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头箍(頭箍)
一种妇女束发用具。《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这是一包子戴不着的首饰--两副鐲子合两顶珍珠头箍,合这双金排环。”
《漢語大詞典》:缬子髻(纈子髻)
晋 代妇女以花缯束发名缬子髻。太平御览卷三七三引 晋 干宝 搜神记:“ 元康 中,妇人结髮者既成,以繒急束其环,名曰纈子髻。”
分類:妇女束发
《漢語大詞典》:鬃角
束发为髻。云笈七籤卷一○三:“泊舟江滨,忽有鬃角布衣少年衝暴雨而来,衣履不湿。”
分類:束发
《国语辞典》:笄礼(笄礼)  拼音:jī lǐ
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行束发插簪的仪式称为「笄礼」。从此以后视为成年,可以婚嫁。
《国语辞典》:箍儿(箍儿)  拼音:gū ér
妇女戴在头上束发的圈子。《金瓶梅》第一一回:「当下西门庆打了雪娥,走到前边,窝盘住了金莲,袖中取出今日庙上买的四两珠子递与他,穿箍儿戴。」
《漢語大詞典》:笄导(笄導)
即簪导。一种首饰。用以束发。隋书·礼仪志七:“案《礼图》,有结缨而无笄导。”隋书·礼仪志七:“承武弁者,施以笄导,谓之平巾。”北史·艺术传下·何稠:“ 魏 晋 已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 稠 曰:‘此古田猎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 稠 始也。”
分類:首饰束发
《漢語大詞典》:不阑带(不闌帶)
织有花纹的带子。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惯用以束发。 宋 朱辅 《蛮溪丛笑》:“蛮女以织带束髮,状如经带。不阑者,斑也,盖反切语,俗谓团为突鸞,孔为窟笼,即此意名不阑带。”
《漢語大詞典》:东髽(東髽)
谓奔丧在东厢房以麻束发。礼记·奔丧:“妇人奔丧,升自东阶,殯东西面坐,哭尽哀,东髽即位。” 郑玄 注:“东髽,髽於东序。”
《漢語大詞典》:樵头(樵頭)
指樵夫用以束发的头巾。也泛指粗布头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 、 范蠡 趋入石室, 越王 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养马》:“脱轩冕而着樵头,去冠裳而服犊鼻。”
《漢語大詞典》:设纚(設纚)
用帛为行冠礼的人束发。仪礼·士冠礼:“赞者坐櫛设纚。” 郑玄 注:“设,施也。”隋书·礼仪志四:“赞冠者又坐櫛,设纚。”
《漢語大詞典》:设笄(設笄)
谓用簪子束发。古代成年之礼。仪礼·士冠礼:“宾揖之,即筵坐櫛,设笄,宾盥正,纚如初。” 贾公彦 疏:“凡诸设笄有二种,一是紒内安髮之笄;一是皮弁爵弁及六冕固冠之笄。”
《漢語大詞典》:束紒
束发为髻。泛指青少年时候。 清 恽敬 《孙九成墓志铭》:“ 子才 久寓 白门 ,君生长其地,垂髫束紒即以诗名,不能不为 子才 所鉴识。”
《漢語大詞典》:鬈笄
女子的鬓髻和束发用的簪子。泛指女子容仪。
《漢語大詞典》:鬈心
谓束发成顶心髻。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玉枕兰亭:“按 文待詔 谓 贾氏 刻有二石,字画大小皆同。其一有‘秋壑珍玩’印章, 右军 作立象而鬈心;其一坐而执卷,左有 贾似道 小印,即今 福州 本也。”
分類:束发
《漢語大詞典》:幓头(幓頭)
束发巾。仪礼·丧礼“布总箭笄髽,衰三年” 汉 郑玄 注:“髽,露紒也,犹男子之括髮。斩衰括髮以麻,则髽亦用麻。以麻者自项而前交於额,上却绕紒如著幓头焉。”东观汉记·周党传:“ 建武 中徵, 党 著短布单衣穀皮幓头待见。”
分類: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