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萧何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例句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杜牧 感怀诗一首

《漢語大詞典》:一法
(1).统一的法令。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观其盛者也。”
(2).指专一地行法。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3).越发;更加。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这个姑夫老人家,一法老的糊突了。”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折:“那妇人老也小,止不过十七八岁,一法生得絶样的。”
(4).一种方法。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又一法,思其髮散以被身,一髮端,輒有一大星缀之。”《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右手开鍼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鍼空也” 张隐庵 集注引 张兆璜 曰:“开闔者,三阳之气发于下焦。营卫者,中焦水穀之所生也。用鍼取气,在于营卫,而此篇独论气出下焦,血出中焦,候下焦所生之气,出入开闔,以行补写之法,又一法也。”
(5).佛教用语,犹言一事一物。《华严经》卷十三:“惟以一法得出离。”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一法开无量之门,一音警无边之众。” 宋 范成大 《题记事册》诗:“八万四千空色界,不离一法认毘卢。”
《漢語大詞典》:画一法(畫一法)
见“ 画一之法 ”。
《漢語大詞典》:画一之法(畫一之法)
谓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 太叔 致猛政之襃, 国子 流遗爱之涕, 宣孟 改冬日之和, 平阳 循画一之法。” 唐 杜牧 《为中书门下请追尊号表》:“苟且之令行,画一之法废,月增日长,雄唱雌和。”亦作“ 画一法 ”。 唐 杜牧 《感怀》:“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新唐书·韦澳传:“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使画一法独行於贫下乎?”
《国语辞典》:立一法即有一弊  拼音:lì yī fǎ jí yǒu yī bì
创立新法,固得其利,亦会衍生新的弊端。如:「开放外籍劳工来台的办法,却也引起国人失业率提升,真是立一法即有一弊。」
《分类字锦》:不胶一法(不胶一法)
梦溪笔谈算术不患多学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乃为通术也
分类:数学
《分类字锦》:得正一法
唐书司马承祯传承祯事潘师正传辟榖道引术无不通师正异之曰我得陶隐居正一法逮而四世矣因辞去遍㳺名山庐天台不出武后尝召之未几去睿宗复命其兄承祎就起之既至引入中掖廷问其术对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夫心目所知见每损之尚不能已况攻异端而增智虑哉帝曰治身则尔治国若何对曰国犹身也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味曰广成之言也锡宝琴霞纹帔还之
分类:道士
《漢語大詞典》:一正
(1).谓统一法度政令。《商君书·算地》:“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立官贵爵以称之,论荣举功以任之,则是上下之称平。”
(2).犹言一匡。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桓公 九合诸侯,一正天下,道之以德,将之以威。”
(3).一经端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漢語大詞典》:专行(專行)
(1).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杜预 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 翬 兵权在手,伐 郑 伐 宋 ,专行无忌。”
(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
(3).独特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 林氏 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漢語大詞典》:同极(同極)
(1).同一法则;同一准则。鹖冠子·王鈇:“殊君异长,又何出入?若能正一,万国同极。”后汉书·仲长统传:“玄圣御世,则天同极;施舍之道,宜无殊典。”
(2).相同目标。《楚辞·九章·惜诵》:“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漢語大詞典》:食气(食氣)
饭料,主食。气,“ 餼 ”的古字。论语·乡党:“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分類:主食
《漢語大詞典》:同揆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 清 魏源 《大学古本叙》:“以《中庸》《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 章炳麟 《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漢語大詞典》:幡刹
寺前所立幡柱。也称“刹竿”、“刹”。求道的僧侣得一法,每于此建幡昭告远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祸兆:“ 萧澣 初至 遂州 ,造二幡刹施於寺,设斋庆之。斋毕作乐,忽暴雷霹靂,刹各成数十片。”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僎 ( 冯僎 )一夕梦登 崇孝寺 幡刹极高处打‘方响’。”
《國語辭典》:法郎  拼音:fǎ láng
1.法国的货币名称。由英语Franc翻译得名。一法郎分为一百生丁。也译作「佛郎」。旧音ㄈㄚˋ ㄌㄤˊ fà láng。
2.珐琅。《金瓶梅》第二一回:「满斟窝儿酒,倾在银法郎桃儿钟内;那李铭跪在地下,满饮三杯。」
《漢語大詞典》:微法拉
电容量单位。一法拉的一百万分之一。
《漢語大詞典》:和香丸
佛教语。以种种香末和为一丸,比喻一法之中具无量佛法。《光明玄义》卷上:“《华严》云:‘一法门,无量法门而为眷属,首《楞严》和香丸,大品裹珠,法华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