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敬虔主义(敬虔主义)  拼音:jìng qián zhǔ yì
十七、十八世纪间,日耳曼路德教会改革派的主张,反对当时教会内的形式主义及僵化礼仪,重视信仰的内在真实感受,及由此而生的敬虔态度。主张改良大学中的宗教教育,领袖为斯宾纳(Spener)。
《国语辞典》:经验主义(经验主义)  拼音:jīng yàn zhǔ yì
主张以归纳的方法和实际经验,去追求真理或发现法则。以「知识是经验的累积」为信条,相信科学的知识可用经验證实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论。代表人物有洛克、休谟等。
《国语辞典》:理性主义(理性主义)  拼音:lǐ xìng zhǔ yì
一种哲学思想,盛行于欧洲大陆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反对权威,主张凡事要用理性来判断,而此种能力是天生的,并非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其主要的思想家有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比诺莎、德国的莱布尼兹。
《国语辞典》:雷根主义(雷根主义)  拼音:léi gēn zhǔ yì
由美国总统雷根(Ronald Reagan)于西元1986年所提出,在冷战时期削弱苏联全球影响力的战略。雷根认为基于美国国家安全,及世界和平需要,美国应该全力支持铁幕国家中的各种武装反抗力量,以减弱极权统治者的控制能力,称为「雷根主义」。
《国语辞典》:利他主义(利他主义)  拼音:lì tā zhǔ yì
以创造他人幸福为目的的行为,进而追求他人或全体社会利益为目标的主张。由法国实證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首倡。
《国语辞典》:立体主义(立体主义)  拼音:lì tǐ zhǔ yì
一种二十世纪初叶兴起于法国的绘画运动。主张将自然形象分解成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再以此三种基本形体将自然形象予以重叠组合成画面,造成立体效果。并发展到从不同角度来表现物象,如将人像正侧两面同时画出。或用实物,如纸片、火柴盒等贴在画布上,力求新异。代表画家有毕卡索、勃拉克等。也称为「立体派」。
《国语辞典》:快乐主义(快乐主义)  拼音:kuài lè zhǔ yì
一个哲学思想,指在道德实践方面,主张人生应以追求愉悦(pleasure)为至高目的。也称为「享乐主义」(hedonism)。
《国语辞典》:恐怖主义(恐怖主义)  拼音:kǒng bù zhǔ yì
蓄意运用暴力、威胁压迫,作为制造恐怖、恐吓或强迫社会的手段,以达成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
《国语辞典》:蓝波主义(蓝波主义)  拼音:lán bō zhǔ yì
美国总统雷根主张打击恐怖主义,以实力贯彻美国外交政策,常被戏称为「牛仔总统」。后因电影第一滴血男主角「蓝波」,一人打败大批越共,成为美国英雄主义的象徵,好事者为创新词,遂以「蓝波主义」贬斥雷根依赖武力,报复打击的作法。
《国语辞典》:急进主义(急进主义)  拼音:jí jìn zhǔ yì
radicalism
意指社会改革须以全盘革新的方式始得完成的思想与主张。包括种种左翼思潮、革命思想、无政府主义等等。也译作「激进主义」、「基进主义」。
《国语辞典》:极权主义(极权主义)  拼音:jí quán zhǔ yì
toltalitarianism
一种政治制度。指国家对社会有绝对权威,并尽可能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各种面向。与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不同的是,威权主义通常指一个集权的个人独裁者、军事单位或其他政治菁英所组成的政权,极权主义则实质控制社会中的经济、思想、教育、艺术、公民道德等全部面向。极权主义代表政权包括希特勒政权、墨索里尼政权、史达林政权、毛泽东政权、北朝鲜金氏政权等。
《国语辞典》:结构主义(结构主义)  拼音:jié gòu zhǔ yì
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反对现象学及存在哲学,主张世界是实在的,一切事物绝对受自然法则所支配,人仅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而已。
《国语辞典》:禁欲主义(禁欲主义)  拼音:jìn yù zhǔ yì
1.宗教上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训练并节制肉欲,甚而否定肉体与欲望,以过著绝对的灵性生活,称为「禁欲主义」。
2.伦理学上为训练意志,抑制肉欲,以期达到道德上理想境界的主义。
《国语辞典》:家庭主义(家庭主义)  拼音:jiā tíng zhǔ yì
将人与人间的一切关系,纳入家庭关系中。注重家庭稳固、和谐、团结的一种主张。
《国语辞典》:圣西门主义(圣西门主义)  拼音:shèng xī mén zhǔ yì
一种理想社会主义。由法国社会主义倡导者圣西门(Claude Henri Comet De Saint-Si-mon)所创。其中心思想在于废除财产继承制,使一切生产组织都当作社会财产,而劳动者各按其能力领取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