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君臣鱼水
 
诸葛三分汉
 
鱼得水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典故
阚泽
 
阚泽佣书

相关人物
阚泽


《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阚泽传》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也。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察孝廉,除钱唐长,迁郴令。孙权为骠骑将军,辟补西曹掾;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嘉禾中,为中书令,加侍中。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领中书如故。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又著乾象历注以正时日。每朝廷大议,经典所疑,辄咨访之。以儒学勤劳,封都乡侯。

例句

三五月明临阚泽,百千人众看王恭。 徐夤 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之二

未酬阚泽佣书债,犹欠君平卖卜钱。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

典故
刻象求

相关人物
傅说


《帝王世纪》
武丁即位……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视百官,百官皆非也。乃使百工写其形象,求诸天下果。见筑者,胥靡衣,褐带,索执,役于虞虢之间,傅岩之野名说。以其得之傅岩,谓之傅说。(据《指海》本)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管宁传·王烈〉~360~
昔高宗刻象,营求贤哲,周文启龟,以卜良佐。况宁前朝所表,名德已著,而久栖迟,未时引致,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陛下践阼,纂承洪绪。圣敬日跻,超越周成。每发德音,动咨师傅。若继二祖招贤故典,宾礼俊迈,以广缉熙,济济之化,侔于前代。

例句

好入天子梦,刻像来尔求。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典故
孔李通家
 
通家文举过

相关人物
孔融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列传〉~226~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崔琰传〉~370~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曰:「融,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太山都尉。融幼有异才。时河南尹李膺有重名,敕门下简通宾客,非当世英贤及通家子孙弗见也。融年十馀岁,欲观其为人,遂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李君通家子孙也。』膺见融,问曰:『高明父祖,尝与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众坐奇之,佥曰:『异童子也。』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同坐以告炜,炜曰:『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融答曰:『即如所言,君之幼时,岂实慧乎!』膺大笑,顾谓曰:『高明长大,必为伟器。』」

例句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李端 赠神童

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五十韵以毕微志

典故 
孔明有知音

相关人物
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例句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杜甫 遣兴五首之一(黄鹤本以陶潜、贺公、孟浩然三首入庞德公一首后。)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踪。 费冠卿 閒居即事

典故
孔明故事

相关人物
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9~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

例句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之一

典故
孔璋客绍

相关人物
陈琳
 
袁绍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600~
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徵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
典故
孔璋檄书

相关人物
陈琳

参考典故
头风痊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60~
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玚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将文学。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咸著文赋数十篇。瑀以十七年卒。干、琳、玚、桢二十二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馀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庄子》内篇卷一下《齐物论》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例句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刘禹锡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相公昔为并州从事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谕

孔璋才素健,羽檄定纷纷。 武元衡 河东赠别鍊师

典故
相关人物
诸葛恪
 
诸葛瑾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恪传〉~429~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典故
廊庙之具
  
相关人物
许靖(字文休)

参考典故
许靖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靖传》
评曰: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例句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杜甫 寄裴施州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白居易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典故 
琅琊子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例句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二首之二

典故
李将军

相关人物
李典
 
魏都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李典传》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于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干于壶关,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

例句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典故  
恋莝豆
 
驽马恋栈

相关人物
司马懿
 
曹爽
 
蒋济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287~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干宝《晋书》曰:桓范出赴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7~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时景帝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帝列阵阙下,经爽门。爽帐下督严世上楼,引弩将射帝,孙谦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大司农桓范出赴爽,蒋济言于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短豆,必不能用也。」
典故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287~
爽于是遣允、泰诣宣王,归罪请死,乃通宣王奏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干宝《晋书》曰:「桓范出赴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7~
大司农桓范出赴爽,蒋济言于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短豆,必不能用也。」
典故   
蜀相吟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乐府诗集》卷四十一《梁甫吟》
题解《古今乐录》:「……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然则不起于亮矣。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琴操》曰: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月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蔡邕《琴颂》曰:梁甫悲吟,周公越商。」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

例句

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 吴筠 题龚山人草堂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张九龄 登襄阳岘山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张九龄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空为梁甫吟,谁竟是知音。 方干 暮冬书怀呈友人

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杜甫 上后园山脚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杜甫 初冬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杜甫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 登楼

今日登高处,还闻梁父吟。 柳宗元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壮志徵梁甫,嘉招萃楚材。 权德舆 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

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 皇甫冉 酬张二仲彝

遥夜他乡酒,同君梁甫吟。 钱起 酬卢十一过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