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如虎傅翅


《韩非子》卷十七《难势》
「故《周书》曰:『无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张既传》
唯光等造反,郡人未必悉同。若便以军临之,吏民羌胡必谓国家不别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为虎傅翼也。

例句

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 杜牧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典故
如刻画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周泰
 
孙权
 
赵充国


《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馀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创,贰师奏状,诏徵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周泰传》
「权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权把其臂,因流涕交连,字之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例句

唯有老身如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 李端 题故将军庄

典故
入洛声名

相关人物
陆机
 
陆云


《昭明文选》卷十七〈赋壬·论文·文赋〉~76~
唐·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机字士衡,吴郡人。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少袭领父兵,为牙门将军。年二十而吴灭,退临旧里,与弟云勤学,积十一年。誉流京华,声溢四表,被徵为太子洗马,与弟云俱入洛。司徒张华,素重其名,旧相识以文。华呈天才绮练,当时独绝,新声妙句,系踪张、蔡。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
《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陆抗〉~360~
南朝宋·裴松之注:「景弟机,字士衡,云字士龙。」《机云别传》曰:「晋太康末,俱入洛,造司空张华,华一见而奇之,曰:『伐吴之役,利在获二俊。』遂为之延誉,荐之诸公。太傅杨骏辟机为祭酒,转太子洗马、尚书著作郎。云为吴王郎中令,出宰浚仪,甚有惠政,吏民怀之,生为立祠。后并历显位。机天才绮练,文藻之美,独冠于时。云亦善属文,清新不及机,而口辩持论过之。于时朝廷多故,机、云并自结于成都王颖。颖用机为平原相,云清河内史。寻转云右司马,甚见委仗。无几而与长沙王搆隙,遂举兵攻洛,以机行后将军,督王粹、牵秀等诸军二十万,士龙著南征赋以美其事。机吴人,羁旅单宦,顿居群士之右,多不厌服。机屡战失利,死散过半。初,宦人孟玖,颖所嬖幸,乘宠豫权,云数言其短,颖不能纳,玖又从而毁之。是役也,玖弟超亦领众配机,不奉军令。机绳之以法,超宣言曰陆机将反。及牵秀等谮机于颖,以为持两端,玖又搆之于内,颖信之,遣收机,并收云及弟耽,并伏法。机兄弟既江南之秀,亦著名诸夏,并以无罪夷灭,天下痛惜之。机文章为世所重,云所著亦传于世。初,抗之克步阐也,诛及婴孩,识道者尤之曰:『后世必受其殃!』及机之诛,三族无遗,孙惠与朱诞书曰:『马援择君,凡人所闻,不意三陆相携暴朝,杀身伤名,可为悼叹。』事亦并在《晋书》。」
典故
阮嗣宗
 
阮籍

相关人物
阮籍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阮籍传》
「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

例句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 司马逸客 雅琴篇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 孟浩然 听郑五愔弹琴

阮公终日哭,寿命固难长。 孟郊 哭李观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 李夔 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杜甫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五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 王绩 田家三首之一

阮公道在醉,庄子生常养。 皇甫冉 题高云客舍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贯休 阳春曲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贾岛 题郑常侍厅前竹

静笑刘琨舞,闲思阮籍吟。 韦庄 同旧韵

刘桢病后新诗少,阮籍贫来好客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

典故
元瑜
   
相关人物
阮瑀(字元瑜)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阮瑀传》
「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

例句

王粲有所依,元瑜初应命。 孟郊 送韩愈从军

多是元瑜怜野贱,时回车马发光辉。 方干 出山寄苏从事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彩衣。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方干 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李郢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杜甫 赠田九判官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杜甫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不羡君官羡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白居易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元瑜思旧幕,几夜梦旌旃。 卢纶 送朝长史赴荆南旧幕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书记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钱起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典故
阮途穷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阮籍〉~604~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后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岁馀,爽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所穷,辄恸哭而反。」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昭明文选》第九卷纪行上《曹大家·东征赋》
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例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八阵图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 杜甫 鹿头山

典故
三分天地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典故
三壬三甲


《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管辂传〉~826~
正元二年,弟辰谓辂曰:「大将军待君意厚,冀当富贵乎?」辂长叹曰:「吾自知有分直耳,然天与我才明,不与我年寿,恐四十七八间,不见女嫁儿娶妇也。若得免此,欲作洛阳令,可使路不拾遣,枹鼓不鸣。但恐至太山治鬼,不得治生人,如何!」辰问其故,辂曰:「吾额上无生骨,眼中无守精,鼻无梁柱,脚无天根,背无三甲,腹无三壬,此皆不寿之验。又吾本命在寅,加月食夜生。天有常数,不可得讳,但人不知耳。吾前后相当死者过百人,略无错也。」是岁八月,为少府丞。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典故
三馀

相关人物
董遇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朗传·王肃传〉~49~
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注疏》、《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其所论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馀篇。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徵为秘书监,不就。肃集圣證论以讥短玄,叔然駮而释之,及作《周易》、《春秋例》,《毛诗》、《礼记注疏》、《春秋三传》、《国语》、《尔雅》诸注,又注书十馀篇。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或问三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

例句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典故
三馀事业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朗传·王肃传〉~49~
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其所论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馀篇。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徵为秘书监,不就。肃集圣證论以讥短玄,叔然駮而释之,及作周易、春秋例,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诸注,又注书十馀篇。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閒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及建安初,王纲小设,郡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委政太祖,遇旦夕侍讲,为天子所爱信。至二十二年,许中百官矫制,遇虽不与谋,犹被录诣邺,转为散。常从太祖西征,道由孟津,过弘农王冢。太祖疑欲谒,顾问左右,左右莫对,遇乃越第进曰:「春秋之义,国君即位未踰年而卒,未成为君。弘农王即阼既浅,又为暴臣所制,降在藩国,不应谒。」太祖乃过。黄初中,出为郡守。明帝时,入为侍中、大司农。数年,病亡。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或问三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朱墨者。」
典故
三足鼎分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5~
亮曰:「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冑,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彊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彊,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23~
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櫜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閒,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閒,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句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刘禹锡 蜀先主庙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备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例句

紫髯桑盖此沈吟,很石犹存事可寻。 罗隐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

典故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靖传》
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例句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典故
神覆玉衣
 
神送玉衣

相关人物
文昭甄皇后


《三国志》卷五〈魏书·文昭甄皇后传〉~59~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曰:「逸娶常山张氏,生三男五女:长男豫,早终;次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次尧,举孝廉;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后。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髣髴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

例句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 皇甫冉 赠恭顺皇后挽歌

争知昼卧纱窗里,不见神人覆玉衣。 罗虬 比红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