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正次
语法术语。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同“ 偏次 ”相对。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实字》:“凡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则正者位后,谓之正次。”如:“君行 周公 之事”(汉书·霍光传)。“事”对“ 周公 ”偏次言,则为正次。
《國語辭典》:邪法  拼音:xié fǎ
妖异不正的法术。如:「乩童常以邪法惑人。」也作「邪术」。
分類:妖术法术
《漢語大詞典》:望路
旧时相船法术语。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铁镜相船法》:“相船之法:头高於身者,谓之望路,如是者凶。”
分類:时相法术
《漢語大詞典》:解破
(1).犹解剖。 宋 苏轼 《上圆丘合祭六议札子》:“仍乞下臣此章,付有司集议,如有异论,即须画一,解破臣所陈六议,使皆屈伏。”
(2).谓用某种法术将另一种法术破除。《水浒传》第九五回:“我这法非同小可,他如何便晓得解破?”
《國語辭典》:枯涩(枯澀)  拼音:kū sè
枯燥生涩。《福惠全书。卷二四。典礼部。宾兴考试》:「勿出枯涩,以阻遏少年文机。」
《國語辭典》:妖术(妖術)  拼音:yāo shù
邪怪的法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如敢故使妖术,须教你一门铲草除根。」《三国演义》第二回:「彼用妖术,我来日可宰猪羊狗血,令军士伏于山头;候贼赶来,彼高坡上泼之,其法可解。」也称为「妖法」。
《漢語大詞典》:小术(小術)
(1).权谋;小谋略。 汉 刘向 《〈战国策〉序》:“﹝ 始皇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诗书,坑杀儒士。”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上:“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
(2).法术、技术之小者。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 汉 丞相 张苍 ,偶得小术,吮妇人乳汁,得一百八十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冷热,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此辈小术无损於事,亦可脩也。”新唐书·李德裕传:“今所得者,皆迂怪之士,使物淖冰,以小术欺聪明。”新五代史·司天考一:“近自司天卜祝小术,不能举其大体,遂为等接之法。”
《漢語大詞典》:斗棋(鬥碁)
亦作“鬪碁”。 见“ 斗棋 ”。
《漢語大詞典》:至法
(1).谓使法制完善。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2).谓至高无上的法律。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洿秽不修,旷职尸官,数逆至法,踰越制度,当伏放流之诛,不足以塞责。”
(3).谓最神妙的佛法或法术。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今曾无暂应,皆咎在无缘,而反诬至法空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有些小福分,该在我至法中进身,却是面有败气未除,也要谨慎。”
《國語辭典》:三停  拼音:sān tíng
1.三部分。(1)术数用语。相术家以人体的头为上停,腰为中停,足为下停;又面部则以天中至印堂为上停,山根至准头为中停,人中至地阁为下停。《金瓶梅》第二九回:「这位娘子,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2)字的结构可分为上中下三段的,称为「三停」。
2.三成。《董西厢》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殢雨。」
《國語辭典》:咒语(咒語)  拼音:zhòu yǔ
宗教上称具有特殊力量的语词或语句。《水浒传》第四回:「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儒林外史》第四回:「念了一遍咒语,烧了一道启请的符,只见那乩渐渐动起来了。」也称为「真言」。
《漢語大詞典》:正术(正術)
(1).正确的道理、法则。 汉元帝 《敕东平王傅相诏》:“自今以来,非‘五经’之正术,敢以游猎非礼道王者,輒以名闻。”《淮南子·修务训》:“私志不得入公道,耆欲不得枉正术。”
(2).正当的法术。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詔:‘民间不得妄立妖祠。自非卜筮正术,其餘杂占,悉从禁絶。’”
《國語辭典》:魔法  拼音:mó fǎ
妖术、邪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偶读徐常侍《稽神录》云:『有善魔法者,名曰明教。』」
《國語辭典》:禁咒  拼音:jìn zhòu
古代方士用符咒禁制邪祟,禳除灾害的方术。《抱朴子。内篇。至理》:「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旧五代史。卷二九。唐书。庄宗本纪三》:「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禁咒兵刃,悉命试之,无验。」
《國語辭典》:摄魂(攝魂)  拼音:shè hún
召收灵魂。多用于形容非常惧怕的经历。如:「坐云霄飞车真是一种摄魂夺魄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