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0,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文移
看得
文翰
下行
取会
书可
书案
俯鉴
行移
画稿
公移
应书
冲替
事由
文案
《國語辭典》:文移  拼音:wén yí
公文。《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二折:「我急忙忙取得文移,趱程途不敢耽迟。」
《漢語大詞典》:看得
旧时审判案件公文的开头用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释看语》:“看得 王可习 父子亘古奇兇也。”
《國語辭典》:文翰  拼音:wén hàn
文章笔墨之事。《晋书。卷六七。温峤传》:「拜侍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诏命文翰亦悉豫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三代政暇,文翰颇疏。」
《國語辭典》:下行  拼音:xià xíng
1.文字的书写及排列方式由上往下称为「下行」。
2.公文书自上级机关传送至下级机关。
3.船由上游行驶至下游。如:「乘坐豪华客轮沿著长江一路下行,两岸景色十分迷人。」
4.车辆由北向南行驶。如:「帮我看看下行列车的时刻。」
《漢語大詞典》:取会(取會)
(1).迎合。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潘 陆 诸子《离合诗》《赋》……皆取会流俗,不足以形声论之也。” 王利器 集解:“取会,犹言迎合也。”
(2).古代公文用语。犹核实,勘对。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 徽宗 ﹞亲笔为詔,谓:取会到本库,称自 建隆 以来,不曾有支遣。”《元典章·户部九·立司》:“如官员到部求仕,仰合干部分照勘解由完备,呈省下大司农司,取会相同,然后拟注。”
《漢語大詞典》:书可(書可)
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三国志·吴志·孙亮传“ 太平 元年春二月朔” 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 《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问左右侍臣:‘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 孙琳 )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书可,画可也。”
《國語辭典》:书案(書案)  拼音:shū àn
1.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张千做么喝科云)在衙人马平安,抬书案!」也称为「公案」。
2.泛指长形书桌。唐。白居易 偶眠诗:「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中间挂著一轴倪云林的画,书案上摆著一大块不曾琢过的璞。」
3.公文案卷。《后汉书。卷一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刘玄》:「韩夫人尤嗜酒,每侍饮,见常侍奏事,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起,扺破书案。」唐。刘禹锡〈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十四韵兼命同作〉诗:「酒瓶常不罄,书案任成堆。」
4.文书的草案。
《漢語大詞典》:俯鉴(俯鑒)
(1).低头照视。 宋 苏轼 《归来引送王子立归筠州》:“乱清 淮 而俯鉴兮,惊昔容之是非。”
(2).下察。书信或公文中敬词。 唐 杜牧 《上盐铁裴侍郎书》:“伏惟俯鉴微衷,不赐罪责。”
《漢語大詞典》:行移
(1).旧时官署签发的通知事项的文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制度:“武人多不知书,案牘、法令、书判、行移悉仰胥吏。” 明 邵璨 《香囊记·治吏》:“背律令如背《蒙求》,作行移似作对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行移之体式茫然,字习生疎。”
(2).签发公文。《元典章·台纲一·设立宪台各例》:“如实有寃枉,即开坐事因,行移原问官司,即早归结改正。”《水浒传》第二二回:“知县本不肯行移,只要朦朧做在 唐牛儿 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
《國語辭典》:画稿(畫稿)  拼音:huà gǎo
1.图画的底稿或稿本。如:「他定期把画稿送往杂志社印刷发表。」
2.旧时官员在公文稿上签字表示认可。清。龚自珍〈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又颁堂谕一通,不在内廷行走之尚书侍郎,日日入署,无须在宫门画稿,如此则堂事肃矣。」
《漢語大詞典》:公移
旧时行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拓跋德明 承 继迁 土宇,志在自守,然其下部族亦时寇抄边境,及公移究詰,则阳言不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急急如律令, 汉 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 张天师 , 汉 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公移》:“按:公移者,诸司相移之词也。其名不一,故以公移括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準字讳两见:“ 宋 寇莱公 準 作相,诸司公移,讳其名,改为‘准’,至今相沿不易。”
《漢語大詞典》:应书(應書)
古时下级官府回复上级的公文。汉书·沟洫志:“下丞相 孔光 、大司空 何武 奏请部刺史、 三辅 、 三河 、 弘农 太守举吏民能者,莫有应书。”
《漢語大詞典》:冲替(衝替)
宋 代公文习用语。谓贬降官职。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狱成,以赎论,仍衝替。”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下:“官人山林中有寃气,所以平生坎坷,守官多事,不衝替即差替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发运、转运、提举铸钱、盐事等司及州、县,于三司所统者,违慢不职,许行勘刻;事理重者,奏乞先行衝替。”
《國語辭典》:事由  拼音:shì yóu
事情原委、来由。唐。方干 感时诗三首之一:「破除生死须齐物,谁向穹苍问事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实不知是我家老儿,只认是贼,为此不问事由,杀了。」
《國語辭典》:文案  拼音:wén àn
1.公文、案件。《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武帝诸子传》:「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唐。戴叔伦 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2.旧时官署草拟文书或管理档案的僚属。《老残游记》第三回:「原来这人系江苏人,号绍殷,充当抚院内文案差使。」《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这胡中立乃是江西人氏,近年在上海制造局充当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