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遗(不遗)  拼音:bù yí
1.不弃。晋。张协〈七命〉:「大夫不遗,来萃荒外,虽在不敏,敬听嘉话。」
2.不留。如:「不遗馀力」。
3.不漏。《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黄太尊坐好隔壁房间,早又听了一字不遗。」
《分类字锦》:万殊不遗(万殊不遗)
孔平仲 智若禹之行 水赋蕴千虑以无,惑包万殊而不遗。
分类:
《分类字锦》:蜗不遗涎(蜗不遗涎)
张耒 喜晴赋 蚓安其穴,蜗不遗涎。
分类:
《国语辞典》:赏不遗贱(赏不遗贱)  拼音:shǎng bù yí jiàn
奖赏的时候,不要遗漏了地位卑贱的人。《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
《国语辞典》:纤芥不遗(纤芥不遗)  拼音:xiān jiè bù yí
形容非常详尽,连最微小的部分都没有遗漏。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六。本朝杂记下》:「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芥不遗。」也作「纤悉无遗」。
《漢語大詞典》:不遗巨细(不遺巨細)
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 廖仲恺 《答胡适论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分類:细小放过
《國語辭典》:不遗馀力(不遺餘力)  拼音:bù yí yú lì
毫不保留,竭尽全力。如:「校长对清寒同学的照顾不遗馀力,令人感动。」《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文明小史》第四回:「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馀力。」
《分类字锦》:门阀不遗(门阀不遗)
文献通考辛术才明简实新旧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衡鉴之美一人而已
北史辛术传迁吏部尚书迁邺以后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文襄少年高朗所弊也疏袁叔德沈密谨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辨给取士失于浮华惟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以器循名责实新旧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考之前后铨衡在术最为折衷甚为当时所称举
分类:吏部选举
《國語辭典》:不失  拼音:bù shī
不丧失、不遗落、不违背。《礼记。礼运》:「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高祖虽不以道胜御物,群下得尽其忠;萧曹虽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业。」
《国语辞典》:不恨  拼音:bù hèn
不遗憾、不抱恨。《三国演义》第四回:「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吾今日上报父仇,下为万民除害,虽死不恨矣。」
《漢語大詞典》:无失(無失)
(1).没有失误。老子:“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立成数以为植而四重之,其可以无失矣。”
(2).不遗漏。《文献通考·经籍十三》:“顾读者不深考其间,虽或有得於此者,而又不能无失於彼。”
(3).没有损失。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次夜,果有偷匿后园竹中,知有备,无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法苑珠林卷一○五:“饮酒戒有五神:一名清素,二名不醉,三名不乱,四名无失,五名护戒。”
《國語辭典》:不弃(不棄)  拼音:bù qì
1.不丢弃。《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列传。程日华》:「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豪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里语徵实。卷上。一字徵实》引《避暑录话》:「晏元献平居不弃一纸,虽封皮亦十百为沓。」
2.不厌恶、不嫌弃。《三国演义》第三回:「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便做道我侄不弃,侄媳妇定嫌憎的。」
《漢語大詞典》:靡遗(靡遺)
(1).“靡有孑遗”的略语。谓死亡殆尽。 晋 刘毅 《请移江州府于豫章表》:“自 桓玄 以来,驱蹙残毁,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对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若不曲心矜理,有所改移,则靡遗之叹,奄焉必及。”
(2).没有遗漏;毫不遗漏。 南朝 梁 丘迟 《为范卫军让梁台侍中表》:“值天地中开, 神武 再廓,麻丝是蓄,菅蒯靡遗。” 明 文徵明 《〈何氏语林〉叙》:“正史所列,传记所存,奇跡胜跡,渔猎靡遗。”清史稿·选举志二:“凡 中国 向有之经学、史学、文学、理学,无不包举靡遗。”
《漢語大詞典》:积众(積衆)
谓不遗细小,积少成多。 宋 欧阳修 《祭先河而后海赋》:“ 河 必居首,取发源而肇兹;海不自大,由积众以成。”
《國語辭典》:永志不忘(永誌不忘)  拼音:yǒng zhì bù wàng
终生谨记,不会忘怀。如:「您再造之恩,在下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