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人生贵适意
 
人生适意
 
吴中菰菜
 
因鲈鱼
 
季鹰
 
季鹰在洛
 
季鹰归
 
季鹰归思
 
季鹰舟
 
季鹰船
 
季鹰高致
 
季鹰高兴
  
季鹰鲈鲙
 
官许季鹰抛
 
张掾秋风
 
张翰
 
张翰命驾
 
张翰思归
 
张翰悲秋
 
张翰忆江东
 
张翰归
 
张翰浮誇
 
张翰知机
 
张翰知终
 
张翰辞东府
 
张翰鲙
  
思归待秋风
 
思菰米
  
忆脍
   
恋鲈鱼
 
扁舟为鲈鱼
 
故乡鱼美
 
故乡鲈鲙
 
东归不为鲈
 
步兵兴
 
步兵鲈
 
江东鲙
 
江鲙美
 
江鲈有约
 
为莼
 
为鲈鱼
 
知机早
 
秋风张翰
 
秋风忆故乡
 
秋风归去
 
秋风鲈鲙
 
羡季鹰
 
脍鲈
  
菰菜鲈鱼
    
莼鲈
 
西风动我归
 
西风忆鲈鱼
 
西风归计
 
负鲈鱼
 
还吴张
 
鲙美菰香
   
鲈香
 
鲈鱼
 
鲈鱼堪鲙
 
鲈鱼正美
 
鲈鱼为后期
  
鲈鱼风起

相关人物
张翰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393~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张翰〉~2384~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囧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囧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囧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

简释

忆鲈鱼:咏思乡之情、归隐之志。唐杜甫《洗兵马》:“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例句

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储嗣宗 得越中书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刘沧 雨后游南门寺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刘长卿 早春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刘长卿 送许拾遗还京

何须一箸鲈鱼脍,始挂孤帆问钓矶。 吴融 即事

如何不及前贤事,却谢鲈鱼在洛川。 吴融 晚泊松江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 吴融 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 唐彦谦 客中感怀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 唐彦谦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孟浩然 岘潭作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孟浩然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孟浩然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孙逖 淮阴夜宿二首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崔颢 维扬送友还苏州

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 张南史 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

张翰思归何太切,扁舟不住又东归。 张祜 汴上送客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 曹邺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鲙言词小季鹰。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 秋下荆门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士,秋风忽忆江东行。 李白 行路难三首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李白 送张舍人之江东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李群玉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李郢 立秋后自京归家

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 李频 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

交游话我凭君道,除却鲈鱼更不闻。 杜牧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杜牧 送刘秀才归江陵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杜甫 洗兵马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 温庭筠 溪上行

东门烟水梦,非独为鲈鱼。 温庭筠 赠卢长史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温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若教烟水无鸥鸟,张翰何由到五湖。 温庭筠 题友人居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往来未若奇张翰,欲鲙霜鲸碧海东。 王初 书秋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王昌龄 赵十四兄见访

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罗邺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

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 罗隐 寄右省王谏议

长剑一寻歌一奏,此心争肯为鲈鱼。 罗隐 新安投所知

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 罗隐 杜陵秋思

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罗隐 东归别常修

高道乍为张翰侣,使君兼是世龙孙。 罗隐 送程尊师之晋陵

留取馀杯待张翰,明年归棹一从容。 罗隐 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

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

有莼有鱼,君子居焉。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

鲈鱼非不恋,共有客程催。 许棠 江上遇友人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许浑 再游姑苏玉芝观

青桂一枝年少事,莫因鲈鲙涉穷秋。 许浑 别张秀才

早炊香稻待鲈鲙,南渚未明寻钓翁。 许浑 夜归驿楼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许浑 张安岁暮

楚客病时无鵩鸟,越乡归处有鲈鱼。 许浑 赠萧兵曹先辈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许浑 途经李翰林墓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赵嘏 江亭晚望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 长安晚秋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郎士元 赠万生下第还吴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郎士元 送张光归吴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郑谷 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郑谷 漂泊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郑谷 舟行

唯有明公赏新句,秋风不敢忆鲈鱼。 郑谷 送大京兆薛常侍能

芦笋鲈鱼抛不得,五陵珍重五湖春。 郑谷 送张逸人

橘花低客舍,莼菜绕归舟。 钱起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韦庄 同旧韵

欲将张翰秋江雨,画作屏风寄鲍昭。 韦庄 江行西望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 江边吟

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 韦庄 桐庐县作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韩偓 闲居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从来此地誇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韩翃 送客之江宁

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韩翃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高适 秦中送李九赴越

《高级汉语词典》:为后
立后
分类:为后
《漢語大詞典》:以为后图(以爲後圖)
为以后作打算。左传·桓公六年:“ 鬭伯比 言于 楚子 曰:‘…… 汉 东之国 随 为大, 随 张,必弃小国。’小国离, 楚 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 熊率 且比 曰:‘ 季梁 在,何益?’ 鬭伯比 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分類:后作打算
《高级汉语词典》:以为后圆
为以后作打算
《國語辭典》:嗣子  拼音:sì zǐ
1.承继王位的嫡长子。《汉书。卷三。高后纪》:「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2.以他人之子承继为自己的儿子。
《漢語大詞典》:垂裕
谓为后人留下业绩或名声。《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孔 传:“垂优足之道示后世。”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德洽道丰,万邦来同。微臣作颂,垂裕无穷。”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詒谋垂裕,圣模宏远。”
《國語辭典》:承祧  拼音:chéng tiāo
承继奉祀祖先的宗庙。唐。韩愈〈顺宗实录三〉:「付尔以承祧之重,励尔以主鬯之勤。」《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祧,两无异说。」
《漢語大詞典》:宣付
(1). 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明史·奸臣传·阿合马:“ 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
(2).明令交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按, 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國語辭典》:百世师(百世師)  拼音:bǎi shì shī
称学问品行卓越,足为后世表率的人。宋。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二。诗文类。茅誧诗》:「母贤昔著三迁教,子圣今为百世师。」
《漢語大詞典》:出后(出後)
出继,过继给他人为后代。晋书·顾众传:“ 众 出后伯父,早终,事伯母以孝闻。”周书·柳庆传:“ 庆 出后第四叔,及遭父忧,议者不许为服重。”旧唐书·赵王福传:“ 赵王 福 , 太宗 第十三子也, 贞观 十三年受封,出后 隐太子 建成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现任大臣子弟登第:“ 弘治 十八年乙丑,第一甲二名 谢丕 ,又为 迁 之子,以出后其叔 选 ,不书本父 文正公 名。”
《國語辭典》:似续(似續)  拼音:sì xù
继嗣。《诗经。小雅。斯干》:「似续妣祖,筑室百堵。」唐。柳宗元 对贺者:「自以上不得自列于圣朝,下无以奉宗祀近邱墓,徒欲苟生幸存,庶几似续之不废。」
《漢語大詞典》:营内(營内)
指为后宫谋利。晏子春秋·外篇上八:“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晏子春秋·外篇上八:“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则 桀 紂 之所以亡也。”
《漢語大詞典》:还笏(還笏)
(1).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 褚遂良 谏,帝不听。 遂良 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諫,几覆缀旒祧。” 宋 陆游 《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餘生犹待闔棺论。”
(2).致仕,辞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篋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固求还笏,难断抗章。”
《漢語大詞典》:周后
周 王。古亦称帝王为后。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念终始典於学,期迈 殷 宗;於缉熙单厥心,若稽 周 后。”
《漢語大詞典》:和凤(和鳳)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相随适 齐 ,有声誉。”后以“和凤”为后妃伴随君主之典实。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珮承风,竞峻当熊之节。”
《漢語大詞典》:季鹰鱼(季鷹魚)
指鲈鱼。后人亦用为隐居不仕、闲适安居的典故。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 中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冻醪 元亮 秫,寒鱠 季鹰 鱼。” 前蜀 韦庄 《桐庐县作》诗:“白羽鸟飞 严子 瀨,緑蓑人钓 季鹰鱼 。”
《漢語大詞典》:思归张翰(思歸張翰)
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 元 赵孟俯 《至元壬辰由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之二:“多病 相如 已倦游,思归 张翰 况逢秋。”参见“ 思鱸蒓 ”。
《漢語大詞典》:思鲈莼(思鱸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鱸蒓”喻思乡归隐。 宋 陆游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故乡归去来,岁晚思鱸蒓。”亦作“ 思鱸膾 ”、“ 思蒓鱸 ”。 唐 郑谷 《舟行》:“ 季鹰 可是思鱸膾,引退知时自古难。”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遁》:“昔人思蒓鱸而归隐,鱸鱼乃隐逸之兆,这等看来,我和你一世安閒了。”
分類:归隐
《國語辭典》:思鲈(思鱸)  拼音:sī lú
晋张翰因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吴地所产的菰菜、莼羹、鲈鱼脍等,有所感触而辞官归乡。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后用以比喻不慕官位,思乡归隐。宋。陆游 枕上作诗:「采若未能浮楚泽,思鲈犹欲钓吴松。」也作「思莼」。
《漢語大詞典》:忆鲙(憶鱠)
犹忆莼鲈。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五:“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鱠言词小 季鹰 。”
分類:忆莼鲈
《漢語大詞典》:忆鲈鱼(憶鱸魚)
犹忆莼鲈。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东走无復忆鱸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分類:忆莼鲈
《漢語大詞典》:菜羹
用蔬菜煮的羹。礼记·玉藻:“子卯,稷食菜羹。” 孔颖达 疏:“以稷穀为饭,以菜为羹而食之。”论语·乡党:“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后汉书·崔瑗传:“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乃用瓦盆盛粟米饭,瓦罐盛菜羹。”
分類:菜羹蔬菜
《國語辭典》:莼羹鲈脍(蓴羹鱸膾)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晋朝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有归隐故里之思。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比喻归隐之思。宋。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词:「意倦须还,身閒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也作「莼鲈」。
分類:辞官
《漢語大詞典》:莼菜(蓴菜)
即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南人谓之蓴菜。”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诗:“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蓴菜。” 清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诗:“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
《漢語大詞典》:鲈脍(鱸膾)
亦作“ 鱸鱠 ”。 鲈鱼脍。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劳思。” 元 朱希晦 《和韵简天则上天》:“故乡鱸鱠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 明 王世贞 《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鱸膾,吾曾识凤毛。”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明光,鱸鱠娱亲请尚方。”参见“ 鱸鱼膾 ”。
《漢語大詞典》:鲈鱼脍(鱸魚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鱸鱼膾”为思乡赋归之典。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鱸鱼膾,復有沧洲心。”亦作“ 鱸鱼鱠 ”。 唐 李白 《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
《漢語大詞典》:鲈乡(鱸鄉)
产鲈鱼之乡。泛指 江 南水乡。 宋 陆游 《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之一:“欲与众生共安隐,秋来梦不到鱸乡。”《扫迷帚》第二四回:“前读手函,知足下运 龙门 手笔,补鱸乡纪闻。”
分類:鲈鱼水乡
《漢語大詞典》:鲈鱼脍(鱸魚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鱸鱼膾”为思乡赋归之典。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鱸鱼膾,復有沧洲心。”亦作“ 鱸鱼鱠 ”。 唐 李白 《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