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灼灼  拼音:zhuó zhuó
1.花茂盛鲜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唐。白居易秦中吟。买花〉:「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2.明亮。《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四》:「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國語辭典》:英英  拼音:yīng yīng
1.俊美、气概不凡。《南史。卷四八。陆慧晓传》:「顾琛一公两掾,英英门户。」
2.白云舒卷的样子。《诗经。小雅。白华》:「英英白华,露彼菅茅。」南朝宋。谢庄怀园引〉:「朱光蔼蔼云英英,新禽喈喈又晨鸣。」
3.音乐和谐美盛的样子。《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國語辭典》:楚楚  拼音:chǔ chǔ
1.鲜明的样子。《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2.丛密繁盛的样子。《诗经。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3.形容姿态娇艳动人。明。陈继儒《李公子传》:「傍有黄衣妓者,秀质楚楚,愁态万端。」《聊斋志异。卷四。双灯》:「魏细瞻女郎,楚楚若仙,心甚悦之。」
4.形容卓越出众。宋。张孝祥鹧鸪天。楚楚吾家千里驹〉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你道是济济衣冠,楚楚人才。」
5.悽苦的样子。唐。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后人写出乌啼引,吴调哀弦声楚楚。」
《國語辭典》:罨画(罨畫)  拼音:yǎn huà
彩色画。唐。白居易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清。陈维崧 沁园春。归去来兮词:「此去荆溪,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
《國語辭典》:粲粲  拼音:càn càn
鲜明华美的样子。《诗经。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國語辭典》:赫然  拼音:hè rán
1.光明、显耀的样子。《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神武赫然,威震八荒。」
2.发怒、生气的样子。《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
3.令人怵目惊心的样子。《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國語辭典》:典型  拼音:diǎn xíng
1.旧法、模范。宋。文天祥〈正气歌〉:「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也作「典刑」。
2.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如:「桂林、阳朔的峰林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形。」
3.文学艺术中最具概括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或实例。如:「李白是浪漫派诗人的典型。」
《國語辭典》:的的  拼音:dì dì
1.昭著明显的样子。唐。吴融 西陵夜居诗:「漏永沉沉静,灯孤的的清。」
2.特特、专为。《董西厢》卷五:「东倾西侧的做些腌躯老,闻生没死的的陪笑。」
《國語辭典》:簇簇  拼音:cù cù
丛列的样子。唐。白居易开元寺东池早春〉诗:「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红楼梦》第六回:「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
《國語辭典》:烈烈  拼音:liè liè
1.高峻的样子。《诗经。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2.形容极端强烈。唐。张说〈祭石岭战亡士文〉:「嗟尔战夫,烈烈忠勇,奋不顾命,志无旋踵。」
3.拟声词:(1)形容风的声音。晋。刘琨〈扶风歌〉:「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2)形容声音多且繁杂。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蟹啼。」(3)形容水流的声音。唐。皮日休霍山赋〉:「有泉烈烈,其来如决。」
《國語辭典》:灿烂(燦爛)  拼音:càn làn
1.形容光彩美丽。《三国演义》第六○回:「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裹腹闹装灿烂,是个白面郎君。」也作「粲烂」。
2.形容极为卓越、显著。《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赞扬迪哲,备哉灿烂,真神明之式也。」
《漢語大詞典》:红白(紅白)
(1).红的和白的。形容色彩鲜明美丽。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邇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唐 杜牧 《念昔游》诗:“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没首饰铅华,自然没包弹。淡浄的衣服儿,扮得如法,天生更一段儿红白,便 周昉 的丹青怎画?”
(2).红事和白事。指嫁娶丧葬之事。红楼梦第五五回:“或有婚丧红白等事, 王夫人 贺弔迎送,应酬不暇。” 赵树理 《邪不压正》:“这地方的风俗,遇了红白大事,客人都吃两顿饭--第一顿是汤饭,第二顿是酒席。”
(3).象征革命的和反动的。 曹靖华 《飞花集·风雨六十年》:“那时,负责同志恳切叮嘱道:‘环境复杂,斗争严酷,红白难辨,凡事务必细心、沉着,机智而果决。’”
《國語辭典》:的皪  拼音:dì lì
鲜明显著的样子。《文选。左思。魏都赋》:「丹藕凌波而的皪,绿芰泛涛而浸潭。」《文选。张衡。思玄赋》:「离朱唇而微笑兮,颜的皪以遗光。」
分類:光亮鲜明
《漢語大詞典》:的礰
光亮、鲜明貌。后汉书·张衡传:“离朱脣而微笑兮,颜的礰以遗光。” 李贤 注:“的礰,明也。”参见“ 的皪 ”。
分類:光亮鲜明
《國語辭典》:烨烨(燁燁)  拼音:yè yè
1.光鲜明亮的样子。唐。卢纶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2.显赫的样子。宋。司马光〈答谢公仪启〉:「某官以英伟之才,负天下烨烨之望。」
《國語辭典》:明媚  拼音:míng mèi
1.风光景物鲜明悦目。唐。李德裕〈灵泉赋序〉:「冬温夏寒,明媚可鉴,其灵泉之蕴也。」《精忠岳传》第四回:「五个人一同往沥泉山来,一路上春光明媚,桃柳争妍,不觉欣欣喜喜。」
2.女子的体态妩媚明艳。唐。吕向 美人赋:「妖艳夭逸,绝众挺出,嬛然容冶,霍若明媚。」《老残游记》第八回:「里面出来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穿一身布服,二蓝褂子,青布裙儿,相貌端庄莹静,明媚闲雅,见客福了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