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卷 → 捲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缥缃(縹緗)  拼音:piǎo xiāng
青白色及浅黄色的绢帛,古用以盛书或书衣。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后比喻为珍贵的书籍。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
《漢語大詞典》:鱼蠹(魚蠹)
亦作“鱼蠧”。
(1).见“ 鱼蠹 ”。 宋 陆游 《题〈明皇幸蜀图〉》诗:“老臣 九龄 不可作,鱼蠹蛛丝《金鉴篇》。”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芸叶分香走鱼蠹,芙蓉藏粉养龙宾。”
(2).即蠹鱼。 宋 陆游 《题〈明皇幸蜀图〉》诗:“老臣 九龄 不可作,鱼蠹蛛丝《金鉴篇》。”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芸叶分香走鱼蠹,芙蓉藏粉养龙宾。”
(3).借指书卷。 明 彭宗孟 《江上杂疏·江上》:“欲将鱼蠧掷,长此付渔磯。”
分類:蠹鱼书卷
《漢語大詞典》:简帙(簡帙)
(1).指书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製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庶千载简帙之废兴,百氏编摩之得失,一日可以尽其大都。” 明 何景明 《嗤盗文》:“箱委简帙,狼籍江隅。持我衣服,犹存其书。”
(2).书卷;书页。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谨献杂文、时务策两编,其传缮不谨,其简帙大小不均齐, 巩 贫故也。”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年来有书三种,惟此一种繫千百年是非,人更八百,简帙亦繁,计不止二千叶矣。”
《漢語大詞典》:黄妳
亦作“黄奶”。亦作“黄嬭”。 书卷的别称。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有人读书握卷而輒睡者, 梁 朝有名士呼书卷为黄妳,此盖见其美神养性如妳媪也。” 宋 林景熙 《次翁秀峰》诗:“黄嬭秋灯餘旧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吾乡诗有 浙 派,好用替代字……其他‘青奴’、‘黄奶’、‘红友’,‘緑卿’、‘善哉’、‘吉了’、‘白甲’、‘红丁’之类,数之可尽,味同嚼蜡。” 清 黄遵宪 《海行杂感》诗之十一:“ 黄公 却要携黄嬭,遮眼文书一卷诗。”
分類:书卷
《漢語大詞典》:素卷
书卷;书籍。 晋 刘琨 《答卢谌》诗:“素卷莫启,幄无谈宾。” 唐 杨巨源 《题表丈三大夫书斋》诗:“素卷堆瑶席,朱弦映絳纱。” 宋 张先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素卷书名, 赤松 游道,飊驭云軿仙可期。”
分類:书卷书籍
《漢語大詞典》:缃帖(緗帖)
书卷;书籍。 明 张居正 《文华殿进讲大宝箴应制》诗之一:“图陈 虎观 开緗帖,喜动龙颜促讲筵。”
分類:书卷书籍
《國語辭典》:牙签(牙籤)  拼音:yá qiān
1.藏书者于书函上所缀的牙制签牌。上标书名,以备检取。如古人有用红牙签、绿牙签、碧牙签、白牙签来分别经、史、子、集四库书。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出:「堂名二酉,万卷牙签求售。」
2.一种剔牙的用具。两端尖锐,大多以竹、木制成,亦有用塑胶制成的。
《國語辭典》:展卷  拼音:zhǎn juàn
开卷。宋。陆游 初寒在告有感诗:「数棂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经展卷看。」
《國語辭典》:书帙(書帙)  拼音:shū zhì
1.套在书籍外面的套子。有保护作用,多用硬纸或塑胶等制成。也称为「书套」、「书衣」。
2.书籍。唐。张谓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诗:「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漢語大詞典》:巾箱
(1).古时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后亦用以存放书卷、文件等物品。太平御览卷七一一引《汉武内传》:“ 武帝 见 西王母 巾箱中有一卷书。”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序》:“后 洪 家遭火,书籍都尽,此两卷在 洪 巾箱中,常以自随,故得犹在。”南史·范云传:“﹝ 江祏 ﹞求 云 女婚姻,酒酣,巾箱中取剪刀与 云 曰:‘且以为娉。’”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厅之陈设颇极精异,巾箱、妆奩、冠盖、首饰之盛,非人间之物。” 清 赵翼 《李郎曲》:“捆载巾箱过岭来,昔是玉人今玉客。”自注:“时贩玉玩至 粤 。”
(2).见“ 巾箱本 ”。
(3).指学问著述。 宋 陆游 《冬夜读书》诗:“小儿可付巾箱业,未用逢人嘆不遇。” 清 赵翼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为其曾孙少林赋》诗:“君家故事吾能説,文采风流自古昔。巾箱家学七叶中,人人有集光史册。”
《國語辭典》:巾箱本  拼音:jīn xiāng běn
小版本的古书。因南齐衡阳王萧钧手写五经,其外形体积不大,可放置巾箱中,便于携带,故称为「巾箱本」。见《南史。卷四一。齐宗室传。衡阳元王道度传》。
《國語辭典》:矛盾  拼音:máo dùn
1.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誇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2.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漢語大詞典》:矛楯
亦作“ 矛盾 ”。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魏书·李业兴传:“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
《國語辭典》:缃帙(緗帙)  拼音:xiāng zhì
浅黄色的书套,代指书卷。南朝梁。萧统〈文选序〉:「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宋。刘辰翁 永遇乐。璧月初晴词:「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漢語大詞典》:卷末
书卷的末尾。 唐 白居易 有《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 叶德辉 《书林清话·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一》:“ 姚覲元 刻 宋 岳珂 《棠湖诗稿》附 钱仪吉 跋云:‘卷末称 临安府 棚北大街 陈氏 印行者,即书坊 陈起 解元也。’”
《漢語大詞典》:前题(前題)
(1).以前已读的书卷。 唐 李商隐 《水斋》诗:“更閲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2).谓诗题同前一首。如 清 蒋景祁 瑶华集载有 顾有年 的《前题》诗,意即诗题与前首 周积贤 的《春闺》相同。
《國語辭典》:释文(釋文)  拼音:shì wén
注释文字音义。如:「经典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