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累绁(纍紲)  拼音:léi xiè
原指拘系犯人的绳索。后比喻监狱。《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于是论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也作「缧绁」。
《國語辭典》:累绁(累紲)  拼音:léi xiè
古代用来拘系犯人的黑绳。后比喻监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绁之辱哉!」也作「缧绁」。
《國語辭典》:龙须草(龍鬚草)  拼音:lóng xū cǎo
龙须的别名。参见「龙须」条。
《漢語大詞典》:麻索
麻制绳索。墨子·备蛾傅:“以木为上衡,以麻索大徧之,染其索涂中。”元史·河渠志三:“逆流排大船二十七艘,前后连以大桅或长桩,用大麻索,竹絙绞缚,缀为方舟。”《水浒传》第三二回:“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
分類:麻制绳索
《漢語大詞典》:茅绹(茅綯)
茅草搓的绳索。语出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郑玄 笺:“女当昼日往取茅归,夜作绞索以待时用。” 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头上有一方石,广数丈,以茅綯悬之。”
分類:茅草绳索
《國語辭典》:踏绳(踏繩)  拼音:tà shéng
走绳索。即今所见的走纲丝。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角抵万夫、跳剑、寻橦、蹴球、踏绳,舞于竿颠者、索气沮色,逡巡不敢入。」
《国语辞典》:缢颈(缢颈)  拼音:yì jǐng
用绳索缠绕脖子自杀。《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原来速哥失里在轿中偷解缠脚纱带,缢颈而死,已此绝气了。」
《國語辭典》:滑竿  拼音:huá gān
一种旧式的交通工具。用竹片或绳索横绑在两根长竹竿中间,上面铺被褥,形似轿子而无盖顶,由两个人抬著走。
《漢語大詞典》:徽绳(徽繩)
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亦比喻囚禁。 南朝 梁 王僧孺 《辞府笺》:“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绳,解籙收簪,且归初服。”参见“ 徽纆 ”。
《國語辭典》:徽纆  拼音:huī mò
捆绑犯人的绳索。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國語辭典》:绞索(絞索)  拼音:jiǎo suǒ
绞刑用的绳索。
《漢語大詞典》:朽贯钱(朽貫錢)
穿钱的绳索都腐烂了的钱。 宋 苏轼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五:“尽驱南亩扶犁手,稍发中都朽贯钱。”参见“ 朽贯 ”。
分類:绳索腐烂
《漢語大詞典》:朽贯(朽貫)
(1).朽腐的穿钱绳索。形容钱多而积存过久。后汉书·王符传:“寧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贷人一钱;情知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2).谓穿钱的绳索腐烂。《新唐书·崔植传》:“至 武帝 时,钱朽贯,穀红腐,乃能出师征伐,威动四方。”
《漢語大詞典》:索苇(索葦)
即苇索。以芦苇所作之绳索。旧俗,元旦悬苇索于门,谓可以御凶邪。《文选·张衡〈东京赋〉》:“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垒 , 神荼 副焉,对操索苇。” 薛综 注:“东海中 度朔山 有二神,一曰 神荼 ,二曰 鬱垒 ,领众鬼之恶害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 李善 注引《风俗通》:“ 黄帝 书,上古时有 神荼 、 鬱垒 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度朔山 上有桃树,下常简閲百鬼,鬼无道理者, 神荼 与 鬱垒 持以苇索,执以饲虎。是故县官常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於门,以御凶也。”
《國語辭典》:松绑(鬆綁)  拼音:sōng bǎng
将绳索解开。
《漢語大詞典》:网城(網城)
以绳索等建成的网状护卫设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贼所驻穹庐外有网城,结金铃於上,动輒人知,非善逾者不能入。”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御营制度:“中建帐殿御幄,繚以黄漆木城,建旌门,覆以黄幕。其外为网城。”
《漢語大詞典》:执纼(執紖)
(1).手持缰绳。礼记·少仪:“牛则执紖,马则执靮。”后以为牵牛之典。 唐 黄滔 《误笔牛赋》:“手捫而执紖罔殊,衣惹而饰繒奚异。”
(2).谓牵引灵车的绳索以助行进。古代送葬的一种礼节。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令姓异县,謫任遐藩,升堂不及,执紖空敦。”
《国语辞典》:毛绳(毛绳)  拼音:máo shéng
毛线编成的绳索。
分类:毛线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