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梁习治最

相关人物
梁习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梁习传》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及习者。建安十八年,州并属冀州,更拜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属冀州,总故部曲。又使于上党取大材供邺宫室。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后单于入侍,西北无虞,习之绩也。文帝践阼,复置并州,复为刺史,进封申门亭侯,邑百户;政治常为天下最。

例句

黄霸政殊,梁习治最。 李瀚 蒙求

典故
亮陟隔坐

相关人物
纪陟
 
纪亮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皓传〉~64~
甘露元年三月,遣使随绍、彧报书曰:「知以高世之才,处宰辅之任,渐导之功,勤亦至矣。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而以壅隔未有所缘,嘉意允著,深用依依。今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宣明至怀。」。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曰:「陟字子上,丹杨人。初为中书郎,孙峻使诘南阳王和,令其引分。陟密使令正辞自理,峻怒。陟惧,闭门不出。孙休时,父亮为尚书令,而陟为中书令,每朝会,诏以屏风隔其座。」

例句

端康相代,亮陟隔坐。 李瀚 蒙求

典故
刘备跳檀溪

相关人物
刘备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6~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去之速乎!』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禦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85~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
典故
刘表坐谈

相关人物
刘表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郭嘉传〉~434~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23~
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汉晋春秋》曰:「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典故
刘禅庸才

相关人物
刘禅(字公嗣)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后主传》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例句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杨炯 广溪峡

典故
刘葛鱼水
 
鱼水恩
 
鱼水亲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亮答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例句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李白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

典故
刘公书

相关人物
刘弘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刘馥传》
「子熙嗣。」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刘弘字叔和,熙之弟也。弘与晋世祖同年,居同里,以旧恩屡登显位。自靖至弘,世不旷名,而有政事才。晋西朝之末,弘为车骑大将军开府,荆州刺史,假节都督荆、交、广州诸军事,封新城郡公。其在江、汉,值王室多难,得专命一方,尽其器能。推诚群下,厉以公义,简刑狱,务农桑。每有兴发,手书郡国,丁宁款密,故莫不感悦,颠倒奔赴,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也』。」

例句

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 皇甫冉 送谢十二(一作二十)判官

典故
刘繇

相关人物
刘繇


《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刘繇传》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荐繇,欲令举茂才。刺史曰:『前年举公山,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

例句

珍重刘繇因首荐,为君送和碧云诗。 元稹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

典故
刘桢沈痼
 
刘桢病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参考典故
公干病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干清玄体道,六行脩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建安中,太祖特加旌命,以疾休息。后除上艾长,又以疾不行。」

例句

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 李商隐 楚泽

因恨刘桢病,空园卧见秋。 李端 卧病寄苗员外

满引红螺诗一首,刘桢失却病心情。 皮日休 李处士郊居

潘岳衰将至,刘桢病未瘳。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时予罢推官)

高歌一曲同筵醉,却是刘桢坐到明。 许浑 病中和大夫玩江月

忘情及宗炳,抱疾过刘桢。 陆龟蒙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为怜漳浦曲,沈痼有刘桢。 韦嗣立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并序)

典故
刘桢平视
 
甄后出拜

相关人物
刘桢(字公干)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刘桢传》
「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为诸公子所亲爱。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例句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李瀚 蒙求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李瀚 蒙求

典故
隆中一老
 
隆中豪杰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典故
一室盘蜗
 
庐如瓜牛
  
蜗书户
  
蜗牛独居
   
蜗卖卜居
 
螖舍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管宁传·胡昭〉~363~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先字孝然。中平末,白波贼起。时先年二十馀,与同郡侯武阳相随。武阳年小,有母,先与相扶接,避白波,东客扬州取妇。建安初来西还,武阳诣大阳占户,先留陕界。至十六年,关中乱。先失家属,独窜于河渚间,食草饮水,无衣履。时大阳长朱南望见之,谓为亡士,欲遣船捕取。武阳语县:『此狂痴人耳!』遂注其籍。给廪,日五升。后有疫病,人多死者,县常使埋藏,童儿竖子皆轻易之。然其行不践邪径,必循阡陌;及其捃拾,不取大穗;饥不苟食,寒不苟衣,结草以为裳,科头徒跣。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蓐其上。」裴松之案《魏略》云:「焦先及杨沛,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先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古今注》卷中〈鱼虫〉
蜗牛,陵螺也。形如螔蝓,壳如小螺,热则自悬于叶下。野人结圆舍,如蜗牛之壳,故曰蜗舍,亦曰蜗牛之舍也。蜗壳宛转有文章,绞转为结,似螺壳文,名曰螺縳。童子结发,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

例句

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 储嗣宗 南陂远望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李商隐 自喜

逃祸栖蜗舍,因醒解豸簪。 杨巨源 赠侯侍御

蜗舍映平湖,皤然一鲁儒。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出扶桑枣杖,入卧蜗牛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十五

蜗舍喜时春梦去,隼旟行处瘴江清。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钱起 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能迂驺驭寻蜗舍,不惜瑶华报木桃。 钱起 重赠赵给事

典故
陆逊

相关人物
陆逊


《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当禦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彊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剪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权闻之,曰:「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逊对曰:「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例句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高适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诸葛亮(字孔明)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佐刘备,拜为蜀相,成就三分天下大业。」

例句

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 杜甫 晚登瀼上堂

典故
吕蒙营

相关人物
吕蒙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例句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杜甫 公安县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