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导引(導引)  拼音:dǎo yǐn
1.引导。
2.一种道家的养生方法。《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江傍家人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四。宁先生导引养生法》:「夫欲导引行气,以除百病。」也作「道引」。
《漢語大詞典》:灼艾
中医疗法之一。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宋史·太祖纪三:“ 太宗 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太宗 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漢語大詞典》:艮背
(1).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 王弼 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 孔颖达 疏:“施之於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背,谓相背而不见。后因称不动物欲之念为“艮背”。 唐 李商隐 《献河东公启》之一:“艮背却行,氷心自处。”
(2).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吾 闽中 又有三教之术,盖起於 莆 中 林兆恩 者。以艮背之法,教人疗病。因稍有验,其徒从者云集,转相传授,而吾郡人信之者甚众。”
(3).东北隅。背,通“ 北 ”。北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寺之艮背,山之前临,有 确师 禪房。”
《漢語大詞典》:托里(托裏)
(1).衣服、冠、履的衬里。亦指器物的夹层。 唐 韩偓 《屐子》诗:“六寸肤圆光緻緻,白罗绣屧红托里。”亦指衬托其里。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 徽宗 尝以北流离胆瓶十付小璫,使命匠范金托其里……见锡工釦陶器精甚,试以一授之曰:‘为我托里。’”
(2).中医学名词。指补中扶本以增强抵抗力的疗法。《医宗金鉴·产后痈疽·发无定处下》:“瘀血稽留成痈疽,势溃,托里不宜缓。”注:“法宜大补,扶助根本。”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然惟脓溃,而后疾去。果其如法医治,托里扶元,迟则恐毒内陷。”
《國語辭典》:倒灌  拼音:dào guàn
指海水从河口回流,淹没陆地。多因台风或潮汐关系造成。如:「此次台风风浪过大,致使沿海部分地区发生海水倒灌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温中
中医学名词。温暖脾胃的一种疗法。适应于脾胃受寒,而致腹中冷痛,大便稀薄等症。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请了医生来看,有説是着了气,气裹了痰的,也有説该发散的,也有説该用温中的。”
《国语辞典》:针法(针法)  拼音:zhēn fǎ
一种中医疗法。以金属针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以达治疗目的。
《漢語大詞典》:艾灸
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薰炙穴位以治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附方﹞:“诸虫蛇伤,艾灸数壮甚良。” 清 吴伟业 《贺新郎·病中有感》词:“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絶。”
《漢語大詞典》:滋阴(滋陰)
滋补阴虚,为中医的一种疗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吴茱萸汤方”注引 清 沈明宗 曰:“心烦不得眠而无下利,乃肾水枯少,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急救肾阴为主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据《食物本草》,这东西是滋阴的。”
《國語辭典》:活血  拼音:huó xiě
使血液循环畅通。如:「通筋活血」、「活血散瘀」。
《国语辞典》:植牙  拼音:zhí yá
一种牙齿治疗法。以天然或人工制的牙齿移植到完全拔除旧牙的齿槽骨上。
《漢語大詞典》:鼻针(鼻針)
(1).即别针。一种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的装饰物。 徐珂 《清稗类钞·诙谐·娣肉二字之别解》:“上句言吾妹当胸之鼻针,有白色假金刚钻三粒。”
(2).针刺疗法的一种,在鼻部周围取穴,用毫针斜刺,以治疗某种疾病。
《国语辞典》:点刺(点刺)  拼音:diǎn cì
一种中医针灸疗法上针刺的手法。是以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用拇指、食指握针柄,中指紧贴针尖上部约一分左右处,迅速刺入皮下浅层静脉,立即出针,然后挤压出数滴血液的方法。一般多用三棱针,针刺部位以手指或足趾端耳尖委中穴及太阳穴等为最常用。
《漢語大詞典》:火针(火針)
中医外科治疗法之一。将特制的针烧红后刺入患部穴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火·火针:“火针者,《素问》所谓燔针、焠针也, 张仲景 谓之烧针; 川 蜀 人谓之煨针。其法:蔴油满盏,以灯草二七茎点灯,将针频涂蔴油,灯上烧令通赤用之。”
《國語辭典》:理疗(理療)  拼音:lǐ liáo
利用热、冷、水、光、电、按摩、运动或机械等物理方法,刺激身体、消除疼痛、促进生理功能的医疗方法。也称为「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