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介甲
披甲。宋史·文苑传三·路振:“冰霜凄凄,介甲而驰。”
分類:披甲
《漢語大詞典》:挂甲
(1).披甲。谓穿上戎装。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伏以藐然闺秀,描眉月镜之娇;突尔戎装,挂甲 天山 之险。”
(2).束置戎装。借指离队。《文汇报》1986.12.25:“如今 郎平 、 张蓉芳 等相继离队, 梁艳 又要提出挂甲。”
《國語辭典》:甲兵  拼音:jiǎ bīng
1.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韩非子。十过》:「府无储钱,库无甲兵。」
2.武装的士兵。亦泛指军队。《荀子。王制》:「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南史。卷六○。列传。傅昭》:「及昭至,有人夜见甲兵出。」也称为「甲士」、「甲卒」。
3.战争、战乱。《左传。哀公十一年》:「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唐。杜甫 诗二首之二:「甲兵年数久,赋敛夜深归。」
《漢語大詞典》:不拜
(1).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不接受任命。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宋书·南平王穆铄传:“﹝ 元嘉 ﹞二十六年,进号平西将军,让不拜。”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刘若虚》:“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试大廷,又入五等为助教,纳敕不拜。”
《漢語大詞典》:甲胄
(1).铠甲和头盔。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书·说命中:“唯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孔 传:“甲,鎧;胄,兜鍪也。”汉书·王莽传上:“甲胄一具,秬鬯二卣。”《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字的两旁,上下排列一些泥塑的历史上的名人,文戴纱帽,武披甲胄。”
(2).泛指兵器。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任甲胄於忠信,施干櫓於礼义。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劳;小往大来,变东作西成之器。”
(3).披甲戴盔。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衰絰则有哀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国语·晋语三:“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旧唐书·刘玄佐传:“明晨,衙兵皆甲胄,拥 士寧 登重榻。”
(4).指战争。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
《國語辭典》:带甲(帶甲)  拼音:dài jiǎ
披甲冑的将士。《国语。越语上》:「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唐。杜甫 送远诗:「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漢語大詞典》:介胄
(1).铠甲和头盔。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介胄生蟣蝨,民无所告愬。”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张援襄:“有浮尸遡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水浒传》第八十回:“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
(2).披甲戴盔。管子·小匡:“介胄执枹,立於军门。” 汉 贾谊 新书·解县:“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新唐书·来济传:“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副净扮 高杰 ,末扮 黄得功 ……俱介胄上。”
(3).甲冑之士。指武士。陈书·鲁广达传:“爪牙背义,介胄无良。” 明 何景明 《点兵行》:“富豪输钱脱籍伍,贫者驱之充介胄。”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登堂来万民,下及介胄属。”
《國語辭典》:甲士  拼音:jiǎ shì
武装的士兵。亦泛指军队。《左传。闵公二年》:「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三国演义》第三回:「卓乃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将甲士千馀,侍卫左右。」也称为「甲兵」、「甲卒」。
《國語辭典》:甲马(甲馬)  拼音:jiǎ mǎ
1.铠甲和战马。泛指战争、军备。唐。杜甫〈严氏溪放歌〉:「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宋史。卷一九○。兵志四》:「臣窃谓陕西、河东弓箭手,官给良田,以备甲马。」
2.印有佛像、神像的神符。《水浒传》第三八回:「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通俗编。神鬼》:「甲马:俗于纸上画神佛像而祭赛之,谓之甲马。」
《漢語大詞典》:甲仗
亦作“ 甲杖 ”。
(1).披甲执兵的卫士。晋书·桓冲传:“又詔 冲 及 谢安 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十月, 高祖 领 青州 刺史。甲仗百人入殿。”南史·陆子隆传:“ 文帝 嗣位, 子隆 领甲仗宿卫。”
(2).泛指武器。周书·武帝纪下:“ 齐 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辽史·礼志六:“腊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并戎服,戊夜坐朝,作乐饮酒,等第赐甲仗、羊马。”明史·孙承宗传:“ 沈棨 、 杜应芳 缮甲仗,司务 孙元化 筑礮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先后降者数十万,委弃甲仗如山。”
(3).指兵器库。新唐书·五行志一:“ 显庆 元年九月戊辰, 恩州 、 吉州 火,焚仓廪、甲仗、民居二百餘家。”
《國語辭典》:介夫  拼音:jiè fū
身穿盔甲的卫士。《礼记。檀弓下》:「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唐。权德舆 细柳驿诗:「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
《漢語大詞典》:坐甲
(1).谓披甲待敌。左传·文公十二年:“ 秦 军掩 晋 上军, 赵穿 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焉。’” 惠栋 补注:“ 昭 廿七年传云:‘ 吴王 使甲坐于道。’荀子云:‘庶士介而坐道。’故云坐甲。”北史·周纪上:“幕府折衝宇宙,亲当受脉,鋭师百万,彀骑千羣,裹粮坐甲,唯敌是俟,义之所在,糜躯匪吝。” 清 钱谦益 《次刘渔仲留别韵》:“坐甲裹粮师日老,拂衣掷砚计全疎。”
(2).置设警卫。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马粪钱》:“ 章献 上僊,内官请坐甲, 王 独以谓不须。”
《漢語大詞典》:介者
(1).披甲的人。 汉 晋谊 新书·容经:“礼,介者不拜,兵车不式。”
(2).独足的人。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参见“ 介 ”。
(3).有甲壳的虫类。《淮南子·墬形训》:“凡介者生於庶龟。”
分類:披甲甲壳
《国语辞典》:介冑  拼音:jiè zhòu
1.被甲和头盔。为古代的军服。《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冑而睡。」《水浒传》第八○回:「不知诏意若何,未敢去其介冑。」
2.披甲戴盔。《管子。小匡》:「介冑执枹,立于军门。」《新唐书。卷一○五。来济传》:「遂不介冑而驰贼,没焉。」
3.身穿盔甲的武士。《陈书。卷三一。鲁广达传》:「爪牙背义,介冑无良。」
《國語辭典》:甲卒  拼音:jiǎ zú
武装的士兵。亦泛指军队。晋。潘岳〈西征赋〉:「超遂遁而奔狄,甲卒化为京观。」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甲卒身虽贵,书生道固殊。」也称为「甲兵」、「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