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4,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逆子
丁子
阿子
嗣息
倪子
保保
阿囝
崽子
仁子
子孙
父子
弟子
太子
小儿
孝子
《國語辭典》:逆子  拼音:nì zǐ
不孝子。《三国志。卷二五。魏志。杨阜传》:「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我做了一世人家,生这样逆子,荡了家私。」
《漢語大詞典》:丁子
(1).古 楚 地称虾蟆为丁子。庄子·天下:“ 郢 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 成玄英 疏:“ 楚 人呼虾蟆为丁子。”
(2).指儿子。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忽吟春草思 惠连 ,因之亦梦添丁子。”
(3).钉子。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浮沤丁子珠联联,灰煮蜡楷光灿然。” 沙汀 《磁力》:“青年人都这样,多碰两回丁子就懂事了。”
《漢語大詞典》:阿子
儿子。晋书·五行志中:“ 穆帝 升平 中,童儿辈忽歌於道曰《阿子闻》,曲终輒云‘阿子汝闻不’?无几而帝崩,太后哭之曰:‘阿子汝闻不?’”
分類:儿子
《國語辭典》:嗣息  拼音:sì xí
子孙。《金瓶梅》第二一回:「不拘妾等六人之中,早见嗣息,以为终身之计,乃妾之素愿也!」
分類:儿子
《漢語大詞典》:倪子
方言。儿子。《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倒要想养倪子哉!”
分類:方言儿子
《國語辭典》:保保  拼音:bǎo bao
父母对小孩亲昵的称呼。有保护爱惜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阿囝
方言。儿子。 宋 陆游 《戏遣老怀》诗之一:“阿囝略如郎罢老,稚孙能伴太翁嬉。” 清 唐孙华 《贺同官黄擎庵纳姬》诗:“生来阿囝夸头玉,绣葆携将郎罢看。”原注:“ 闽 人呼子为囝,父为郎罢。”
分類:方言儿子
《國語辭典》:崽子  拼音:zǎi zǐ
1.年幼的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注》:「菱藕至若娈婉丱童及弱年崽子。」
2.幼小的动物。《红楼梦》第四三回:「方才你送来的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
3.骂人的话。指小畜生。如:「兔崽子」、「猴崽子」。《红楼梦。第五八回〉:「这一点猴崽子,挑么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也称为「毛崽子」。
《漢語大詞典》:仁子
对儿子的爱称。 北魏 无名氏 《元恩墓志》:“亲戚惜硕德之云亡,父母恋仁子之永穸。”
《國語辭典》:子孙(子孫)  拼音:zǐ sūn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裔。《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红楼梦》第五回:「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
《國語辭典》:父子  拼音:fù zǐ
1.父亲与儿子。《易经。序卦》:「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见其父子情切。」
2.古时称叔与侄为「父子」。《汉书。卷七一。隽疏于薛平彭传。疏广》:「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
《國語辭典》:弟子  拼音:dì zǐ
1.学生、门徒。也用为学生、门徒的自称。如:「弟子不敏,愿奉师训。」《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2.为人弟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3.称佛教、道教的徒众。亦作为徒众、信徒的自称。《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4.弟弟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5.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宋、元时用以称妓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國語辭典》:太子  拼音:tài zǐ
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周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也称为「世子」。秦朝因之。汉时则改称皇太子。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有称太子的。明以后,皇帝之嫡子称为「皇太子」,而亲王之嫡子则统称为「世子」。《西游记》第三七回:「我本宫有个太子,是我亲生的储君。」也作「大子」。
《國語辭典》:小儿(小兒)  拼音:xiǎo ér
1.幼童。《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2.称谓。对人自称自己的儿子或子侄辈。《北史。卷五五。元文遥传》:「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操曰:『此汝侄审荣所献也。』配怒曰:『小儿不行,乃至于此。』」
《國語辭典》:小儿(小兒)  拼音:xiǎo ér
1.幼年时代。如:「这孩子打从小儿起就很听话。」
2.对仆役的称呼。唐。陈鸿《东城老父传》:「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
3.男婴。如:「胖小儿」。
《國語辭典》:小人  拼音:xiǎo rén
1.形体较小的人。相对于巨人而言。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
《國語辭典》:孝子  拼音:xiào zǐ
1.事亲至孝的人。如:「孝子慈孙」、「忠臣孝子」。《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2.居亲丧的人。《仪礼。丧服礼》:「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故孝子不敢殊也。」《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辉道:『灵柩还在家哩?』那孝子道:『还在家里。』」
3.临祭时对父母的自称。《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流行语。孝顺孩子,戏称对孩子非常疼爱。如:「他是个标准的孝子,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冲回家抱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