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乘黄鹤
 
白云黄鹤
 
跨鹤仙
 
骑鹤仙人
 
鹤去台空
 
鹤飞仙去
 
黄鹄呼子安
 
黄鹤不复返
 
黄鹤有归日
 
黄鹤楼人
 
黄鹤旧山头


《南齐书》卷十五〈州郡志下·郢州〉~276~
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荆楚之势。
《述异记》~84~
荀镶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例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 黄鹤楼

典故
两黄鹄
 
平陂往复
  
思两鹄
 
方进坏陂
 
羹芋魁
  
陂坏当复
 
双黄鹤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列传·(子)翟义〉~3440~
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唐·颜师古注曰:「托言有神来告之。」
典故
素云黄鹤
 
芳草晴川
 
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中仙客

参考典故
骑黄鹤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兹地空馀黄鹤楼】【兹地空留黄鹤楼】【此地空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川历历汉阳戍】,春草萋萋鹦鹉洲【芳草萋萋鹦鹉洲】【芳草青青鹦鹉洲】【春草青青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在】,烟波江上使人愁。
典故
公主嫁乌孙
 
歌黄鹤
 
双鹤歌
 
凤女嫁乌孙
 
黄鹤悲

相关人物
刘细君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乌孙国〉~3903~
乌孙以马千匹聘。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

例句

卤簿迟迟出国门,汉家公主嫁乌孙。 孙叔向 送咸安公主

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 崔湜 大漠行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杜甫 留花门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赵彦昭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箫曲背秦楼,贵主悲黄鹤。 郑愔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空馀愿黄鹤,东顾忆回翔。 马怀素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鲍溶 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

典故

《述异记》
荀镶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例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典故
黄鹤呼子安

相关人物
陵阳子明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陵阳子明》
陵阳子明者,铚乡人也。好钓鱼。于旋溪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止陵阳山上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山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当来,问子明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子安死,人取葬石山下,有黄鹤来栖其冢边树上,呜呼子安云。
《水经注》卷二十《沔水》
水出陵阳山下,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昔铚县人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处。

例句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李白 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典故
骑黄鹤


《述异记》卷上
荀瑰字叔伟,潜栖却妆,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以而辞去。跨鹤腾空而灭。(据《说库》本)
《方舆胜览》卷二十八〈鄂州〉
黄鹤楼:在子城西南隅黄鹤山上,此楼因山得名。盖自南朝已著矣。《南齐志》: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阎伯理《记》: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按:阎伯理《记》指阎伯理《黄鹤楼记》。)
《漢語大詞典》:黄鹤(黄鶴)
(1).鸟名。即鹤。 南朝 宋 汤惠休 《杨花曲》之二:“ 江 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黄鹤戒露,非有意於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於鐘鼓。” 倪璠 注引 周处 《风土记》:“鸣鹤戒露。”
(2).鸟名。即黄鹄。 唐玄宗 《春台望》诗:“ 太液池 中下黄鹤, 昆明水 上映牵牛。”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参见“ 黄鵠 ”。
(3).喻贤才,大才。 唐 沈佺期 《黄鹤》诗:“黄鹤佐丹凤,不能羣白鷴。”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五:“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唐 岑参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潜虬且深蟠,黄鹤飞未晚。” 陈铁民 等校注:“古人常把‘黄鹤’与‘黄鵠’混而为一,相传黄鵠是一种极善于高飞的大鸟……这里以‘潜虬’‘黄鹤’喻 王昌龄 ,谓其有大才,姑且隐伏待时,日后飞腾,亦不为晚。”
(4).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餘 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以“黄鹤”比喻一去不返的事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本来当日定亲的地方不好,跑到那‘黄鹤一去不復返’的去处定个亲,此刻闹得新娘变了黄鹤了,为之奈何!” 清 讴歌变俗人 《醒世缘弹词》第九回:“到他房内去搜寻,黄鹤无踪不见形。”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刘先生 去了,但从此以后便渺如黄鹤。”
《國語辭典》:黄鹄(黃鵠)  拼音:huáng hú
1.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楚辞。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2.先秦时鲁寡妇陶婴年轻时即守寡,以纺绩为业,扶养幼儿。鲁国人想娶她,遂作〈黄鹄歌〉以明贞洁之志。见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后比喻节妇。
《國語辭典》:黄鹤楼(黃鶴樓)  拼音:huáng hè lóu
位于湖北省武昌县临接长江大桥之蛇山山顶的阁楼。相传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于此,故称为「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漢語大詞典》:一拳碎黄鹤(一拳碎黄鶴)
比喻一下击中要害。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三:“苟其所发论,所措施,与此正鵠相繆戾者,则昌言排击之,无所顾恋,无所徇避,快刀断乱麻,一拳碎黄鹤,善哉!善哉!”
《國語辭典》:杳如黄鹤(杳如黃鶴)  拼音:yǎo rú huáng hè
荀瑰于江夏黄鹤楼上休憩,遇一宾客驾鹤自西南云际间飘然而下。宾主欢对后,客乘鹤辞去,杳然无踪。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一去不返,无影无踪。
《分类字锦》:黄鹤认巢(黄鹤认巢)
司马光 古松诗 白猿窥子落,黄鹤认巢还。
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鹤仙人(黄鶴仙人)
指仙人 子安 ,传说曾乘黄鹤经过 黄鹤楼 。见南齐书·州郡志下。一说,指 三国 蜀 费祎 ,他在 黄鹤楼 乘鹤登仙。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 唐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搥碎黄鹤楼》诗:“ 黄鹤 高楼已搥碎, 黄鹤仙人 无所依。”
《漢語大詞典》:黄鹤醉翁(黄鶴醉翁)
琴曲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又不是《清夜闻鐘》,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 王季思 注引 闵遇五 曰:“《清夜闻鐘》《黄鹤醉翁》《泣麟悲凤》:皆古琴操名。”
《漢語大詞典》:南楼(南樓)
(1).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漢語大詞典》:复陂谣(復陂謡)
汉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事见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 宋 范成大 《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 清 查慎行 《新河》诗:“故道视同甌脱地,小儿争唱《復陂謡》。”
《漢語大詞典》:芋魁饭豆(芋魁飯豆)
见“ 芋魁豆饭 ”。
《漢語大詞典》:芋魁豆饭(芋魁豆飯)
喻食物粗劣。语本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 芋魁饭豆 ”。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有书来求红带既已遗之且作诗为戏》:“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分類:食物粗劣
《國語辭典》:鹦鹉洲(鸚鵡洲)  拼音:yīng wǔ zhōu
长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汉阳县西南。相传东汉祢衡曾在此作鹦鹉赋,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