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接恩
   
三顾隆中
 
答三顾
  
蜀主思孔明
 
访葛侯

相关人物
刘备
 
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4~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表上·出师表〉~67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閒,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唐·李善注引《汉晋春秋》曰:「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荆州图副》曰:「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

简释

三顾:咏帝王爱才求贤。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例句

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元晦 越亭二十韵

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李山甫 代孔明哭先主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杨衡 冬夜举公房送崔秀才归南阳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汪遵 南阳

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胡曾 泸水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苏颋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典故
相关人物
蒋纂
 
陈融
 
陆瑁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陆瑁传〉~336~
陆瑁字子璋,丞相逊弟也。少好学笃义。陈国陈融、陈留濮阳逸、沛郡蒋纂、广陵袁迪等,皆单贫有志,就瑁游处,瑁割少分甘,与同丰约。及同郡徐原,爰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瑁为起立坟墓,收导其子。又瑁从父绩早亡,二男一女,皆数岁以还,瑁迎摄养,至长乃别。州郡辟举,皆不就。
《晋书》卷七十〈应詹列传〉~857~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馀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弱冠知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司徒何劭见之曰:「君子哉若人!」……初,京兆韦泓丧乱之际,亲属遇饥疫并尽,客游洛阳,素闻詹名,遂依托之。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苏轼诗集》卷四十〈食荔枝二首〉
〈食荔枝二首〉其一:「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典故
相关人物
周瑜
 
孙策
 
毂臣
 
郈成子


《昭明文选》卷五十五南朝梁·刘孝标(峻)《广绝交论》
「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唐·李善注:「孔丛子曰:郈成子自鲁聘晋,过于卫,右宰毂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作,酣毕而送以璧,成子不辞。其仆曰:不辞,何也?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亲我也;陈乐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托我也。由此观之,卫其乱矣。行三十里而闻卫乱作,右宰毂臣死之。成子于是迎其妻子,还其璧,隔宅而居之」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259~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例句

分宅脱骖间,感激怀未济。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典故
何郎傅粉
  
何郎
 
何郎面
  
傅粉何郎
 
傅粉疏狂
  
傅粉郎君
 
姓何应解傅
 
汤饼试何郎
 
汤饼试平叔
 
汤饼赐都尉
 
热承汗
 
疑粉
  
试汤饼

相关人物
何晏(字平叔)
 
曹睿(魏明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8~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608~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四〈皇亲部二十·驸马〉~88~
晋·裴启《语林》曰:「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驸马都尉,美姿仪,帝每疑其傅粉,后夏月赐以汤饼,大汗出,以朱衣自拭之,尤皎然。」

简释

何郎:称赞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驸马。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例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何郎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方干 赠山阴崔明府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李端 赠郭驸马之一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李贺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典故

《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管辂传〉~87~
馆陶令诸葛原迁新兴太守,辂往祖饯之,宾客并会。原自起取燕卵、蜂窠、蜘蛛著器中,使射覆。卦成,辂曰:「第一物,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张,此燕卵也。第二物,家室倒县,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第三物,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举坐惊喜。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华山赋〉~749~
蜂窠联联,起阿房矣。俄而复然,立建章矣。
典故
缝囊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步骘传》
「骘前后荐达屈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权虽不能悉纳,然时采其言,多蒙济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云:「骘表言曰:『北降人王潜等说,北相部伍,图以东向,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江,以大向荆州。夫备不豫设,难以应卒,宜为之防。』权曰:『此曹衰弱,何能有图?必不敢来。若不如孤言,当以牛千头,为君作主人。』后有吕范、诸葛恪为说骘所言,云:『每读步骘表,辄失笑。此江与开辟俱生,宁有可以沙囊塞理也!』」

例句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 杜牧 西江怀古

典故

旧题汉·郭宪《别国洞冥记》卷一
建元二年,帝起腾光台。……东方朔再拜于帝前曰:「臣东游万林之野,获九色凤雏。」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庞统传》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南朝宋·裴松之注:「《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例句

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 刘商 送李元规昆季赴举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 孟浩然 送吴悦游韶阳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骥之子,凤之雏。 杜甫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岂知台阁旧,先拂凤皇雏。 杜甫 别苏徯

何事凤皇雏,兹焉理归翼。 卢纶 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

典故
一官鸡肋
 
弃鸡肋
 
杨修鸡肋
 
浮利一鸡肋
 
汉中鸡肋地
  
鸡肋曹公忿
 
鸡肋弃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杨修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52~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玄孙)杨脩〉~789~
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

例句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罗隐 寄洪正师

典故
相关人物
王弼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钟会传》
「会尝论易无互体、才性同异。及会死后,于会家得书二十篇,名曰道论,而实刑名家也,其文似会。初,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馀卒。」南朝宋·裴松之注:「弼字辅嗣。何劭为其传曰:弼幼而察慧,年十馀,好老氏,……弼天才卓出,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性和理,乐游宴,解音律,善投壶。其论道傅会文辞,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弼与钟会善,会论议以校练为家,然每服弼之高致。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弼注易,颍川人荀融难弼大衍义。弼答其意,白书以戏之曰:「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父之所预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狭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虽已定乎胸怀之内,然而隔踰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于颜子,可以无大过矣。」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注易,往往有高丽言。太原王济好谈,病《老》、《庄》,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

例句

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群从总能诗。 李嘉祐 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

辅嗣俄长往,颜生即短辰。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典故
甘桔为奴
 
种千头
 
桔奴
 
桔千头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休传〉~56~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曰:「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据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曰:「丹阳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钩斩袪,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馀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水经注》卷三十七〈沅水〉~3090~
沅水又东历龙阳县之泛洲,洲长二十里,吴丹杨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临死,敕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责衣食,岁绢千匹。」太史公曰:「江陵千树橘,可当封君。此之谓矣。」吴末,衡柑成,岁绢千匹。今洲上犹有陈根馀,盖其遗也。
典故
甘宁

相关人物
甘宁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甘宁传》
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计功,吕蒙为最,宁次之,拜折冲将军。

例句

旅榜前年过洞庭,曾提刀笔事甘宁。 罗隐 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

典故
甘宁奢侈
 
甘宁弃锦

相关人物
甘宁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甘宁传》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书》:「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于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以示奢也。」
《前汉纪·孝平》
莽师徒外破。大臣内叛。无所复信。忧懑不能食。性好小数。但为厌胜之事。遣人坏汉园陵罘罳。云无使民复思汉。

例句

谢朓留霞绮,甘宁弃锦张。 唐彦谦 红叶

甘宁奢侈,陆凯贵盛。 李瀚 蒙求

典故
南阳卧
 
南阳高卧
 
卧南阳
  
葛龙卧
 
诸葛号龙
 
高卧南阳
 
龙如诸葛
 
相关人物
徐庶
 
诸葛亮(字孔明)

参考典故
躬耕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简释

南阳卧:指有才之士隐居家中。唐韩偓《寄隐者》:“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例句

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刘禹锡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刘禹锡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不用裁诗苦惆怅,风雷看起卧龙身。 吴融 和寄座主尚书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

高虎壮言知鬼伏,葛龙闲卧待时来。 李咸用 题陈将军别墅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李山甫 蜀中寓怀

已悲泉下双琪树,又惜天边一卧龙。 李德裕 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李白 南都行

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杜甫 阁夜

卧龙决起为时君,寂寞匡庐惟白云。 杨嗣复 题李处士山居

百丈悬泉旧卧龙,欲将肝胆佐时雍。 王仲舒 寄李十员外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回章

龙卧人宁识,鹏抟鴳岂知。 卢纶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窦庠 醉中赠符载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薛能 游嘉州后溪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 钱起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陈子昂 岘山怀古

孔明卧龙者,潜伏躬耕耨。忽遭玄德云,遂起鳞角斗。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

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 灵一 静林精舍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韩偓 寄隐者

池馀骑马处,宅似卧龙边。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葛亮贵和篇

相关人物
诸葛亮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附《诸葛氏集目录》
《贵和》第十一

例句

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 杜甫 赤宵行

典故
屏分云母
 
隔屏坐
 
云屏间坐

相关人物
纪陟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皓传〉~64~
甘露元年三月,皓遣使随绍、彧报书曰:「知以高世之才,处宰辅之任,渐导之功,勤亦至矣。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而以壅隔未有所缘,嘉意允著,深用依依。今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宣明至怀。」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皓书两头言白,称名言而不著姓。」又引《吴录》曰:「陟字子上,丹杨人。初为中书郎,孙峻使诘南阳王和,令其引分。陟密使令正辞自理,峻怒。陟惧,闭门不出。孙休时,父亮为尚书令,而陟为中书令,每朝会,诏以屏风隔其座。出为豫章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