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陈轸列传》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为武侯。子胜之代侯。六岁,尚公主,不相中,坐杀人,国除。绝一岁,文帝乃择绛侯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封为条侯,续绛侯后。
《漢語大詞典》:为事(爲事)
(1).办事;成事。 马王堆 汉 墓帛书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其为事甚完,便 楚 ,利公。”
《韩非子·南面》:“人主欲为事,不通其端末,而以明其欲,有为之者,其为不得利。” 唐
韩愈 :“蛮夷之性易动难安,遂至攻劫州县,侵暴平人,或復私讎,或贪小利,或聚或散,终亦不能为事。”
(2).犹出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长要来问个信,自从为事之后,生意淡薄,穷忙没有工夫,又是素手,不好上门。”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
《分类字锦》:从道为事(从道为事)
大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惟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分类字锦》:结尾为事(结尾为事)
荀卿《箴赋》: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
《國語辭典》:不果 拼音:bù guǒ
不成,不能实现。三国魏。
曹丕 :「求之旷年,不遇厥真,私愿不果,饥渴未副。」《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國語辭典》:未然 拼音:wèi rán
还没成为事实。《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无名氏。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國語辭典》:机杼(機杼) 拼音:jī zhù
1.杼,纺织的工具。机杼指织布机。南朝梁。无名氏〈〉二首之一:「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唐。
李白 〈〉诗二首之二:「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2.纺织。《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机杼勤苦,匹裁三百。」
3.比喻创作诗文的巧思、结构。《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4.胸臆,心中的意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覈。机杼既薄,无以测量。」《清史稿。卷一三六。兵志七》:「汽炉船身,皆考究图说,自出机杼。」
《國語辭典》:同异(同異) 拼音:tóng yì
1.同与不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唐。
韩愈 〈〉诗:「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
2.战国时惠施提出的学说。认为事物中存在著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每类事物都有共同的性质,此即大同;但每类事物中不同的种属又各有自己共同的性质,是为小同。从类上推,万物皆同归属于一大类,而自种属下求,以至于物体本身,又都其特点,是以事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國語辭典》:先容 拼音:xiān róng
先加以雕饰。引申为替他人介绍、推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当下就央了一封先容的荐书,备了一副盛礼去谒徐公。」《聊斋志异。卷二。陆判》:「共求朱先容,愿纳交陆。」
《國語辭典》:种子(種子) 拼音:zhǒng zǐ
1.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由受精之胚珠发育而成,一般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少数植物的种子,具有外胚乳。
2.儿子。《金瓶梅》第八六回:「小厮说陈家种子今日在你家和丫头吃酒来?」《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我看这孩子有些造化似的,不像个门里人,我替俺这个种子娶了他罢!」
《國語辭典》:源委 拼音:yuán wěi
事情的本末。唐。
元稹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漢語大詞典》:考行
考察行为事迹。 唐
元稹 :“昔 羽父 为 无骇 请謚於 鲁侯 ,而 卫君 亦自称 公叔文子 之跡,则考行必在於有司,赐謚或行於君命久矣。”考,一本作“ 孝 ”。
《國語辭典》:缘起(緣起) 拼音:yuán qǐ
1.事物的由来。
2.著书的人记其编著的原由,与序文略同。《金七十论。卷上》:「说此偈缘起。」
3.声明发起一事的文字,与启事略同。
4.一种流行于唐代的说唱艺术。叙述故事的始末缘由,作品均为宣扬佛教教义和讲述佛教故事。现存作品有《丑女缘起》、《目连缘起》等。
《漢語大詞典》:自具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
《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起亭堠,供帐什物自具, 梁 兵数十万,皆取足。”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然究之作者命意敷辞,兼於诸义不设自具。”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冠履不同位,凤凰鴟鴞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得者以文化不受影响於异邦,自具特异之光彩;近世中衰,亦世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