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守素
守真
轻度
玉折
久持
执守
抱素
奉持
天耳
平衡
被池
静缘
严守
分子
全义
《漢語大詞典》:守素
保持素志。 唐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诗:“百年甘守素,一顾乃拾青。”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
分類:保持素志
《漢語大詞典》:守真
保持真元;保持本性。语出庄子·渔父:“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后汉书·申屠蟠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患乎凡夫,不能守真。” 唐 钱起 《过曹钧隐居》诗:“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 宋 阮阅 《增修诗话总龟》卷四五:“ 元真子 张志和 , 会稽 人,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
《國語辭典》:轻度(輕度)  拼音:qīng dù
较轻微的状况。如:「轻度台风」。
《漢語大詞典》:玉折
喻贤者夭折,或为保持节操而捐躯。 晋 傅玄 《笔赋》:“柔不丝屈,刚不玉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毛伯成 既负才气,常称寧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南朝 梁简文帝 《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玉折何追,星頽靡续。”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才难》:“ 嵇生 玉折, 颜子 兰摧。”
《漢語大詞典》:久持
长久保持;长期维持。 晋 陆机 《豪士赋》:“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玄德 曰:‘但恐城中无粮,难以久持。’”
《國語辭典》:执守(執守)  拼音:zhí shǒu
坚守、固守。宋。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于学非而博者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家兴哥一去十五年,不通音信,今兴娘年已长成,岂可执守前说,错过他青春。」
《漢語大詞典》:抱素
保持淳朴的本质。《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九:“ 唐 李嗣真 论 右军 书……《逍遥篇》《孤鴈赋》,跡远趣高,有拔俗抱素之像。”
《國語辭典》:奉持  拼音:fèng chí
奉行持守。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尽有奉持不谨,反取其祸的。」
《漢語大詞典》:天耳
(1).佛教谓色界诸天人之耳,能闻六道众生之言语及一切声响。俱舍论记第二七:“天眼、天耳,是所依根。”
(2).谓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明 李贽 《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惜哉犹有酸气,则以一种道学之习渐塞其天耳,然时时露出本色,则以其天者全也。”
《國語辭典》:平衡  拼音:píng héng
1.一种仪礼。将上身与腰折成直角,使头与腰齐平。《荀子。大略》:「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
2.各方面的数量或质量相互抵消,成为一种静止状态。
3.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权与物均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钩权矣。」
《漢語大詞典》:被池
为保持被子盖在上身的一头不沾汗垢而缝上的布帛。池,边饰。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池毡:“今人被头别施帛为缘者,犹谓之被池。” 沈砺 《无题》诗:“最怯春寒透被池,残灯无力軃娇肢。”
《漢語大詞典》:静缘(静緣)
静因之道。意谓心要保持虚静,并能顺应事物之理。 唐 张说 《虚室赋》:“理涉虚趣,心阶静缘。室惟生白,人则思玄。”
《國語辭典》:严守(嚴守)  拼音:yán shǒu
严密的防守。如:「严守秘密」、「严守纪律」。
《國語辭典》:分子  拼音:fēn zǐ
1.数学上指分数中在上面的实数,如1/3中的1。
2.物质中保持原物质的一切化学性质,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所组成。
《漢語大詞典》:全义(全義)
(1).谓保持节操。 唐 韦应物 《睢阳感怀》诗:“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
(2). 唐宪宗 时 南诏 靖王 ( 劝利晟 )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