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梨却龙庭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列传下〉~382~
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往时尝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彻席卷,后无馀菑。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三垂比之悬矣,前世重之兹甚,未易可轻也。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箴铭诔上·铭·封燕然山铭〉~2408~
于是域灭区殚,反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踰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典故
李汉看乘龙

相关人物
李汉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一〈李汉列传〉~4453~
李汉字南纪,宗室淮阳王道明之后。道明生景融,景融生务该,务该生思,思生岌。岌已上无名位,至岌为蜀州晋原尉。岌生荆,荆为陕州司马。荆生汉。文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史馆修撰。汉,韩愈子婿,少师愈为文,长于古学,刚讦亦类愈。预修宪宗实录,尤为李德裕所憎。大和四年,转兵部员外郎。李宗闵作相,用为知制诰,寻迁驾部郎中。
典故
吾家笑疾
 
士龙笑
 
士龙笑疾
 
士龙能笑
 
笑须帛
 
临水笑

相关人物
张华
 
陆机
 
陆云


《晋书》卷五十四〈陆云列传〉~48~
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先是,尝著缞绖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例句

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 李商隐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典故
凌波梦
 

《杨太真外传》卷上
玄宗在东都,昼梦一女,容貌艳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拜于?前。上问:「汝何人?」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于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曲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会禁乐,自御琵琶,习而翻之。与文武臣僚,于凌波宫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复有神女出池心,乃所梦之女也。上大悦,语于宰相,因于池上置庙,每岁命祀之
《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龙三·凌波女〉~342~
玄宗在东都,昼寝于殿,梦一女子容色浓艳,梳交心髻,大帔广裳,拜于床下。上曰:「汝是何人?」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于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因命禁乐。自(「自」字原阙,据明抄本补)与琵琶,习而翻之。遂宴从官于凌波宫,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复定,有神女出于波心,乃昨夜之女子也。良久方没。因遣置庙于池上,每岁祀之。
典故
参考典故
六飞


《尚书》卷七〈夏书·五子之歌〉~00~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檩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例句

陵园春雨暗,不见六龙归。 崔道融 铜雀妓二首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温庭筠 马嵬驿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 王建 华清宫感旧

九门回望尘坌多,六龙夜驭兵卫疲。 郑嵎 津阳门诗

五凤灰残金翠灭,六龙游去市朝空。 韦庄 北原閒眺

云雨由来随六龙,玉泥瑶检不乾封。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

典故 
六螭
 
六龙回日
 
六龙辔
 
六龙驾日


《太平御览》卷三〈天部三·日上〉~45~
《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淮南子·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09~
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 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例句

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着鞭。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六龙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颜忽落地。 杜甫 晚晴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皎然 效古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胡曾 夷门

六龙日驭天行健,神母呈图地道光。 鲍溶 忆郊天

典故 
龙豹韬略


《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82~
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
《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82~
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韬。唐·成玄英疏:「诗书礼乐,六经。金版、六韬,周书篇名也,或言秘谶也。本有作韬字者,随字读之,云是太公兵法,谓文武虎豹龙犬六韬也。横,远也;从,近也。武侯好武而恶文,故以兵法为从,六经为横也。」
典故
龙衮


《礼记·礼器》
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诸侯黼,大夫黻。

例句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典故
相关人物
韩说


《晋书》卷五十五《卫青传》
「都尉韩说从大将军出窳浑,至匈奴右贤王庭,为麾下搏战获王,以千三百户封说为龙?侯。」唐·颜师古注:「?字或作额。」

例句

皇华今绝少,龙(额)也相迎。 李嘉祐 送从侄端之东都

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李颀 别梁锽

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一作行军军中行路难。一作军中行路难)

典故

《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
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褚先生曰:丈夫龙变。传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唐·李善注引《史记》:「赵高曰:『圣人龙变从之。』」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晋·夏侯孝若(湛)《东方朔画赞》
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俗登仙。

例句

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 韦庄 放榜日作

典故
一钓十五鳌
 
三岛钓鳌
  
巨鳌
 
巨鳌连钓
 
巨鳌钓
   
钓连鳌
  
长竿钓巨鳌
   
鳌岭
   
鳌驾蓬莱
 
龙伯啖
 
龙伯国人
 
龙伯戏
 
龙伯翁
 
龙伯钓
 
龙伯钓鳌


《列子·汤问》
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
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引《河图玉版》
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而死。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简释

钓鳌:咏仙,或喻事业非凡。唐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龙伯国人:指仙人。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尤伯国人罢钓鳌。”


例句

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 司空图 淮西

此中即是神仙地,引手何妨一钓鳌。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李商隐 异俗二首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李德裕 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李白 赠薛校书

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温庭筠 拂舞词(一作公无渡河)

太公取璜我不取,龙伯钓鳌我不钓。 皎然 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 翁洮 赠方干先生

河清海晏少波涛,几载垂钩不得鳌。 翁洮 赠进士王雄

典故
龙沉景阳井

相关人物
陈叔宝(陈后主)


《陈书》卷六《后主本纪》
是时韩擒虎率,自新林至于石子冈,任忠出降于擒虎,仍引擒虎经朱雀航趣宫城,自南掖门而入。于是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书仆射袁宪在殿内。尚书令江总、吏部尚书姚察、度支尚书袁权、前度支尚书王瑗、侍中王宽居省中。后主闻兵至,从宫人十馀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袁宪侍侧,苦谏不从,后閤舍人夏侯公韵又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焉。及夜,为隋军所执。

例句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典故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
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新校本汉书》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楚汉之际,豪桀相王,唯魏豹、韩信、田儋兄弟为旧国之后,然皆及身而绝。横之志节,宾客慕义,犹不能自立,岂非天虖!韩氏自弓高后贵显,盖周烈近与!

例句

霜结龙城吹,水照龟林月。 李义府 和边城秋气早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虞世南 从军行二首

典故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一〈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典故

《周易》卷一《乾卦》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唐·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

例句

先皇诏下徵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 李益 赠宣大师

豹变资陈武,龙飞拥晋元。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

《國語辭典》:龙女(龍女)  拼音:lóng nǚ
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女儿。
《國語辭典》:六龙(六龍)  拼音:liù lóng
1.马八尺称为「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匹马,故天子的车驾称为「六龙」。《文选。曹植。洛神赋》:「六龙俨其齐者,载云车之容裔。」
2.六兄弟的美称:(1)晋朝温恭兄弟。《晋书。卷四四。温羡传》:「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曰『六龙』。」(2)晋朝卞粹兄弟。《晋书。卷七○。卞壸传》:「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
3.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楚辞。刘向。九叹。远游》:「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唐。李白〈短歌行〉:「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國語辭典》:六韬(六韜)  拼音:liù tāo
书名。指文、武、龙、虎、豹、犬韬。相传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号为「武学七书」之一,为谈兵者所称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闻异说,可供神话研究参考。
《漢語大詞典》:龙额侯(龍頟侯)
亦作“ 龙额侯 ”。亦作“ 龙雒侯 ”。
1.侯名。 汉 韩说 、 韩增 曾封此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都尉 韩説 从大将军出 窳浑 ,至 匈奴 右贤王庭,为麾下搏战获王,以千三百户封 説 为龙頟侯。”汉书·佞幸传·韩嫣:“﹝ 韩嫣 ﹞子 增 封 龙頟侯 ,大司马车骑将军。” 颜师古 注:“雒字或作頟。”
2.泛指宠幸之臣。 唐 李颀 《别梁鍠》诗:“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分類:宠幸
《漢語大詞典》:龙雒侯(龍雒侯)
见“ 龙頟侯 ”。
《漢語大詞典》:龙变(龍變)
(1).谓神奇变化。史记·封禅书:“今鼎至 甘泉 ,光润龙变,承休无疆。”
(2).喻乘时兴起。《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论:“丈夫龙变。《传》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3).指羽化飞升。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俗登仙。” 宋 陈师道 《送姚先生归宜山》诗之一:“ 郑公 龙变不容亲,犹有先生不絶尘。”
(4).机变,权变。《淮南子·人间训》:“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 晋 傅玄 《古今画赞·杨阜》:“君构潜谋以龙变,应事机而虎发。”
《漢語大詞典》:六鳌(六鰲,六鼇)
亦作“ 六鰲 ”。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赠镇府》诗:“六鼇还镇澥,八柱独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鰲。”
《漢語大詞典》:连六鳌(連六鼇)
亦作“ 连六鰲 ”。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见列子·汤问。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 宋 刘攽 《和罗著作渔翁》:“ 龙伯国 人连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 清 李调元 《金鳌岭》诗:“我闻 龙伯 人,巨钓连六鰲。”亦省作“ 连六 ”。 唐 张友正 《钓鳌赋》:“谓优游以无穷,何瞬息而连六。” 明 杨基 《钓鳌海客歌》:“重施 龙伯国 人技,一展丝纶连六归。”
《漢語大詞典》:连鳌(連鼇)
亦作“ 连鰲 ”。
1.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随波而动。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事见列子·汤问。后因以“连鼇”作善钓之典。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点对连鰲饵,搜求缚虎符。” 明 杨基 《天平山十四题·钓鱼矶》诗:“谁操百尺竿,重试连鰲手。”亦为称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钓水路非远,连鼇意何深。” 宋 刘攽 《次韵酬李推官》:“倾盖强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钓连鼇。” 宋 王圭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诗序:“ 叔志 连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为欣抃。”
2.形容岿然屹立的样子。
《國語辭典》:钓鳌(釣鼇)  拼音:diào áo
相传龙伯国有个巨人,一次就钓起六只负载五山的大龟。典出《列子。汤问》。比喻举止豪迈或抱负远大。唐。李白 赠薛校书诗:「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漢語大詞典》:灵鳌(靈鼇)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峩!”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鼇蟠以螭。”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当时补天餘,偶堕灵鼇背。”
《國語辭典》:鳌山(鰲山)  拼音:áo shān
元宵节时布置花灯,叠成鳌形,高峻如山,称为「鳌山」。《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水浒传》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䌽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也作「鳌山」。
《國語辭典》:鳌山(鼇山)  拼音:áo shān
1.山名。位于湖南省常德县北,相传昔有名僧悟道于此。也称为「虎齿山」。
2.元宵节时布置花灯,叠成鳌形,高峻如山,称为「鳌山」。也作「鳌山」。
《國語辭典》:鳌戴(鼇戴)  拼音:áo dài
古代有上帝命十五巨鳌用头负举大山的传说,故后用为比喻恩德深重的感戴之词。《楚辞。屈原。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漢語大詞典》:鳌钓(鼇釣)
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 伯龙之国 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鼇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唐 元稹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鼇钓气方壮,鶻拳心颇尊。” 明 李贽 《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鼇钓 通海 ,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國語辭典》:龙城(龍城)  拼音:lóng chéng
地名:(1)匈奴诸长大会祭祀的地方。见《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2)在今大陆地区朝阳县。前燕、后燕、北燕建都于此。
《漢語大詞典》:龙笛(龍笛)
亦作“ 龙篴 ”。 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 汉 马融 《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叅钟石之经纬,於是凤簫輟吹,龙笛韜吟。” 宋 姜夔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词:“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元史·礼乐志五:“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分類:据说水中
《國語辭典》:龙飞(龍飛)  拼音:lóng fēi
1.神龙飞腾。比喻帝王的即位。《易经。乾卦》:「龙飞在天,利见大人。」《文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
2.比喻英雄得志。晋。陆机〈答贾长渊〉诗:「吴实龙飞,刘亦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