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修辞(修辭)  拼音:xiū cí
1.将意念适切的表达为语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2.修辞学上的修辞。参见「修辞学」条。
《國語辭典》:修辞学(修辭學)  拼音:xiū cí xué
修辞是指如何调整语文表意的方法,设计语文优美的形式,使精确而生动的表现出说者或作者的意象,期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一种艺术。研究此种艺术的学科即为「修辞学」。
《漢語大詞典》:脩辞(脩辭)
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本谓整顿文教,后多指撰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毖祀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脩辞必甘。” 清 宋大樽 《茗香诗论》:“诗以寄兴也。有意为诗,復有意为他人之诗,脩辞不立其诚,未或闻之前训矣。”参见“ 脩辞立诚 ”。
《漢語大詞典》:脩辞立诚(脩辭立誠)
语本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颖达 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本谓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宋 王禹偁 《送许制归曹南序》:“士君子脩辞立诚,必先之以孝悌,孝悌著而后忠可移矣。”
《漢語大詞典》:消极修辞(消極修辭)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划分修辞现象的两大分野之一,与“积极修辞”相对。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以明白、通顺、平匀、稳密等顾念事理的条件,作为修辞上必要的条项。也称“规范修辞”、“一般修辞”。
《漢語大詞典》:脩辞立诚(脩辭立誠)
语本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颖达 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本谓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宋 王禹偁 《送许制归曹南序》:“士君子脩辞立诚,必先之以孝悌,孝悌著而后忠可移矣。”
《國語辭典》:修辞格(修辭格)  拼音:xiū cí gé
修辞上的各种方式。如譬喻、顶真、誇饰等皆是。
《國語辭典》:修辞学(修辭學)  拼音:xiū cí xué
修辞是指如何调整语文表意的方法,设计语文优美的形式,使精确而生动的表现出说者或作者的意象,期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一种艺术。研究此种艺术的学科即为「修辞学」。
《漢語大詞典》:修辞立诚(修辭立誠)
谓撰文要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説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撰述传信:“其章疏,无溢言费辞以累其实,此则所谓修辞立诚,可为撰述者法矣。” 章炳麟 《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于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漢語大詞典》:积极修辞(積極修辭)
修辞两大手法之一。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如 唐 杜甫 《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不说车行、马嘶,而说“车轔轔,马萧萧”,就是运用了积极修辞的手法。修辞学上各种辞格,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调辞(調辭)
修辞。 汉 王充 论衡·自纪:“饰貌以彊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分類:修辞
《國語辭典》:反覆  拼音:fǎn fù
1.重复,一次又一次。比喻详慎推求。如:「反覆思量」、「反覆练习」。《文选。杨脩。荅临淄侯笺》:「诵读反覆,虽讽雅颂不复过此。」
2.变易无常、不可恃。《文明小史》第一回:「老弟!你记好我一句话,以愚兄所见,我们中国大局,将来有得反覆哩!」
3.原已渐瘉的病,忽又发作转坏。
《國語辭典》:反复(反復)  拼音:fǎn fù
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西游记》第三五回:「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反复里外,奔波无已。」
《國語辭典》:回文  拼音:huí wén
1.反覆颠倒均能成诵的诗词。也作「回文」。
2.句子的上下两句,词汇相同而词序相反的修辞法。如老子第八十一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回覆的公文。《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解曹伯明并赃物文卷,到府厅交割了,讨了回文自回。」
4.回族的文字。即现行维吾尔文字,用阿拉伯字母书写,自右而左横行,字母有二十八至四十个不等。
《國語辭典》:辞章(辭章)  拼音:cí zhāng
诗、词、曲、文章等的总称。《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士先器识而后辞章。果然内行克敦,文辞都是末艺。」也作「词章」。
《國語辭典》:词藻(詞藻)  拼音:cí zǎo
1.经过修饰的精美词语,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诗文中现有的词语。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潘安仁之词藻,徒增哀怨。」《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著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也作「辞藻」。
2.书名。清朝彭孙遹撰,四卷。论唐宋以来诸家词,并拈取其名篇佳句,品其短长。
《國語辭典》:错综(錯綜)  拼音:cuò zòng
1.将资料交叉运用并综合参考。《易经。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汉书。卷一○○。叙传下》:「错综群言,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
2.指事情交互参杂。如:「错综复杂」。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益知天下事经纬错综,决非印板所能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