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聋聩(聾聵)  拼音:lóng kuì
1.听觉不灵敏。《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
2.无知。唐。韩愈〈朝归〉诗:「坐食取其肥,无堪等聋聩。」
《國語辭典》:昏瞀  拼音:hūn mào
昏昧不明事理。三国魏。曹植〈九愁赋〉:「竞昏瞀以营私,害予身之奉公。」
《國語辭典》:童昏  拼音:tóng hūn
年幼无知。后用以比喻愚昧无知的人。《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二八》:「利尽万物,不能睿童昏之心。」也作「僮昏」。
《漢語大詞典》:憃冥
愚昧无知。语本礼记·哀公问:“憃愚冥烦。” 宋 曾巩 《乞出知颍州状》:“臣憃冥寒陋,蒙陛下特异之知,未有錙銖之称,而顾迫子母之恩,规私择便,仰烦圣聪。”
分類:愚昧无知
《漢語大詞典》:沟瞀(溝瞀)
愚昧无知。荀子·儒效:“甚愚陋沟瞀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 杨倞 注:“沟,音寇,愚也。沟瞀,无知也。”
分類:愚昧无知
《漢語大詞典》:騃痴(騃癡)
愚昧无知。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湖北某氏女:“其父母村农也,騃痴不晓事。”
分類:愚昧无知
《漢語大詞典》:蒙騃
愚昧无知。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蒙騃孩提,昧然无识。”
分類:愚昧无知
《高级汉语词典》:瞳蒙
愚昧无知
《漢語大詞典》:朦昧
(1).迷糊貌。《素问·气交变大论》:“鬱冒朦昧,心痛暴瘖。”
(2).愚昧无知。祖堂集·镜清和尚:“学人朦昧,再乞指示。”
(3).隐瞒真情以图蒙混欺骗;欺骗。《元典章·户部九·劝农立社事宜》:“若有上年已栽桑果,数目另行具报,却不得朦昧报充次年数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盖总其事者,不精其学,未识师授优劣,课艺高下,往往为人朦昧。”
《國語辭典》:愚民  拼音:yú mín
1.愚昧的人民。《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些愚民,一个个信了。」
2.使人民愚昧。如:「愚民政策」。清。刘大櫆〈焚书辨〉:「然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也。」
《國語辭典》:蠢蠢  拼音:chǔn chǔn
1.虫类蠕动的样子。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一:「遣校尉陈勋漕句容中道破瑶,掘一黑物,……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2.骚乱的样子。《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今王室实蠢蠢焉。」
3.无礼仪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惜贤》:「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國語辭典》:蒙蔽  拼音:méng bì
隐瞒欺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凡夫蒙蔽,不见未来。」《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奈缘路十蒙蔽圣聪,向僖宗根前只奏道:『四境无虞,兵戈顿息;四时顺序,禾稼丰登。』」
《漢語大詞典》:冥然
(1).恍惚不可捉摸貌。《淮南子·道应训》:“冥然忽然,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
(2).玄默貌。 晋 殷仲堪 《天圣论》:“天者为万物之根本,冥然而不言,百姓生而不用其功,万物成而不疲其劳。” 唐 白居易 《题赠定光上人》诗:“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 柳老 平生正坐,冥然寂然,不以介怀,故不长进。”
(3).昏迷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凌华》:“命酒与对酌别,饮数盃,冥然无所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货郎:“ 二 冥然而僵。既晓,第主出,见人死门外,大骇。”
(4).愚昧无知貌。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最古之民,冥然罔觉,偏隅为固,八风不通。”
(5).犹盲然。 元 何中 《送喻秀才序》:“冥然而趋,不知其九折之坂与其四达之衢歟。”
《漢語大詞典》:盲聋(盲聾)
眼瞎耳聋。亦喻愚昧无知。韩非子·解老:“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 元 房皞 《扣角歌赠史吉甫》:“夫子不言人益蒙,著成《大传》开盲聋。”
分類:愚昧无知
《國語辭典》:聋俗(聾俗)  拼音:lóng sú
愚昧无知的流俗。唐。孟浩然 赠道士参寥诗:「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