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8—1815 【介绍】: 清福建长乐人,字斯仪,一字九山。乾隆四十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太常寺卿。通经知时务,凡当世之急务,乡里之利病,旁咨博访,多所建白。治经反对阎若璩、毛奇龄之说,有驳议。另有《数目通典》及诗文集等。
维基
梁上国,福建长乐县人,进士出身。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进士。嘉庆十八年八月初九(1813年9月3日),由太仆寺少卿调任广西学政,同年十月二十三(11月15日),令仍留任。
《國語辭典》:上国(上國)  拼音:shàng guó
1.旧时,南方吴、楚诸国对中原诸侯国的称呼。《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
2.外藩对朝廷或附庸国对宗主国的称呼。三国魏。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元史。卷二○九。外夷列传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国,十有馀年,虽奉三年一贡,然迭遣使臣,疲于往来,未尝一日休息。」
3.京师。《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红楼梦》第四回:「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4.国都的西边。因位上游而得名。《左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晋。杜预。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國語辭典》:上邦  拼音:shàng bāng
近王都之国。《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其弊邑而不睹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西游记》第一六回:「老爷自上邦来,可有甚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
分類:上国
《國語辭典》:上国(上國)  拼音:shàng guó
1.旧时,南方吴、楚诸国对中原诸侯国的称呼。《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
2.外藩对朝廷或附庸国对宗主国的称呼。三国魏。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元史。卷二○九。外夷列传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国,十有馀年,虽奉三年一贡,然迭遣使臣,疲于往来,未尝一日休息。」
3.京师。《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红楼梦》第四回:「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4.国都的西边。因位上游而得名。《左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晋。杜预。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國語辭典》:大邑  拼音:dà yì
1.大城镇。如:「通都大邑」。《书经。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
2.大国。《孟子。滕文公下》:「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漢語大詞典》:风光好(風光好)
(1).词牌名。 宋 陶穀 使 南唐 ,自恃为上国使者,辞色毅然不可犯。 韩熙载 乃命妓 秦弱兰 佯为驿卒女, 穀 与相昵,并作《风光好》词赠之。后 穀 于 后主 席上辞色如前,乃命 弱兰 歌此词, 穀 即日窘归。见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参阅 宋 沈辽 云巢编。 穀 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2).曲牌名。属南曲羽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同。用作引子。
《國語辭典》:下番  拼音:xià fān
1.下班。《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偶一日,下番在家,天色却热,无可消遣。」
2.工役。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九。顾觅人力》:「上门下番当直安童,俱各有行老引领。」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每库有祗直者数人,名曰『下番』。」
3.到国外去。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七。金甲》:「嘉定州大场沈氏,因下番买卖致巨富。」
《國語辭典》:联盟(聯盟)  拼音:lián méng
团体或组织之间因利害关系或共同目的而缔结盟约,形成组织,称为「联盟」。
《漢語大詞典》:伧楚(傖楚)
(1). 魏 晋 南北朝 时, 吴 人以上国自居,鄙视 楚 人粗伧,谓之“傖楚”。因亦用为 楚 人的代称。宋书·殷孝祖传:“ 义兴 贼垂至 延陵 ,内外忧危,咸欲奔散。 孝祖 忽至,众力不少,并傖 楚 壮士,人情於是大安。”南齐书·王融传:“ 融 文辞辩捷……倾意宾客,劳问周款,文武翕习辐凑之。招集 江 西傖 楚 数百人,竝有干用。”北齐书·王琳传:“ 孝昭帝 遣 琳 出 合肥 ,鳩集义故,更图进取。 琳 乃缮舰,分遣招募, 淮 南傖 楚 ,皆愿戮力。”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序:“有识之者曰:‘彼傖 楚 ,乃窃言是非,思有以挫之。’”
(2).指 楚 地方音。 清 黄遵宪 《杂感》诗:“我生千载后,语音杂傖 楚 。”
(3).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北史·王昕传》:“伪赏宾郎之味,好咏轻薄之篇,自谓模拟傖 楚 ,曲尽风制。推此为长,餘何足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我谓‘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尔!必当有以报之!”
(4).粗俗。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曩 半塘老人 跋《藏春乐府》云:‘雄廓而不失之傖楚,醖藉而不流於侧媚。’余尝悬二语心目中,以赏会《藏春词》。”
《漢語大詞典》:效玺(效璽)
献上国君的玉玺。表示臣服。韩非子·五蠹:“献国则地削,效璽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史记·秦始皇本纪》:“异日 韩王 纳地效璽,请为藩臣,已而倍约。”
《國語辭典》:攻守同盟  拼音:gōng shǒu tóng méng
二国以上,缔结为盟,相约军事上一致攻击或防守的行动。即同盟国中有一国与盟外的他国开战时,其他同盟国须共起助之。
《漢語大詞典》:多国公司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资本联合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活动范围和经营特点类似跨国公司,不同的是它不属于一国垄断资本所有。第三世界国家与外资的联合,一般属于联合企业组织,如中外合资企业。
《國語辭典》:多边贸易(多邊貿易)  拼音:duō biān mào yì
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为保持贸易收支平衡,所进行的贸易。如:「两国正积极进行多边贸易。」
《漢語大詞典》:国际河流
流经国界或流贯两个和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多瑙河、尼罗河和湄公河等都是著名的国际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