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毒虺
(1).毒蛇;毒虫。新唐书·地理志五:“地多猛虎毒虺。”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毒虺断首,犹能听以噬人。”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二·蛇死为祟:“窰中大小蛇无数,皆毒虺也。”
(2).指水虺。蛇之一种。传说水虺五百年为蛟。《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社鬼祠灵,承其约束;神蛟毒虺,受其指挥。”
《漢語大詞典》:邪蠹
毒虫。比喻祸害国家的奸佞。后汉书·安帝纪赞:“降夺储嫡,开萌邪蠹。” 李贤 注:“储嫡谓太子也。邪蠹谓 江京 等也。”
《漢語大詞典》:毒螫
(1).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鬼谷子·权:“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淮南子·说山训》:“贞虫之动以毒螫,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物莫措其所脩而用其所短也。” 唐 韩愈 《永贞行》:“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毒螫堕股肱。”
(2).指毒汁、毒素。 唐 元稹 《蛒蜂》诗序:“蛒,蜂类而大,巢在褰鼻蛇穴下,故毒螫倍诸蜂蠆。”
(3).毒害;危害。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民蒙毒螫。”明史·黄尊素传:“柴栅既固,毒螫谁何。”
(4).指毒害人的行为。史记·律书:“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汉 班固 《西都赋》:“流大 汉 之愷悌,盪亡 秦 之毒螫。”
(5).犹毒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漢語大詞典》:吮血
(1).指吸出败血。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仁恻:“ 太宗 征 辽东 ,攻 白严城 ,右卫大将军 李思摩 ,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2).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怎当得做鴇儿龟子的,吮血摩牙,不管天理。” 高旭 《书感步蒋观云皎然韵》诗:“投身五浊牺牲少,吮血中原豺虎多。” 金近 《“好”人国医生》:“穷人有臭虫吮血,有了病还用得着进抽血医院吗?”
《國語辭典》:射工  拼音:shè gōng
传说中有一种叫蜮的水中毒虫,能在水中含沙喷人的倒影,使人得病。《抱朴子。内篇。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实水虫也。状如鸣蜩,状似三合杯,有翼能飞,无目而利耳,口中有横物,角弩。如闻人声,缘口中物如角弩,以气为矢,则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发疮,中影者亦病,而不即发疮。」也称为「射影」。
《漢語大詞典》:含毒
小毒虫名。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含毒:“含毒者,蚊蚋之属, 江 岭 间有之, 郴 连 界尤甚。中者慎勿以手搔之,搔则愈痒愈毒。但布盐於上,以物封裹半日间,毒则解矣。”
分類:毒虫虫名
《國語辭典》:五毒  拼音:wǔ dú
1.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五种有毒的药。《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汉。郑玄。注:「五毒,五药之有毒者,今医人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
2.惨酷的刑罚。《后汉书。卷五一。陈禅传》:「及至,笞掠无算,五毒毕加,禅神意自若,辞对无变,事遂散释。」
3.蠍、蛇、蜈蚣、壁虎、蟾蜍称为「五毒」。也称为「五毒儿」。
《漢語大詞典》:五毒草
草名。赤地利的别称。花叶如荞麦,根似狗脊。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赤地利。亦省作“ 五毒 ”。汉书·翟义传:“ 莽 尽坏 义 第宅……夷灭三族,诛及种嗣,至皆同坑,以棘五毒并葬之。”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野葛、狼毒之属也。”
《國語辭典》:辛螫  拼音:xīn zhē
蜂尾刺螫人。比喻刑罚。《诗经。周颂。小毖》:「莫予荓蜂,自求辛螫。」汉。郑玄。笺:「自求辛苦毒螫之害耳,谓将有刑诛。」
分類:毒虫虐害
《漢語大詞典》:毒蠚
(1).毒虫用毒刺刺扎施毒。 汉 贾谊 新书·礼:“攫囓搏击之兽鲜,毒蠚猛叨之虫密。”
(2).指毒蠚之虫。
(3).毒害;残害。 唐 沈迥 《武侯庙碑铭》:“羣雄蝟起,毒蠚九州。”
(4).指毒害人的行为。汉书·刑法志:“当 孝惠 、 高后 时,百姓新免毒蠚,人欲长幼养老。” 宋 司马光 《横山疏》:“然若纵其毒蠚,亦足以为亭鄣之患。” 清 黄遵宪 《逐客篇》:“眼见手足伤,谁能忍毒蠚。”
《漢語大詞典》:蝮蝎
蝮蛇与蝎子。泛指毒蛇、毒虫。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杜子春》:“俄而猛虎、毒龙、狻猊、狮子、蝮蝎万计;哮吼拏攫而争前,欲搏噬,或跳过其上。”宋史·崔鶠传:“小人譬之蝮蝎,其兇忍害人,根乎天性,随遇必发。”
《漢語大詞典》:毒蛊(毒蠱)
(1).害人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蛊。” 郑玄 注:“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
(2).比喻害人的人。 清 邹树荣 《纪事》诗:“贫家性命忧,兵贼皆毒蛊。”
《漢語大詞典》:吹蛊(吹蠱)
即飞蛊。毒虫名。文选·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暉。” 李善 注:“《毛诗义疏》曰:‘……吹蛊,即飞蛊也。’ 顾野王 《舆地志》曰:‘ 江 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絶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
分類:毒虫虫名
《漢語大詞典》:溪毒
即射工虫。传说中的毒虫。意林卷二引《淮南子》:“天下之物,莫凶於溪毒,良医藏之,有所用也。”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蜮:“山堂肆考:蜮,一名水镜,似鱉三足;一名射工,一名含沙,一名溪毒。”
分類:毒虫
《漢語大詞典》:溪弩
指射工虫。传说中的毒虫名。语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 江 南山谿水中,有射工虫,甲虫之类也。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气射人影,随所著处发疮,不治则杀人。” 宋 黄庭坚 《次韵定国闻苏子由卧病绩溪》:“溪弩潜发机,土风甚不美。”
分類:毒虫虫名
《漢語大詞典》:蛊虫(蠱蟲)
(1).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晋 末, 荆州 久雨,粟化为蛊虫害人。”
(2).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宋书·顾觊之传:“时 沛郡 相县 唐赐 往比邨 朱起 母 彭 家饮酒还,因得病,吐蛊虫十餘枚。”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蛊虫﹝集解﹞引 陈藏器 曰:“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虾蟇蛊虫,虾蟇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