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1,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鼓吹
鼓吹
鼓舞
鼓鼙
鼓声
击鼓
鼙鼓
石鼓
笳鼓
羯鼓
鼓瑟
金鼓
旗鼓
鼓枻
一鼓
《國語辭典》:鼓吹  拼音:gǔ chuì
1.汉代列于殿庭的乐队,宴群臣及君上餐食时所用。大驾出游,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则用于仪仗之间;又赏赐有功之臣时,如班超拜长史,假鼓吹麾幢,即是臣下受特赐之例。
2.一般的仪仗乐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出入陈旌旗,鸣鼓吹,宛然像个小国诸侯。」
3.音乐。清。谭献桂枝香。瑶流自碧〉词:「䌽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
《國語辭典》:鼓吹  拼音:gǔ chuī
1.提倡鼓动。如:「鼓吹革命」。
2.赞扬、宣传。《晋书。卷五六。孙楚传》:「三都、二京,五经之鼓吹也。」
《國語辭典》:鼓舞  拼音:gǔ wǔ
1.鼓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我当初实是不知稼穑,受人鼓舞,朝歌暮乐,耗了家私。」
2.鼓励。《文明小史》第一三回:「知道的说我弃瑕录用,鼓舞人材。」
3.因为欢悦而兴奋。如:「欢欣鼓舞」。
《國語辭典》:鼓鼙  拼音:gǔ pí
军中常用的乐器。《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后多借指军事。唐。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国语辞典》:鼓声(鼓声)  拼音:gǔ shēng
击鼓的声音。《红楼梦》第五四回:「恰恰至贾母手中,鼓声忽住。」
《國語辭典》:击鼓(擊鼓)  拼音:jí gǔ
1.打鼓。《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红楼梦》第六三回:「且说当下众人都在榆荫堂中,以酒为名,大家顽笑,命女先儿击鼓。」
2.《诗经。邶风》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击鼓,怨州吁也。」首章二句为:「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國語辭典》:鼙鼓  拼音:pí gǔ
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宋。王清惠满江红。太液芙蓉〉词:「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后借以指战事。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國語辭典》:石鼓  拼音:shí gǔ
1.鼓形的石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注》:「南径燕山下,悬岩之侧有石鼓,……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唐语林。卷五。补遗》:「邺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
2.周秦时的刻石。有十个,形圆,底大似墩,上刻有籀文。
《國語辭典》:石鼓文  拼音:shí gǔ wén
东周时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时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今陕西省宝鸡市),共有十块,每面环刻一首四言诗,内容多为歌颂田原之美和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形。字体介于籀篆之间,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馀九石也有残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也称为「秦刻石」。
《漢語大詞典》:笳鼓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南史·曹景宗传:“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 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叹不已。”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 明 沈采《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國語辭典》:羯鼓  拼音:jié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亦作鞨鼓,是古代龟兹乐、天竺乐、高昌乐、疏勒乐的乐器之一,源出羯族,所以称为羯鼓,状似小鼓,两面蒙皮,均可击打。也称为「两杖鼓」。
《國語辭典》:鼓瑟  拼音:gǔ sè
弹奏琴瑟。《老残游记》第九回:「就是我鼓瑟,你鼓琴吧!」
《國語辭典》:金鼓  拼音:jīn gǔ
古时作战壮声势的器具。击鼓则表示进军,鸣金则示意收兵。《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族居递奏,金鼓迭起。」
分類:金鼓金和
《國語辭典》:旗鼓  拼音:qí gǔ
1.旗与鼓。军队中用以壮军威或发号令的器具。《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力战,夺左贤王旗鼓。」
2.使枪棍的架式。《水浒传》第二回:「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员外道:『使旗来。』杨官人使了个旗鼓。」
《國語辭典》:鼓枻  拼音:gǔ yì
摇桨行船。《楚辞。屈原。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分類:划桨泛舟
《漢語大詞典》:一鼓
(1).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晋 赵鞅 、 荀寅 帅师城 汝 滨,遂赋 晋国 一鼓铁,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焉。”《孔子家语·正论解》:“ 赵简子 赋 晋国 一鼓鐘,以铸刑鼎,著 范宣子 所为刑书。” 王肃 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2).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晋书·温峤传:“ 峻 ( 苏峻 )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操 若攻将军, 宫 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日, 操 军食尽,可一鼓而破。”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一鼓打下 太原 ,不令敌人跑掉一个!”参见“ 一鼓作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