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引绳(引繩)
(1).牵拉绳索。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为緜蕞野外” 司马贞 索隐引 三国 吴 韦昭 曰:“引绳为緜,立表为蕞。”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五》:“悬未及地召止之,令人引绳不令落。”
(2).特指木工拉墨线。 宋 洪刍 《板屋》诗:“风吟日暴雨所沐,巧匠引绳如解玉。”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引绳落斧,剖晰毫釐。”
《漢語大詞典》:弹子(彈子)
(1).即弹丸。 宋 钱易 《洞微志》:“有术士於腕间出弹子三丸,皆五色。”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这个当儿,又是照前噗的一声,一个弹子左耳朵眼儿里打进去。”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小弟生平有一薄技,百步之内,用弹子击物,百发百中。”参见“ 弹丸 ”。
(2).方言。台球。在特制的台子上用杆撞球的游戏。
《國語辭典》:弹丸(彈丸)  拼音:dàn wán
1.弹弓发射所用的实心球体。也作「弹珠」。《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走出天井来,向腰间锦袋中取出两个弹丸,拿在手里。」
2.比喻地方狭小。《战国策。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
《漢語大詞典》:弹丸(彈丸)
发射弹丸。用以喻轻易、随便。 汉 桓宽 盐铁论·盐铁取下:“昔 商鞅 之任 秦 也,刑人若刈菅芳,用师若弹丸。”
《漢語大詞典》:素绠(素綆)
汲水桶上的绳索。《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浆。”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之二:“几度美人照影来,素綆银瓶濯纤玉。”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筠篮擷翠爪甲香,素綆分碧银瓶冻。” 元 吴莱 《题汲井图》诗:“ 景阳宫 中 景阳井 ,手出银盘牵素綆。”
《漢語大詞典》:一索
(1).一根绳索。 唐 杜牧 《云梦泽》诗:“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 楚王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张阴捕 听説,一索先把 王溜儿 扣住。”
(2).一次搜索。史记·赵世家:“ 程婴 谓 公孙杵臼 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復索之,柰何?’”
(3).一串。参见“ 一索珠 ”。
(4).原出易·说卦。后以“一索”谓初生男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皇子追封:“是时, 万妃 宠震天下,又得‘一索’之祥,而斤斤守祖宗法。”参见“ 一索得男 ”。
(5).索性,干脆。 清 吴兰徵 《绛蘅秋·省亲》:“御园内都是有事体,到这里倒觉得自在清閒,一索逛完了罢!”
《漢語大詞典》:一索珠
比喻歌声宛转,犹如成串之珠。 唐 白居易 《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诗:“翩翻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声一索珠。”
《國語辭典》:一索得男  拼音:yī suǒ dé nán
第一胎就生下男孩。语本《易经。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也作「一索成男」。
《漢語大詞典》:索绹(索綯)
(1).制绳索。《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郑玄 笺:“夜作绞索,以待时用。”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奉懿旨撰》诗之十二:“索綯民事急,昼夜互相续。”
(2).指绳子。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偷狗赋》:“团饭引来,难掉续貂之尾,索綯牵去,惊回顾兔之头。”
分類:绳索绳子
《國語辭典》:绳桥(繩橋)  拼音:shéng qiáo
以绳索连结搭成的桥。唐。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诗:「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國語辭典》:木索  拼音:mù suǒ
用以拘系犯人手足的刑具。汉。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
《國語辭典》:穿鼻  拼音:chuān bí
1.在牛鼻间穿上绳子。比喻像牛一样受人牵引,不能自主。《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2.地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
《國語辭典》:自缢(自縊)  拼音:zì yì
上吊结束自己的生命。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你为甚么树上拴著这条套绳子,要寻自缢?」《大宋宣和遗事。利集》:「内外有兵守卫,虽衣带皆为取去,盖防其自缢也。」也作「自经」。
《漢語大詞典》:朽贯(朽貫)
(1).朽腐的穿钱绳索。形容钱多而积存过久。后汉书·王符传:“寧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贷人一钱;情知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2).谓穿钱的绳索腐烂。《新唐书·崔植传》:“至 武帝 时,钱朽贯,穀红腐,乃能出师征伐,威动四方。”
《漢語大詞典》:执绥(執綏)
(1).谓持绳索登车。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 孔颖达 疏:“绥者,挽以上车之索也。”
(2).借称陪帝王乘车的侍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輅上御座,惟近侍二人,一从官傍立,谓之‘执绥’,以备顾问。”
《漢語大詞典》:释缚(釋縛)
谓解开捆绑的绳索。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五六回:“﹝ 高澄 ﹞待了半日,方见心上人儿,被军士押至……当即令军士释缚,载以良马,导入都中私第。”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普式庚 《高加索累囚行》﹞中记 俄 之絶望青年,囚于异域,有少女为释缚纵之行,青年之情意復苏,而厥后终于孤去。”
《国语辞典》:缢死(缢死)  拼音:yì sǐ
以绳索绕紧脖子而死。《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幸蜀,六军变乱,贵妃缢死,乃有应验。」
《漢語大詞典》:系缧(係縲)
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拘囚;捆绑。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今歊燠戒时,动植咸茂,而圜墙幽圄犹有繫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 宋 僕同官役诸处冥搜。夜至南山,闻儿啼,踪得之,繫縲而行。”
见“ 係累 ”。
《漢語大詞典》:系累(係纍)
亦作“ 繫累 ”。
1.拘囚;囚禁。管子·国蓄:“列陈繫纍获虏,分赏而功。”续资治通鉴·元成宗贞元二年:“﹝彼强梁之徒﹞朝廷加恩以释之,旦脱繫累,暮即行动,既不感恩,又不畏法。” 梁启超 《现政府与革命党》:“而土地之日蹙百里,与夫同胞父兄子弟之见繫累而为奴虏者,又岁触于耳目也。”
2.束缚。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八:“繫累名利场,駑骏同一輈。” 宋 许月卿 《新安》诗:“高者无繫累,飘然出神仙。”
见“ 係累 ”。
《國語辭典》:系累(係累)  拼音:xì lěi
1.拘缚。《孟子。梁惠王下》:「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也称为「系垒」、「系累」。
2.妻子眷属。《六韬。卷五。豹韬。突战》:「人民系累,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漢語大詞典》:系累(係絫)
见“ 係累 ”。
《漢語大詞典》:衔索(銜索)
口穿绳索。《孔子家语·致思》:“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后以“衔索”为不得孝养父母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泣风雨於《梁山》,惟枯鱼之衔索。”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慟,衔索兴嗟。”梁书·元帝纪:“惵惵黔首,路有衔索之哀;蠢蠢黎民,家有 桓山 之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