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如意十常八九
 
不如意常八九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人间事不如意十八九
 
十事不如人六七
 
十事违人常七八
 
败意常多如意少
 
谁是十分如意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9~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典故
一婚倘毕
 
了婚嫁
 
儿婚女嫁
 
十年婚嫁愿
 
向平事了
 
向平多累
 
向平婚嫁
 
向平约
 
女嫁儿婚
 
女嫁男婚
 
婚娶未毕
 
婚嫁了
 
婚嫁毕
 
婚嫁累
 
嫁娶毕
  
子平婚嫁
 
子平嫁娶
 
子平窥破
 
富不如贫
   
尚平加累
 
尚平婚嫁毕
 
昏嫁了
 
昏嫁向平
 
未终婚嫁
  
毕婚姻
  
追尚子
 
门容向子过

相关人物
向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向长〉~2758~
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唐·李贤注引《高士传》:「『向』字作『尚』。」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唐·李贤注:「嵇康《高士传》曰:尚长,字子平,河内人。隐避不仕,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简释

子平嫁娶:指儿女婚嫁。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例句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经七里滩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岑参 缑山西峰草堂作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瓜时

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杜甫 西阁二首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杜甫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林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待学尚平婚稼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权德舆 田家即事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王维 早秋山中作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王绩 北山

况无婚嫁累,应拍尚平肩。 王毂 赠苍溪王明府有文在手曰长生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钱起 东溪杜野人致酒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 韩愈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典故
一杯酒
 
不如杯酒
 
季鹰杯
 
张翰一杯
 
张翰一杯酒
 
张翰杯
 
张翰酒
 
生前一杯酒
 
生前杯
 
虚名何与身前后
 
身后功名
 
身后名
 
身后虚名

相关人物
张翰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9~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张翰〉~2384~
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简释

季鹰杯:喻为人旷达。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辛酸陈候诔,叹息季鹰杯’”


典故
不如公荣
 
公荣不共饮
 
公荣多染客
 
公荣豪
 
公荣酒
 
公荣饮
 
胜公荣
 
无酒酌公荣
 
王荣含笑来
 
笑对刘公荣

相关人物
阮籍
 
刘昶
 
王戎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66~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荅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曰:「初,籍与戎父浑俱为尚书郎,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就戎,必日夕而返。籍长戎二十岁,相得如时辈。刘公荣通士,性尤好酒。籍与戎酬酢终日,而公荣不蒙一杯,三人各自得也。戎为物论所先,皆此类。」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从弟)王衍〉~232~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0~
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醉。
典故
无能为也
 
臣壮不如人

相关人物
郑君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七〈僖公·传三十年〉~284~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谓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典故 
二疏志
 
二疏辞官
  
早退不如疏
 
东宫二傅
 
殊受辞荣
 
父子东归
  
疏傅不朝
 
疏去
 
疏受意
 
疏家父子
 
疏广
 
疏广饯
 
疏氏
 
疏还

相关人物
疏受
 
疏广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疏广(兄子)疏受〉~3039~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徵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晋·张景阳(协)《咏史》
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

简释

二疏:喻叔侄并贤,又咏功成身退。唐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例句

唯有汉二疏,应觉还家晚。 刘驾 读史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菰时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李白 拟古十二首

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 李逢吉 酬致政杨祭酒见寄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 杨巨源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当时疏广虽云盛,讵有兹筵醉绿醽。 杨汝士 宴杨仆射新昌里第

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

疏广岂不怀,策杖还故乡。 王绩 赠梁公

贤哉只二疏,东门挂冠去。 王贞白 洛阳道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白居易 不致仕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白居易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陆贾功业少,二疏官秩卑。岂若公今日,身安家国肥。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大抵吉凶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白居易 闲卧有所思二首

散员疏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 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金印垂鞍白马肥,不同疏广老方归。 卢纶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

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护国 归山作

疏傅独知止,曾参善爱亲。 钱起 送严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韦应物 奉酬处士叔见示

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 顾况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典故
斗在不如吾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八〈代梦得吟〉
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世上争先从尽【案:上声。】汝,人间斗在不如吾。竿头已到应难久,局势虽迟未必输。不见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亦先枯。
典故
乱石听
 
人那不如石
 
对石说茎
  
生公说法
 
石犹顽
 
说法生公

相关人物
竺道生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四十九〈史传部一〉~266~
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
典故
占熊
 
吉梦兆维熊
 
吉梦占蛇虺
 
吉梦灵蛇
 
梦虺熊
 
惟熊佳梦
  
熊罢吉兆
 
熊罢梦
 
祥生熊帐
 
维熊占梦
 
虺不如熊
 
灵蛇吉梦


《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二〈小雅·鸿雁之什·斯干〉~384~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典故
鸡不如鹤

相关人物
田饶
 
鲁哀公

参考典故
五德


《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三章
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田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则以其所从来者近也。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啄君黍粱,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者远矣。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例句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鲍防 杂感

典故
人言我不如公

相关人物
王述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方正〉~324~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承子)王述〉~963~
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有所辞,必于不受。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坦之曰:「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述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
《國語辭典》:不如  拼音:bù rú
比不上。《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红楼梦》第四四回:「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也作「不及」、「不若」。
《國語辭典》:不如归(不如歸)  拼音:bù rú guī
形容思家归乡之情或催人返家之语。参见「不如归去」条。宋。范仲淹 越上闻子规诗:「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國語辭典》:不如归去(不如歸去)  拼音:bù rú guī qù
原指杜鹃鸟的啼声。后多用为思归或催人返乡之词。宋。梅尧臣 杜鹃诗:「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信呵!去那绿杨影里听杜宇,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高级汉语词典》:总不如
都不如
《國語辭典》:不如意  拼音:bù rú yì
不合意、不称心。《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宋。辛弃疾 贺新郎。肘后俄生柳词:「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國語辭典》:子平  拼音:zǐ píng
1.东汉向长的字。朝歌人。性尚中和,隐居不仕,精通老、易之学。
2.宋朝徐居易的字。相传徐子平精于星象、命算。后人乃以「子平」称呼利用星象、或生辰八字替人算命的方法。《西游记》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尚平
指 东汉 尚长 。 尚长 字 子平 。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 三国 魏 嵇康 《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唐 许浑 《村舍》诗之一:“ 尚平 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明 张邦伊 《沉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 尚平 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参见“ 尚子 ”。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毕婚嫁(畢婚嫁)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二疏
亦作“ 二疎 ”。 指 汉宣帝 时名臣 疏广 与兄子 受 。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 晋 张协 《咏史》:“蔼蔼 东都门 ,群公祖二疎。”隋书·韦世康传:“欲追踪二 疎 ,伏奉尊命。” 唐 护国 《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 疏 能挂冠。” 明 何景明 《蹇赋》:“予羡夫二 疏 之鉴止兮,齐县舆而脱驾。”
《漢語大詞典》:两疏(兩疏)
汉 疏广 与其侄 疏受 的合称。 广 为太傅, 受 为少傅,因年老同时主动辞官,受到人们尊重。 唐 孟浩然 《送告八从军》诗:“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 疏 。”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白髮归心凭説与,古来谁似两 疏 贤。” 宋 范公称 过庭录:“田园粗足,两 疏 那见於復来。” 明 屠隆 《綵毫记·母子虑祸》:“合则致主匡时,希 留侯 谢傅 之迹;不合则奉身而退,追两 疏 都水 之风。”
分類:与其太傅
《漢語大詞典》:疏傅
西汉 疏广 、 疏受 叔侄分别为 宣帝 太子太傅、少傅,于荣显中同时称病引退。后遂以“疏傅”为急流勇退的典型。 唐 白居易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吴公 政化新。” 唐 郑谷 《渭阳楼闲望》诗:“扰扰尘中犹未已,可知 疏傅 独能休。” 宋 张耒 《登海州城楼》诗:“ 疏傅 里閭询故老, 秦皇 车甲想东游。”
《漢語大詞典》:生公石
相传为 晋 竺道生 ( 生公 )讲经处。在今 苏州 虎丘山 下。此外大石盘陀径亩,上下平衍,可坐千人,故又称千人石。 明 王世贞 《邀助甫游虎丘》诗:“逃禪再起 生公 石,倚醉频呼 陆羽 茶。” 清 钱谦益 《虎丘秋月图题赠似虞周翁》诗:“惟有 生公 石,盘陀閲成亏。”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诗之三:“ 生公 石畔广场开, 短簿祠 荒闭緑苔。”参见“ 生公 ”。
分類:生公讲经
《漢語大詞典》:生公
晋 末高僧 竺道生 的尊称。相传 生公 曾于 苏州 虎丘寺 立石为徒,讲《涅槃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唐 李绅 《鉴玄影堂》诗:“深夜月明松子落,儼然听法侍 生公 。”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 生公 説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元 顾瑛 《虎丘十咏·生公台》:“ 生公 聚白石,麈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那 虎丘山 上,不过一座庙;半山上有一堆乱石,内中一块石头,同馒头一般,上面鏨了‘点头’两个字,説这里是 生公 説法臺的故址,那一块便是点头的顽石。”
《漢語大詞典》:熊梦(熊夢)
指贤才得遇。 明 吕坤 《答孙立亭论格物第四书》:“熊梦有徵,麟紱失繫,因喜成悲,高怀奈何!”参见“ 熊飞 ”。
分類:贤才得遇
《漢語大詞典》:熊飞(熊飛)
宋书·符瑞志上:“﹝ 文王 ﹞将畋, 史徧 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羆,天遗汝师以佐 昌 。’”史记·齐太公世家作“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 文王 卜此吉兆,后遇 吕尚 于 渭 之阳。后人讹“非”为“飞”,因以“熊飞”谓隐士出山佐世之典。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宠冠斋坛,东向举熊飞之策。” 清 惜秋 《维新梦》:“二千餘年钧天醉,卿云復旦,才梦见了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