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咨白(諮白)
(1).禀告;陈述。宋书·武帝纪中:“但 康之 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 胡道 諮白所怀。”《佛说本行集经·耶输陀罗梦品下》:“或復諮白,作如是言。”
(2).询问;请教。《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连 从﹝定起含﹞悲,諮白 世尊 ,‘慈母何方受於快乐?’”《旧唐书·高士廉传》:“比日听政,常屈同榻,庶因諮白,少袪蒙滞。”
《漢語大詞典》:访询(訪詢)
询问;查访。 明 海瑞 《与琼乡诸先生书》:“﹝母﹞访询戚近,惓惓然举而託之严明之师,以琢以磨,兼有父道。”《林则徐日记·嘉庆二十一年九月初九日》:“访询舆论,均谓此次所録,清贫绩学者甚多,谓之‘清榜’。”
分類:询问查访
《漢語大詞典》:问审(問審)
犹询问。 明 唐寅 《喜渔灯·怨别离》套曲:“满怀别恨离愁沁,有谁问审?”
分類:问审询问
《漢語大詞典》:考讯(考訊)
(1).考查;询问。国语·晋语六:“考讯其阜以出,则怨靖。” 韦昭 注:“讯,问也;阜,众也;靖,安也。言内直谋相亲爱,乃考问百姓,知其虚实,然后出军用师,则怨恶自安息。”
(2).刑拷审讯。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豫州 刺史 梁相 举奏 畅 不道,考讯,辞不服。”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序:“考讯吏兵,以檟楚之辞连之。” 张铣 注:“讯,问也……言考问军吏兵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男赤心为国,奋不顾身,冒昧陈言,致皇上震怒,拏送镇抚司考讯。”
《漢語大詞典》:说问(説問)
询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你去对方才救醒的小娘子説问,可是 张 家 德容小姐 不是?”
分類:询问
《漢語大詞典》:讯访(訊訪)
犹询问;访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缘生 从戍行旅,征途讯访,既非旧土,故无所究。”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驮跋陀罗:“復西适 江陵 ,遇外国舶主,既而讯访,果是 天竺 五舶,先所见者也。”北史·邢峦传:“及 文宣 崩,凶礼多见讯访,敕撰哀策。”
分類:询问访问
《漢語大詞典》:展问(展問)
犹询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展问邦族,云:‘ 登州 宋 姓。’”
分類:询问
《漢語大詞典》:攀问(攀問)
询问。 郭沫若 《北伐途次》八:“可是那营长的尊姓大名我一直没有攀问过,我揣想他现在怕已经升成了军长了吧?”
分類:询问
《漢語大詞典》:叩询(叩詢)
询问;请教。 茅盾 《色盲》:“他正想再用别的话来叩询 赵女士 的心曲,可是 李蕙芳 跳跃着来了。” 谷志标 《洪家关聚义》:“﹝我们﹞又向 贺龙 同志叩询了国共分裂和 南昌 起义的一些问题。”
分類:询问请教
《漢語大詞典》:叩咨
询问;请教。新唐书·蔡廷玉传:“ 廷玉 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 泚 ( 朱泚 )多所叩咨,数遣至京师。”
分類:询问请教
《國語辭典》:何如  拼音:hé rú
1.如何、怎么样。《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文选。扬雄。解嘲》:「彼我易时,未知何如?」
2.不如。《北史。卷三○。卢玄传》:「卿若杀身成名,贻之竹素,何如甘彼刍菽,以辱君父?」宋。苏轼〈谏买浙灯状〉:「恶其厚费,何如勿买。」
3.何故、为什么。《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國語辭典》:何为(何為)  拼音:hé wéi
1.做什么、干什么。《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传。齐武王演传》:「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2.什么是。如:「何为三大洋、五大洲?」
3.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什么用。《文选。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國語辭典》:何为(何為)  拼音:hé wèi
何故、为什么。《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二》:「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國語辭典》:不问(不問)  拼音:bù wèn
不计较,不管。宋。岳飞题新淦古寺壁〉诗:「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三国演义》第八回:「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國語辭典》:学问(學問)  拼音:xué wèn
1.求学所得的知识。《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无奈他虽有这一肚子学问,五河人总不许他开口。」《红楼梦》第七九回:「奶奶不知道,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誇呢。」
2.学与问。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求其放心》:「夫仁与义未有不学问而能明者也。」
3.道理。如:「这件事看似简单,但里面的学问可大了。」《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國語辭典》:问津(問津)  拼音:wèn jīn
1.津,渡口。问津指询问渡口的所在。《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2.探询、洽问。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果然渐渐的有人问津,后来声名一天大似一天,买新书的都要到开通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