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制名(製名)
制品的名目。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墨工制名多蹈袭:“墨工製名多相蹈袭,其偶然耶?亦好事者冀其精艺,追配前人,故以重名之也。”
《漢語大詞典》:试墨(試墨)
(1).犹试笔。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因君试墨偶有激,勇辞壮笔挥长刀。” 元 张可久 《湘妃怨·乐闲》曲:“吹簫按舞月当轩,载酒寻花雪满船,题诗试墨云生砚。”参见“ 试笔 ”。
(2).检验墨的质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墨谱:“《谱》中载 汪仲淹 《墨书》述 于鲁 之言曰:‘试墨如试金,当略其色泽,求其神气。其法用紫石研,注水涓滴同磨,多少同。磨之一缕如綫,而鑑其光:紫为上,黑光次之,青又次之,白为下,黯沕无光,或有云霞气,又下之下也。’此数语可为相墨金针。”
(3). 宋 代以来,参加科举考试中者的文章的汇编,称之为试墨。参见“ 试墨帖 ”。
(4). 明 清 科举试卷名目之一。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的试卷。亦借指八股文。 明 汤显祖 《张元长〈嘘云轩文字〉序》:“今之为士者,习为试墨之文,久之,无往而非墨也。”参见“ 墨卷 ”。
《漢語大詞典》:试笔(試筆)
(1).谓练习书法。 宋 欧阳修 《试笔》诗:“试笔消长日,躭书遣百忧。”
(2).指练习写文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十五六岁免不得教他试笔做文。”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我觉得反正大家都在试笔,我为什么不把我的试作,拿出去发表呢?”
(3).动笔;开始动笔。 唐 陆龟蒙 《村夜》诗:“开瓶浮螘緑,试笔秋毫劲。” 清 顾汧 《泥金手书五大部佛经跋》之二:“右金书《华严经》全部八十一卷,试笔於壬午闰六月三日,告成於癸未腊月二十四日,距一年半有奇。”
《漢語大詞典》:试墨帖(試墨帖)
汇集科举考试中式者文章的帖子。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中:“ 建中靖国 初,起知 兖州 ,復职,知 潁昌 ,除龙图待制,知 成德军 ,卒 信州 ,有试墨帖,必其时也。”
《國語辭典》:墨卷  拼音:mò juàn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的试卷。《明史。卷七○。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用朱,谓之朱卷。」《儒林外史》第二○回:「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一家里有个帐,共是九十五本。」
《漢語大詞典》:库子(庫子)
(1).掌管官库者。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把官库视同己物,更狠如 盗跖 之徒。官攒、库子均摊着要,弓手、门军那一箇无。”《水浒传》第二七回:“把贜物并行凶刀杖封了,发与库子,收领上库。”
(2). 明 代官府科派的经常性差役(常役)名目之一。属均徭类。亦指服此役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趁办官钱:“ 浙省 广济库,岁差 杭 城諲实户若干名,充役库子。”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赋役》:“吾 松 之重役有五:一曰库子……库子有各库不同,而惟县堂为最。盖一县杂费,与迎送上官,种种不经,俱责成於库子。”参阅 周伯棣 《中国财政史》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
(3).僧职名。又称库司行者。寺院中司会计之事的行者。《百丈清规·东序知事》:“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
《国语辞典》:分相  拼音:fēn xiàng
一种掷骰子的名目。以六颗骰子掷出点色高下分输赢。在六骰之中,三三相同,称为「分相」。《九命奇冤》第二○回:「那骰子落碗,见了三个二,两个六,还有一个在那里转呢,眼见得转个六出来,便是分相,要赢了。」
《漢語大詞典》:九种(九種)
春秋《乐》论语孝经及小学(其名目说法不一,此据汉书·艺文志)等九种儒家经典。汉书·艺文志:“序六艺为九种。” 宋 欧阳修 《唐书艺文志序》:“自 汉 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
《國語辭典》:食谱(食譜)  拼音:shí pǔ
1.记载食品的材料、用量与做法的文件或书籍。
2.为达饮食均衡而订定的膳食计画或菜单。如:「减肥食谱」。
《漢語大詞典》:五谏(五諫)
(1).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讽諫。”(2)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諫。谓讽諫、顺諫、窥諫、指諫、陷諫。”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諫,讽为上。” 李贤 注:“讽諫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諫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闚諫者,视君颜色而諫也。指諫者,质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諫不从” 汉 何休 注:“諫有五,一曰讽諫, 孔子 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 季氏 自堕之’是也;二曰顺諫, 曹羈 是也;三曰直諫, 子家驹 是也;四曰争諫, 子反 请归是也;五曰赣諫,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4)《孔子家语·辨证》:“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2).五位谏臣。 明 林兰友 与 何楷 及 黄道周 、 刘同升 、 赵士春 称“ 长安 五谏”。见明史·林兰友传
《漢語大詞典》:春茧(春繭)
亦作“ 春蠒 ”。
(1).春季的蚕茧。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 宋 陆游 《宿武连县驿》诗:“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於春茧丝。”
(2).用春蚕丝织成的锦袍。 唐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之一:“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
(3).食品名。犹今之春卷。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载有“子母春蠒”、“活糖沙馅诸色春蠒”、“莱萃皮春蠒”等名目。参阅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市食
《國語辭典》:七魄  拼音:qī pò
道教谓人身有三魂七魄。参见「三魂七魄」条。《金瓶梅》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乡台上。」《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看见了这个绝色模样,惊得三魂飘荡,七魄飞扬。」
《漢語大詞典》:寄资(寄資)
宋 代近臣预友俸禄的一种名目。 宋 司马光 《王中正第一札子》:“近岁以来,左右之臣既恋权势,又贪禄位,遂求闇理资序,豫支俸给,名曰寄资,以欺誑外人,此岂祖宗之意邪?”
《漢語大詞典》:宏辞(宏辭)
亦作“ 宏词 ”。 制科名目之一,始于 唐 , 宋 、 金 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 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 景德 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詔、誥、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諭、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 钦叔 苦学博览,无不通,尤长於四六。南渡,擢南省魁,復中宏词。”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卷二。
《國語辭典》:秘辛(祕辛)  拼音:mì xīn
隐密不为人知的内情。如:「那位成功的企业家有一段艰苦奋斗的秘辛。」
《國語辭典》:借题(借題)  拼音:jiè tí
假借某事作为理由。如:「借题发挥」。
《國語辭典》:借题发挥(借題發揮)  拼音:jiè tí fā huī
假借某事为题,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或想作的事。《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借题发挥》引《玉搔头剧》:「正好借题发挥,出我们的私气。」《七侠五义》第四八回:「忽见那边忠烈祠旗杆上黄旗被风刮的啒喇喇乱响,又见两旁的飘带有一根却裹住滑车。圣上却借题发挥道:『卢方,你为何叫做盘桅鼠?』」
《漢語大詞典》:梁头(梁頭)
清 代对运输船征税的名目。清史稿·郑成功传:“ 省英 为宣慰使,督各郡钱粮,令人月输银五分,曰‘毛丁’;船计丈尺输税,曰‘樑头’。”
(1).桥头。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僧羣 ﹞菴舍去石盂隔一小涧,日夕往还,以木为梁,由之以汲水。年至一百三十,忽见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就唼, 羣 永不得过……遂絶水,经数日死。”
(2).屋梁上。 唐 冯著 《燕衔泥》诗:“尔莫厌老翁茅屋低,梁头作窠梁下栖。”
《漢語大詞典》:雄望
(1). 唐 代州县等级名称雄和望的并称。 唐 代州县等级有六雄、十望、十紧及赤、畿、望、紧等名目。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书》:“而今刺史、县令,除京辅近处雄望之州刺史犹择其人,县令或备员而已。”参阅通典·职官十五新唐书·地理志一
(2).极大的名望、声誉。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明公雄望,诚可建白,但虑不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