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4,分3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虿毒
鸩毒
词典
荼毒
毒龙
流毒
毒雾
鸩毒
毒药
亭毒
毒手
毒螫
三毒
毒热
肆毒
毒蛇
典故 
相关人物
臧文仲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不设备而禦之。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例句

岁在作噩年,铜梁摇虿毒。 吴融 绵竹山四十韵

三衢蜂虿陷城池,八咏龙韬整武貔。 贯休 贺郑使君

典故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列传〉~2436~
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沈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國語辭典》:荼毒  拼音:tú dú
苦菜与螫虫。比喻苦痛、毒害。《文选。潘岳。寡妇赋。序》:「斯亦生民之至艰,而荼毒之极哀也。」《红楼梦》第七回:「美酒羊羔,只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國語辭典》:毒龙(毒龍)  拼音:dú lóng
1.凶恶的龙。《太平广记。卷一一六。杜子春》:「俄而猛虎毒龙,狻猊狮子,蝮蠍万计,哮吼拿攫而争前欲搏噬。」
2.比喻存于人心的贪欲妄想。唐。王维 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國語辭典》:流毒  拼音:liú dú
1.散布祸害。《书经。泰誓》:「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
2.留传散布的祸害。汉。王充《论衡。言毒》:「阳气所为,流毒所加也。」
《國語辭典》:毒雾(毒霧)  拼音:dú wù
原指英国伦敦等湿度大的地区的浓厚烟雾,今则泛指汽车、工厂所排出的废气及有毒的污染气体。
《國語辭典》:鸩毒(鴆毒)  拼音:zhèn dú
1.毒药。《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赞曰》:「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也作「酖毒」。
2.毒害、迫害。《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单超传》:「冀自诛太尉李固、杜乔等,骄横益甚,皇后乘埶忌恣,多所鸩毒,上下钳口,莫有言者。」《隋书。卷一。高祖纪上》:「蚕食郡县,鸩毒华夷,闻有王师,自投南裔。」
《國語辭典》:毒药(毒藥)  拼音:dú yào
含有毒性,能危害生物生理机能的药。《三国演义》第九○回:「箭头上皆用毒药,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烂。」《文明小史》第二七回:「除非他菜里头有毒药,便吃不得。」
《國語辭典》:亭毒  拼音:tíng dú
化育。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唐。杨烱〈从弟去溢墓志铭〉:「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祸福惟人,圣人有抑扬之教。」
《國語辭典》:毒手  拼音:dú shǒu
狠毒的待遇。《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好没来由,遭他毒手,无情的棍棒抽,赤津津鲜血流。」
《漢語大詞典》:毒螫
(1).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鬼谷子·权:“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淮南子·说山训》:“贞虫之动以毒螫,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物莫措其所脩而用其所短也。” 唐 韩愈 《永贞行》:“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毒螫堕股肱。”
(2).指毒汁、毒素。 唐 元稹 《蛒蜂》诗序:“蛒,蜂类而大,巢在褰鼻蛇穴下,故毒螫倍诸蜂蠆。”
(3).毒害;危害。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民蒙毒螫。”明史·黄尊素传:“柴栅既固,毒螫谁何。”
(4).指毒害人的行为。史记·律书:“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汉 班固 《西都赋》:“流大 汉 之愷悌,盪亡 秦 之毒螫。”
(5).犹毒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國語辭典》:三毒  拼音:sān dú
佛教谓贪爱、瞋恚、愚痴三种心态上的缺点。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
分類:佛教三毒
《漢語大詞典》:毒热(毒熱)
(1).酷热。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下》:“晚復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 宋 杨万里 《入郡城泊文家宅子夜热不寐》诗:“毒热通宵不得眠,起来弄水绕庭前。” 王统照 《司令》:“大而圆的花萼,躺在土地上被毒热的阳光晒着,渐渐变了颜色。”
(2).指酷烈的暑气。 元 杨载 《太古雪》诗:“ 回中 避暑时,持用消毒热。” 清 陈维嵩 《击梧桐·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词:“毒热鎔金,火云焦釜。”
《漢語大詞典》:肆毒
(1).任意残杀和迫害。 晋 刘琨 《遗石勒书》:“ 刘聪 父子,戎狄凡才,乘衅肆毒,寇虐人神。”宋史·富弼传:“小人不胜,则交结搆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迨其得志,遂肆毒善良,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慨自 满洲 肆毒,混乱 中国 ,而 中国 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 中国 尚得为有人乎?”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他已经知道民族困厄的症结,他已经认清敌人肆毒的机构。”
(2).谓(蜂、蝎等)以毒刺螫人。 唐 顾况 《采蜡》诗序:“荒巖之间,有以纊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羣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捨藤而下沉壑。”
《國語辭典》:毒蛇  拼音:dú shé
两颊具有毒腺的蛇。毒腺由上颔唇腺所形成,有管子和上颚的长牙相通,而将毒液由毒腺经由管子,注入被咬动物的皮下。未经救治,可以致死。
《漢語大詞典》:蜂虿(蜂蠆)
亦作“蠭蠆”。
(1).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国语·晋语九:“蜹蚁蜂蠆,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侍御史谓之掐毒,言如蜂蠆去其芒刺也。”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小小的讥刺可以惨于蜂虿,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阳。”
(2).比喻恶人或敌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摧压鲸鯢,抵落蜂蠆。” 唐 杜甫 《遣愤》诗:“蜂蠆终怀毒,雷霆可振威。” 唐 元稹 《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一战而蜂蠆尽歼,不时而梟獍就戮。”
(3).比喻狠毒凶残。《文馆词林》卷六六二引《太宗文皇帝伐辽手诏》:“弑逆其主,酷害其臣,窃据边隅,肆其蜂蠆。”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我国家朝堂,汝安得恣蜂蠆而狼顾耶!” 明张景《飞丸记·故旧存身》:“梟獍狼豺,误触髭髯戟两腮,蜜口生茶蕒,笑脸藏蜂蠆。” 清 郑燮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始皇 虎狼其心,蠭蠆其性,烧经灭圣,欲剜天眼而浊人心,故身死宗亡国灭,而遗经復出。”
(4).指蜂尾的刺。亦比喻毒害或困难等不大。《好逑传》第一回:“ 铁公子 道:‘蜂蠆小难,若不能为兄排解,则是古有豪杰,今无英雄矣,岂不令 郭解 冷齿?’” 孙中山 《党员要注重宣传的奋斗》:“好像守门的蜂,尾上藏有蜂蠆,知道它的职务,是保护全羣安全的。”
《漢語大詞典》:虿毒(蠆毒)
蠆尾之毒。亦比喻祸害,毒害。周书·晋荡公护传:“ 护 志在无君,义违臣节。怀兹蠆毒,逞彼狼心。”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竞蠆毒於蜂宗,扇梟首於鸟俗。”旧唐书·高适传:“陛下因此履 巴山 、 剑阁 之险,而幸 蜀 中,避其蠆毒,未足为耻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摈斥制外,弹纠司扃,以断蠆毒之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