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太液池边鹄群下


《汉书》卷七〈昭帝纪〉~28~
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差。
典故
太液黄鹄

相关人物
刘弗陵(西汉昭帝)


旧题汉·葛洪《西京杂记》
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衣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例句

太液始同黄鹤下,仙乡已驾白云归。 姚鹄 送贺知章入道

赓歌太液翻黄鹄,从猎陈仓获碧鸡。 李商隐 寄令狐学士

典故  

《礼记注疏》卷六十二〈射义〉~05~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例句

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 方干 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

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鹄岂无缘。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圣朝公道在,中鹄勿差池。 李咸用 赠任肃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李咸用 赠陈望尧

科随鹄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重招。 罗隐 寄渭北徐从事

典故
钟山鹄


《山海经·山经》卷二〈西次三经·西山经〉~4~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𥏊崖,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鵔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例句

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吴融 绵竹山四十韵

《國語辭典》:黄鹄(黃鵠)  拼音:huáng hú
1.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楚辞。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2.先秦时鲁寡妇陶婴年轻时即守寡,以纺绩为业,扶养幼儿。鲁国人想娶她,遂作〈黄鹄歌〉以明贞洁之志。见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后比喻节妇。
《漢語大詞典》:黄鹄山(黄鵠山)
即 湖北省 武汉市 蛇山 。又名 黄鹤山 。西北二里有 黄鹄矶 。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鹄过此,有 黄鹤楼 在其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船官浦 东,即 黄鵠山 ,林涧甚美, 譙郡 戴仲若 野服居之。山下谓之 黄鵠岸 ;岸下有湾,目之为 黄鵠湾 。”
《國語辭典》:鸿鹄(鴻鵠)  拼音:hóng hú
1.大鸟。《孟子。告子上》:「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2.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國語辭典》:鹄立(鵠立)  拼音:hú lì
1.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著。形容人引领而望。《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晋书。卷七一。孙惠传》:「控马鹄立,计日俟命。」
2.依序并立。宋。苏轼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漢語大詞典》:鸾鹄(鸞鵠)
鸾与鹄。比喻贤臣。 唐 鲍君徽 《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玉筵鸞鵠集,仙管凤皇调。” 元 虞集 《赋壶洲》:“鱼龙夜护黄金鼎,鸞鵠晨朝紫綺裘。”
分類:贤臣
《漢語大詞典》:鹄举(鵠舉)
鸿鹄高飞。 汉 焦赣 《易林·谦之颐》:“鸟升鵠举,照临东海。” 元 吴莱 《次韵胡仲申云门纪行》:“前峰如鸿鶱,后岭类鵠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某协院〉》:“伏以龙飞天际,甲金流万界之红光;鵠举臺端,羽玉刷九重之黄燄。”
分類:鸿鹄高飞
《國語辭典》:白鹄(白鵠)  拼音:bái hú
白天鹅。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弋白鹄,连鴐鹅。」
《漢語大詞典》:中鹄(中鵠)
(1).射中靶子。 唐 张茔 逸句:“一箭不中鵠,五湖归钓鱼。”
(2).引申为准确。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乔峰 已得续聘之约,其期为十四个月。前所推测,殊不中鹄耳。”
(3).喻及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日蒙圣天子下詔,乃丈夫富贵之秋。姑待来年,必期中鵠。”
《國語辭典》:刻鹄(刻鵠)  拼音:kè hú
1.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参见「刻鹄类鹜」条。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
2.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参见「刻鹄类鹜」条。《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國語辭典》:刻鹄类鹜(刻鵠類鶩)  拼音:kè hú lèi wù
虽然雕不成天鹅,尚类似野鸭。语本汉。马援 诫兄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比喻仿效虽欠逼真,但仍近似。《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刻鹄类鹜,为学初成。」亦用以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比兴》:「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
《漢語大詞典》:别鹄(别鵠)
《别鹤操》南史·褚彦回传:“尝聚 袁粲 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 彦回 援琴奏《别鵠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唐 张鷟 游仙窟:“既悵恨於啼猨,又悽伤於《别鵠》。”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最哭啼鹃,频催《别鵠》,赢得更阑哭一场。”
《骈字类编》:鹄志(鹄志)
宋 仇远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 其七 众雀岂能知鹄志,一鸡何足用牛刀。
《漢語大詞典》:鹄岭(鵠嶺)
岭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内。鵠,通“ 鹤 ”。 南朝 宋 谢庄 《游豫章西观洪崖井诗》:“游阴腾 鵠岭 ,飞清起凤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散原山 ﹞西有 鸞冈 , 洪崖先生 乘鸞所憩泊也。冈西有 鵠岭 ,云 王子乔 控鵠所逕过也。”
分類:江西
《漢語大詞典》:射鹄(射鵠)
箭靶。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闻得 沈经歷 文武全才,都来合他去射箭。 沈鍊 教把稻草扎成三个偶人,用布包裹,一写‘ 唐 奸相 李林甫 ’;一写‘ 宋 奸相 秦檜 ’;一写‘ 明 奸相 严嵩 ’。把那三个偶人做个射鵠。”《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 潘党 教他那七层坚甲,綳於射鵠之上。”
分類:箭靶
《漢語大詞典》:鹄箭(鵠箭)
(1).靶与箭。 唐 李咸用 《赠陈望尧》诗:“鵠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2).指中靶之箭。 唐 罗隐 《寄渭北徐从事》诗:“科随鵠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