漢語大詞典》:说义(説義)
解说义理。
《國語辭典》:释义(釋義)  拼音:shì yì
1.解释文义。汉。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
2.佛教的思想。《北史。卷三。魏高祖孝文帝本纪》:「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漢語大詞典》:发义(發義)
阐发义理。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左右唯僕隶,所对唯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
分類:阐发义理
《國語辭典》:义徒(義徒)  拼音:yì tú
1.起义的徒众。《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
2.自愿跟随的人员。《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宾客义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分類:合时
《漢語大詞典》:义附(義附)
两晋 南北朝 时世族豪门的依附者。宋书·蔡兴宗传:“且公门徒、义附,并三 吴 勇士,宅内奴僮,人有数百。”陈书·沈众传:“及 景 ( 侯景 )围 臺城 , 众 率宗族及义附五千餘人入援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