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剥削阶级(剥削階級)
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不过那个时候我也懂得一件事情:地主是剥削阶级,工人和农人养活了我们,而他们自己却过着贫穷、悲惨的生活。”
《漢語大詞典》:道德规范
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规范是五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
《漢語大詞典》:道德评价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漢語大詞典》:道德原则
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关系的本质概括,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表现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通常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
《國語辭典》:普通人  拼音:pǔ tōng rén
1.无特殊身分或阶级的一般人。如:「王老闆约谈我,只是想知道普通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2.戏曲剧目。英国十五世纪的一出道德剧。内容是以寓言方式来探讨死亡、命运和灵魂的问题。因其文字优美、纯朴而庄严,人物刻划细腻生动,且颇富戏剧性,因此被公认为道德剧中的最佳代表作。
《漢語大詞典》: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漢語大詞典》:苦大仇深
指劳动人民遭受阶级剥削、压迫的苦情极大,对剥削阶级的仇恨极深。《人民日报》1969.4.3:“请苦大仇深的老贫农给学生讲血泪史。”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章:“在山路上, 二柱 很少讲话, 冯均 却摸到他一点苦大仇深的家底。”
《漢語大詞典》:解放战争
被压迫的民族或阶级为了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战争
从1945—1949中国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國語辭典》:阶级矛盾(階級矛盾)  拼音:jiē jí máo dùn
马克斯主义中指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
《漢語大詞典》:阶级性(階級性)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不同阶级的人所各自具有的阶级的特性。这种特性由人的阶级地位所决定,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刘少奇 《人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就是人的一种本性,一种本质。”
《漢語大詞典》:阶坎(階坎)
阶级,台阶。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一个很大的院落,进门就有好几段阶坎,他听着老妈子的怂恿,便走进院去。”
分類:阶级台阶
《漢語大詞典》:连环保(連環保)
反动阶级统治人民手段之一,把住在附近的几户人家组织起来,相互监督,一家出事,各家都连带负责。 吴组缃 《山洪》十八:“还说还说要出连环保呢,出了毛病的话,就满门抄斩。” 张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领棉衣》:“敌人在大屯里驻上军队,并要老百姓实行‘连环保’;一户通‘匪’,十户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