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飞烟(飛煙)
(1).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
(2).上等烟。 清 赵之谦 《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漢語大詞典》:殿最
(1).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汉书·宣帝纪:“其令郡国岁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颜师古 注:“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课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课居先也。”《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上功曰最,下功曰殿。”魏书·食货志:“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2).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晋 陆机 《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职无殿最,皆朝廷之吏,何恩怨也。”
(3).考课;评比。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又非在职之要务,殿最之急事。” 宋 王禹偁 《长洲县令厅记》:“小则惩之以殿最,大则惧之以刑法。” 清 钱谦益 《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公亲按营部,短衣教演,初有赏无罚,既而赏罚参用,因以殿最诸将。”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往常的花案都出於贪夫之手……如今公论出於我辈,就要认真殿最一番,各秉至公,定其优劣,这才成得一张花案。”
《國語辭典》:三上  拼音:sān shàng
欧阳修自述其作文最适合构思的三个场所:马上、枕上、厕上。语本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國語辭典》:上舍  拼音:shàng shè
1.上等的馆舍。《战国策。齐策一》:「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
2.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至内舍与上舍,逐级而升级上。
3.明、清时称监生为「上舍」。《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即时去请刘斋长、何上舍到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可叫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
《漢語大詞典》:课最(課最)
(1).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汉书·儿宽传:“输租繦属不絶,课更以最。”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课上上曰最。”晋书·贺循传:“刺史 嵇喜 举秀才,除 阳羡 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宋 刘攽 《方仕致仕》诗:“息交便尔宾客絶,省事何説课最为。”
(2).泛指成绩上等。 章炳麟 《刘永图传》:“﹝ 刘永图 ﹞以事归,宿留 上海 中国公学,习理化,卒业课最。”
《漢語大詞典》:上中
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书·禹贡:“海 岱 及 淮 惟 徐州 ……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 孔 传:“田第二,赋第五。” 宋 晁贯之 墨经·松:“根榦肥大,脂出若珠者曰脂松、品惟上中。”
《漢語大詞典》:高田
(1).上等田。管子·山权数:“ 桓公 曰:‘何谓国无制、地有量?’ 管子 对曰:‘高田十石,閒田五石,庸田三石,其餘皆属诸荒田。’”
(2).地势高的田。《汉书·沟洫志》:“故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 宋 范成大 《垫江县》诗:“旧雨云招新雨至,高田水入下田鸣。”
分類:上等地势
《國語辭典》:上智  拼音:shàng zhì
1.上等的智慧。《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南朝梁。沈约 七贤论:「嵇生是上智之人,值无妄之日,神才高杰,故为世道所莫容。」
2.具有高度智慧的圣哲。《孙子兵法。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韩非子。有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也作「上知」。
《國語辭典》:上上  拼音:shàng shàng
1.最好、最上等。《书经。禹贡》:「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有个玉杯珓儿,掷个上上大吉,便是个小厮儿。」
2.上一上。如:「这张画颜色太淡了,再拿去上上颜色!」
3.前面的前面。如:「上上个月」、「上上星期」。
《國語辭典》:居第  拼音:jū dì
居住的宅第。
《國語辭典》:中等  拼音:zhōng děng
1.介于上等和下等、高等和初等之间的等级。《周礼。秋官。司仪》:「公于上等,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镜花缘》第一一回:「此地向来买卖都是大市中等银色,今老兄既将上等银子付我,自应将色扣去。」
2.形容身材不高不矮。如:「中等个儿」。《水浒传》第四○回:「只觉不恁么长,中等身材,敢是有些髭须?」
《漢語大詞典》:上奉
上等俸禄。墨子·号令:“其疾鬭却敌於术,敌下终不能復上,疾鬭者队二人,赐上奉。”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禄也。’此作奉,古字。”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分類:上等俸禄
《漢語大詞典》:上才
亦作“ 上材 ”。
(1).上等的才能。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 皇甫氏 文武上才,为 汉 忠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谬:“上材之人,能行人所不能行。”
(2).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 唐 方干 《越中逢孙百篇》诗:“上才乘酒到 山阴 ,日日成篇字字金。” 元 范梈 《休日出郊》诗:“迁臣逐客皆前辈,幕长郎官尽上才。”
(3).上等的材料。 南朝 齐 谢朓 《高松赋》:“若乃体同器制,质兼上才。”
《漢語大詞典》:上考
谓官吏考绩列为上等。旧唐书·卢迈传:“转给事中,属校定考课, 迈 固让,以授官日近,未有政绩,不敢当上考,时人重之。”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岁以八月考其治否……观察使以丰稔为上考,省刑为中考,办税为下考。团练使以安民为上考,惩姦为中考,得情为下考。”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裴景升 为 尉氏 尉,考满,刺史 皇甫亮 曰:‘ 裴尉 岂可使无上考!’为之词曰:‘千里无代步之马,三月乏聚粮之资,清心苦节,从此可知;不旌此人,无以示劝。’”
《國語辭典》:上药(上藥)  拼音:shàng yào
涂抹药品。如:「弟弟怕痛,一直不肯让妈妈为他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