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戎马(戎馬)
(1).古代驾兵车的马。左传·成公十六年:“ 晋 入 楚 军,三日穀。 范文子 立於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 杨伯峻 注:“戎马, 晋厉公 车马。”
(2).军马;战马。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旧唐书·王忠嗣传:“及至 河 陇 ,又奏请徙 朔方 、 河东 戎马九千匹以实之。”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举目有山河之异,谁泣 新亭 ?中原无 颇 牧 之才,空肥戎马!”
(3).借指军队。宋书·武帝纪中:“承亲率戎马,远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恇骇。”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殿下宜购募豪杰,暂往 河西 ,收拾戎马。”
(4).犹胡马。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军队。 宋 汪藻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戎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城復日,人皆相庆,独主母有忧色,告主君曰:‘城虽云復,戎马必再来,城中之人,定遭毒手。’”
(5).战乱,战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汝曹生於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録,以传示子孙。”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高宗 厌戎马久,思壹休息,既定和亲,罢诸将兵。”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当戎马流离之际,不难於慷慨,而难於从容。” 郁雯 《李清照》七:“你的妻子总算在戎马之中,保存了你的手稿。”
《漢語大詞典》:征马(征馬)
(1).远行的马。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征马令硬实法:细剉芻……和穀豆秣之。” 石声汉 注:“征马,是能远行的马。”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2).战马。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元年:“又献征马万五千匹。” 胡三省 注:“征马,战马也。”
分類:远行战马
《漢語大詞典》:征骑(征騎)
(1).出征的骑士。 北周 王褒 《饮马长城窟行》:“北走 长安 道,征骑每经过。”
(2).指战马。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诗:“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
《漢語大詞典》:公马(公馬)
指君主的战马。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 韦昭 注:“公马,公之戎马也。”
《漢語大詞典》:战骑(戰騎)
(1).谓骑兵作战。六韬·战骑:“ 武王 问 太公 曰:‘战骑奈何?’”
(2).骑兵。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復使 子胥 屈 盖餘 、 烛佣 ,习术战骑射御之巧。”新唐书·曹王皋传:“练兵峙粮,市 回鶻 马以益战骑,岁时大畋以教士。”
(3).战马。宋史·程之邵传:“以羡茶入 熙 秦 易战骑,得良马益多。” 陈毅 《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诗:“练兵要练在平时,不忘一朝跨战骑。”
《漢語大詞典》:征驹(征駒)
战马。《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 南屏山 来。”
分類:战马
《漢語大詞典》:跃铁(躍鐵)
指披铁甲的战马。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腾跃铁歕金之骑,犯前茅而扼其喉。” 陈熙晋 笺注:“马以铁为甲,故曰跃铁。”
分類:铁甲战马
《漢語大詞典》:车骑(車騎)
(1).犹车马。礼记·曲礼上:“前有尘埃,则载鸣鳶。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史记·张仪列传:“大王之威行於 山东 ,敝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车骑如星流,衣装兼橐驼。” 董必武 《初到承德寓避暑山庄》诗:“年年避暑到山庄,扈驾车骑警蹕忙。”
(2).用作对人的敬称。 宋 苏轼 《与蒲诚之书》之四:“闻车骑已在二曲,即见风采,喜慰可知。” 宋 沈辽 《七言奉送润守之永静》:“今年 江 南秋已半,出送车骑 江 之阳。”
(3).战车战马。犹今之骑兵。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匈奴 聚兵 楼烦 西北, 汉 令车骑击破 匈奴 。”汉书·惠帝纪:“七年冬十月,发车骑、材官诣 滎阳 ,太尉 灌婴 将。” 颜师古 注:“车,常拟军兴者,若近代之戍车也。骑,常所养马,并其人使行充骑,若今武马及所养者主也。”
(4).将军的名号,即车骑将军。汉书·佞幸传·淳于长:“及 长 当就国,立嗣子 融 从 长 请车骑。”
(5).用以指代曾为车骑将军者。 唐 李益 《塞下曲》:“请书塞北 阴山 石,愿比 燕然 车骑功。”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杀大将军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讎乎?” 胡三省 注:“时 苗 为车骑将军。”
(6).古代星名。即豺狼座中的三星。《星经·车骑》:“车骑三星在骑官南。” 隋 李播《天文大象赋》:“顿顽司於五听,车骑参於八屯。”
《漢語大詞典》:铁马(鐵馬)
(1).配有铁甲的战马。有时亦指雄师劲旅。文选·陆倕〈石阙铭〉:“铁马千羣,朱旗万里。” 李善 注:“铁马,铁甲之马。” 宋 陆游 《书愤》诗:“楼船夜雪 瓜州渡 ,铁马秋风 大散关 。” 明无心子《金雀记·饯别》:“金戈和铁马,壮儒绅,竚看弘施立大勋。”
(2).檐铃。悬于檐间的铃,风吹发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莫不是铁马儿簷前骤风。”红楼梦第八七回:“一会儿,簷下的铁马也只管叮叮噹噹的乱敲起来。”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簷前悬铁马,始於 隋煬帝 。《南部烟花记》云:‘临池观竹,既枯, 隋 后每思其响,夜不能寐。 煬帝 为作薄玉龙数十枚,以缕线悬于簷外,夜中因风相击,听之与竹无异。民间效之,不敢用龙,以竹骏代,今俗则以烧料谓之铁马。以如马被甲作战斗形,且有声也。’”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门前底海潮音,后园底蟋蟀声,加上檐牙底铁马和树上底夜啼鸟,这几种声音直像强盗一样。”
《漢語大詞典》:铁骑(鐵騎)
(1).披挂铁甲的战马。 唐 戎昱 《从军行》:“半酣秋风起,铁骑门前嘶。”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觴。” 陈毅 《泗宿道中》诗:“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
(2).借指精锐的骑兵。后汉书·公孙瓒传:“且厉五千铁骑於北隰之中,起火为应。” 元 乃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
《漢語大詞典》:牧马(牧馬)
(1).牧放马匹。庄子·徐无鬼:“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暖日广川,牧马养习,以俟强大。”
(2).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偃师 张幕, 河阳 牧马,虽接战於 富平 ,已连营於 官渡 。” 唐 温庭筠 《送并州郭书记》:“塞城牧马去,烽火射鵰归。” 唐 无名氏 《胡笳曲》:“ 汉 家自失 李将军 ,单于公然来牧马。” 宋 杨万里 《国势》中:“是时虏之创痍未尽,而势力未全盛也。而今者狠然有窥吾 淮 甸,南下牧马之意。”
(3).放牧的马。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唐 李益 《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
(4).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唐 杜甫 《近闻》诗:“近闻 犬戎 远遁逃,牧马不敢侵 临洮 。”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牧马饮 江 南,真龙起 芒碭 。”
《漢語大詞典》:战马(戰馬)
通过训练用于作战的马。 北周 庾信 《见征客始还遇猎》诗:“犹言乘战马,未得解戎衣。”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土培损金锁甲,尘昧了锦征袍,空餵得那疋战马咆哮。” 田国浩 《六月雪》:“战马在嘶叫,啦啦队在前呼后应。”
《漢語大詞典》:汗马(汗馬)
(1).战马奔走而出汗。喻指劳苦征战。北史·宇文贵传:“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为博士也!”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三:“汗马收宫闕,春城铲贼壕。”亦借指战功。 元 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这一位老将军,姓 秦 字 叔宝 ,自降 唐 以来,与国家东荡西除,南征北讨,多有功勋,甚有汗马。”参见“ 汗马之劳 ”。
(2).骏马。亦指战马。 南朝 梁 沈约 《日出东南隅行》:“宝劒垂玉贝,汗马饰金鞍。” 唐 刘济 《出塞曲》:“汗马牧秋月,疲兵卧霜风。” 明 张煌言 《代内人狱中有寄》诗:“知君驰汗马,岂敢怨红颜。” 清 孙致弥 《秋感》诗:“一战龙旂劳汗马,廿年贝锦怨藏弓。”
《漢語大詞典》:汗马之劳(汗馬之勞)
(1).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高祖 以 萧何 功最盛,封为 酇侯 ,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鋭,多者百餘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 萧何 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唐 刘禹锡 《请赴行营表》:“自忝藩翰,属时清平,无施汗马之劳,但咏‘櫜弓’之什。”
(2).指用马运输的劳累。战国策·楚策一:“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里数虽多,不费汗马之劳。”
《漢語大詞典》:寄生
(1).依附他人而生活;亦指自己不劳动靠剥削别人而生活。管子·八观:“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耘,寄生之君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于是我表姊的寄生中之寄生生涯,精神苦痛不可言喻。” 巴金 《〈憩园〉法译本序》:“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祸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富裕的寄生生活使得一个年轻人淹死在河里,使得一个阔少爷病死在监牢中,使得儿子赶走父亲,妻子不认丈夫。”
(2).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外。亦指依附于他物而生长的生物。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于松柏” 毛 传:“蔦,寄生也。”汉书·东方朔传:“﹝ 郭舍人 ﹞乃覆树上寄生,令 朔 射之。” 颜师古 注:“寄生者,芝菌之类,淋潦之日,著树而生,形有周圜象窶数者,今 关中 俗亦呼为寄生。非为蔦之寄生寓木宛童有(林)﹝枝﹞叶者也。” 晋 曹摅 《赠石崇》诗:“浮萍依水,寄生附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松顶生兰:“有兰寄生,长松杈椏间,可径丈,葳蕤四垂。”
(3).寄居生存。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便娟之脩竹兮,寄生乎江潭。”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七:“粲粲三珠树,寄生 赤水 阴。”
(4).犹托生。旧时迷信。指人或家畜家禽死后转生世间。云笈七籤卷一○二:“ 丘曾 前生万劫,已奉灵寳,功德未备,致寄生转轮,至于今日。”
(5).古代战马身上的一种装备,其形如扇如帚,树于马尻具装之上,以障蔽骑乘者的背部。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於殿内骑马从 凤庄门 入 徽明门 ,马被银莲叶具装鎧,杂羽孔翠寄生,逐马左右衞从,昼眠夜起如平常。”南史·齐纪上·高帝:“时朝廷器甲皆充南讨,帝军容寡闕,乃编椶皮为马具装,折竹为寄生,夜举火进军。”
(6).引申为戎装。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五:“虫为寄生,军装亦名寄生。”
《漢語大詞典》:甲马(甲馬)
(1).铠甲和战马。泛指军备或战事。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宋史·兵志四:“臣窃谓 陕西 、 河东 弓箭手,官给良田,以备甲马。”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每值驾出,甲马拥塞驰道。”《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甲马丛中立命,刀鎗队里为家。”
(2).迷信者所画的神符。《水浒传》第三八回:“原来这 戴院长 ……把两个甲马拴在两隻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 清 虞兆湰 《天香楼偶得·马字寓用》:“俗於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采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佛之所凭依,似乎马也。”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天后:“有甲马三:一画冕旒秉圭,一画常服,一画披髮跣足仗剑而立。每遇危急,焚冕旒者輒应。”
(3).披甲的战马。《水浒传》第五五回:“除是得这般军器,和我一个哥哥,可以破得连环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