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鉴湖
禹穴
富春
江浙
灵岩
六桥
龟山
西台
牛女
若耶
岘山
龙湫
仙都
七闽
金鳌
《國語辭典》:鉴湖(鑑湖)  拼音:jiàn hú
镜湖的别名。参见「镜湖」条。
《國語辭典》:禹穴  拼音:yǔ xuè
地名:(1)在浙江省绍兴县宛委山,相传为禹藏书之所。也称为「禹井」。(2)在陕西省洵阳县东,相传禹决汉水时居此。
《漢語大詞典》:富春
(1).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泛指古 富春 地区。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 富春 。”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树色分 扬子 ,潮声满 富春 。” 元 张宪 《投赠周元帅十韵》:“ 恩波 城外柳,长拂 富春 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年年垂钓鬢如银,爱此江山胜 富春 ;歌舞丛中征战裡,渔翁都是过来人。”参见“ 富春江 ”。
(2).古县名。 秦 置, 汉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阳 。 晋 太元 中避 郑太后 讳,改名 富阳 。 五代 吴越 时复名 富春 , 宋 太平兴国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阳 。 三国 吴 曾为 安东郡 治所。 晋 陆机 《吴趋行》诗:“ 大皇 自 富春 ,矫首顿世罗。”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宵济 渔浦 潭,旦及 富春 郭。” 郁达夫 《西归杂咏》之八:“风月三年别 富春 ,东南车马苦沙尘。”
《漢語大詞典》:富春江
水名。 浙江 在 富阳 、 桐庐 县境内的一段称 富春江 。是著名的风景区。 汉 严光 曾垂钓于此。 毛泽东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莫道 昆明 池水浅,观鱼胜过 富春江 。”
《国语辞典》:江浙  拼音:jiāng zhè
江苏与浙江。
《漢語大詞典》:灵岩(靈巖)
(1).指仙山。 晋 庾阐 《孙登隐居》诗:“灵巖霞蔚,石室鳞构,青松标空,兰泉吐牖。”
(2).山名。指 山西省 大同市 云冈 ,又名 武周山 , 北魏 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木渎镇 西北。一名 砚石山 。 春秋 末 吴王 夫差 建离宫于此,今 灵岩寺 即其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外郡·灵岩山:“ 灵巖山 有 夫差 馆娃宫 、 响屧廊 、 浣花池 、 采香径 等胜,固 吴中 丽瞩也。” 清 张怡 《入山闻莺》诗:“不识 灵巖 路,行行转欲迷。”
(4).山名。在 浙江 乐清 雁荡山 ,为 雁荡 第一峰。 明 张煌言 《吴子佩远游雁荡归备述名胜因为诗记略》:“ 灵巖 割元气,阴洞碍朝曦。巖中何所有,万象迸葳蕤。”
(5).山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峰峦回抱,有 玛瑙涧 ,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
(6).山名。在 山东 长清 东南。四面方正,又名 方山 。
《漢語大詞典》:六桥(六橋)
浙江省 杭州 西湖 外湖 苏堤 上之六桥: 映波 、 锁澜 、 望山 、 压堤 、 东浦 、 跨虹 。 宋 苏轼 所建。亦指 西湖 里湖之六桥: 环璧 、 流金 、 卧龙 、 隐秀 、 景行 、 濬源 。 明 杨孟瑛 所建。参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 宋 苏轼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六桥横絶天汉上, 北山 始与 南屏 通。”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明月娟娟筛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试华灯,约伴六桥行走。” 康有为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诗:“凄凉白马市中簫,梦入 西湖 数六桥。”
《國語辭典》:龟山(龜山)  拼音:guī shān
1.山名:(1)在大陆地区山东省泗水县东。昔时孔子望山而作琴曲龟山操。(2)在大陆地区湖北省汉阳县东北。即大别山,为江汉要塞。(3)在大陆地区福建省将乐县东北。宋朝杨时归休于此,学者称称为「龟山先生」。(4)在大陆地区安徽省盱眙县。有上、下二山,上龟山在县东南,下龟山在县东北。
2.乡镇名。即桃园县龟山乡。
《國語辭典》:西台(西臺)  拼音:xī tái
唐宋时,称御史台为「西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唐人本谓御史台在长安者为西台,言其雄剧,以别分司东都事。……本朝都汴,谓洛阳为西京,亦置御史台,至为散地,以其在西京,亦号西台,名同而实异也。」《刻拍案惊奇》卷九:「奉旨发下西台御史勘问,免不得收下监中。」
《國語辭典》:牛女  拼音:niú nǚ
牵牛与织女二星的合称。晋。潘岳〈西征赋〉:「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九出:「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漢語大詞典》:若耶
亦作“ 若邪 ”。 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南。又溪名。出 若耶山 ,北流入 运河 。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 西施 浣纱于此,故一名 浣纱溪 。史记·东越列传:“ 越侯 为戈船、下瀨将军,出 若邪 、 白沙 。” 唐 李白 《子夜吴歌·夏歌》:“五月 西施 採,人看隘 若耶 。”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道逢 若耶 叟,握手开苍颜。” 清 秋瑾 《剑歌》:“ 若耶 之水赤厪铁,铸出霜锋凛冰雪。”
《漢語大詞典》:岘山(峴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 。东临 汉水 ,为 襄阳 南面要塞。 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 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 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羊叔子 镇 襄阳 ,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 峴山 因是以传。”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 ,后避 唐中宗 ( 李显 )讳,改名 岘山 。 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 吴兴 胜 襄阳 ,万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东阳县 南。原名 三丘山 。 晋 义熙 间 殷仲文 守 东阳 ,常登此山。后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岘山 。
《漢語大詞典》:龙湫(龍湫)
(1).上有悬瀑下有深潭谓之龙湫。隋书·礼仪志一:“鹿角生於杨树,龙湫出於 荆谷 。” 唐 杜荀鹤 《送吴蜕下第入蜀》诗:“鸟径盘春靄,龙湫发夜雷。”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北臺最高,后人名之 叶斗峯 。有龙湫,其东二十里为 华巖岭 。”
(2).瀑布名。在 浙江 雁荡山 。 前蜀 贯休 《无题》诗:“ 雁荡 经行云漠漠, 龙湫 宴坐雨濛濛。”
《漢語大詞典》:仙都
(1).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记·聚窟洲:“ 沧海岛 在北海中……岛中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所治。”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道士何来,輒敢至此仙都境界?”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缙云县 。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 縉云山 。 唐 神龙 初,以此名县。又名 丹峯山 , 天宝 七载改今名。道书以为第二十九洞天。 唐 贾岛 《处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赠》诗:“ 仙都 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六·处州府》
《漢語大詞典》:七闽(七閩)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漢語大詞典》:金鳌(金鰲,金鼇)
亦作“ 金鰲 ”。
(1).神话中海中金色巨龟。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几回山脚弄云涛,彷彿见金鼇。”一说,巨鳖。见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汉 王逸 注。
(2).比喻地位高贵者。 明 方孔炤《苍天》诗:“ 万岁山 折苍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3).比喻临水山丘。 宋 陆游 《平云亭》诗:“满榼芳醪何处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 张可久 《湘妃怨·德清观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来 何水曹 ,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
(4).山名。在 浙江省 临海市 东南一百二十里海中。 宋 建炎 四年 金 兵至, 高宗 泛海泊此。后 文天祥 随少主航海,亦驻泊于此。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粤稽 建炎 ,狩于 金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