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高辛氏
 
高阳氏

参考典故
八族
 
高阳多夔龙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帝舜〉~35~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谓元、恺各有亲族,故称族也。」
《春秋左传·文公十八年》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敱、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晋·杜预注:「高阳帝颛顼之号,八人,其苗裔。」

例句

谢太傅须同八凯,姚梁公可并三台。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

人知八凯须当国,猿到三声不用愁。 贯休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典故
相关人物
仲堪
 
仲熊
 
伯奋
 
伯虎
 
叔献
 
叔豹
 
季仲
 
季狸
 
高辛氏


《春秋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舜臣尧,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晋·杜预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罴之伦。」

例句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典故
相关人物
 
高辛氏
 
高阳氏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本纪》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谓元、恺各有亲族,故称族也。」

例句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罗隐 湘妃庙

典故
相关人物
实沈
 
阏伯
 
高辛氏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例句

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旁。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 高适 宋中十首之十

典故
相关人物
高辛氏
 
高阳氏


《史记》卷一《武帝本纪》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例句

岂唯十六族,今古称其贤。 权德舆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国语辞典》:高辛氏  拼音:gāo xīn shì
上古帝王帝喾。参见「帝喾」条。
《漢語大詞典》:十六族
指古代传说的 高阳氏 的后代八恺和 高辛氏 的后代八元,为 舜 向 尧 推荐的十六个贤臣。因其各有大功,皆赐氏族,故称。也称十六相。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龙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 伯奋 、 仲堪 、 叔献 、 季仲 、 伯虎 、 仲熊 、 叔豹 、 季貍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於 尧 , 尧 不能举。 舜 臣 尧 ,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唐 王维 《奉敕详帝皇龟镜图状》:“ 舜 之逐窜四凶、举十六族,臣歌九德,君抚五絃等善事, 夏桀 之瑶臺琼室、 殷紂 之肉林酒池等恶事,盖画如此之类,乃成龟镜之图。”
《漢語大詞典》:元凯(元凱)
亦作“ 元愷 ”。
(1).“八元八凯”的省称。传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称为八恺。此十六人之后裔,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舜 举之于 尧 ,皆以政教称美。见左传·文公十八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济济伟彦,元凯之伦也。” 南朝 宋 刘孝标 《辩命论》:“ 重华 立而元凯升, 辛受 生而 飞廉 进。” 宋 王安石 《推命对》:“ 尧 舜 之世,元凯用而四凶殛,是天人之道合也。”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
(2).泛指贤臣、才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同否则元凯与斗筲无殊,并任则騄騏与駑駘不异。”《魏书·高谦之传》:“陛下一日万机,事难周览,元凯结舌,莫肯明言。”
《漢語大詞典》:高辛
帝喾 初受封于 辛 ,后即帝位,号 高辛氏 。《楚辞·离骚》:“凤皇既受詒兮,恐 高辛 之先我。”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輦路归来闻好语,共惊 尧 顙类 高辛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國語辭典》:重黎  拼音:chóng lí
职官名。古时掌天地四时的官。相传颛顼时重氏司天,黎氏司地。
《漢語大詞典》:仲熊
相传为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 伯奋 、 仲堪 、 叔献 、 季仲 、 伯虎 、 仲熊 、 叔豹 、 季貍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姤》:“ 舜 举八元八愷,有 伯虎 、 仲熊 。” 汉 焦赣 《易林·泰之随》:“ 伯虎 、 仲熊 ,德义渊閎,使布五穀,阴阳顺叙。”参见“ 八元 ”。
《國語辭典》:八元  拼音:bā yuán
上古高辛氏有干才八人,善于治国,世称为「八元」。《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唐。孔颖达。正义:「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
分類:才子
《漢語大詞典》:仲堪
古代相传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 伯奋 、 仲堪 、 叔献 、 季仲 、 伯虎 、 仲熊 、 叔豹 、 季貍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参见“ 八元 ”。
《國語辭典》:八元  拼音:bā yuán
上古高辛氏有干才八人,善于治国,世称为「八元」。《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唐。孔颖达。正义:「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
分類:才子
《漢語大詞典》:实沈(實沈)
(1).古代神话谓 高辛氏 的季子名 实沉 ,是参宿之神。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 ,季曰 实沉 ,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 ,主辰。 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 实沉 于 大夏 ,主参。 唐 人是因,以服事 夏 商 ……故参为 晋 星。由是观之,则 实沉 ,参神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引:“夫异匪常经,僻非习见,俾 实沉 弗崇於 周 , 毕方 弗集於 汉 , 贰负 之形弗徵 上郡 ,干将之气弗烛斗牛,诸君子生平,遂几泯泯乎?”
(2).星次名。大致相当于二十八宿的觜、参和毕、井的一部分,黄道十二宫的双子座。在十二辰为申。古时为 晋 之分野。国语·晋语四:“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沉之星也。实沉之墟, 晋 人是居,所以兴也。”汉书·王莽传中:“厥明年,岁在实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 晋 居参之分,实沉之土。 郑 处大辰之野, 閼伯 之地。”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岁次实沉。”
《國語辭典》:槃瓠  拼音:pán hù
神话传说中的狗。《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序》:「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
《國語辭典》:盘瓠(盤瓠)  拼音:pán hù
神话传说中帝高辛氏的狗,据说为蛮夷的始祖。《周书。卷四九。异域传上。蛮传》:「蛮者,盘瓠之后。族类蕃衍,散处江、淮之间,汝、豫之郡。」
《漢語大詞典》:槃瓠
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 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 槃瓠 。按,《玄中记》作“ 槃护 ”。后 槃瓠 助 帝喾 取 犬戎 吴将军 头, 帝喾 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北 貊 起自 淳维 ,南 蛮 出於 槃瓠 。”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 荆南 辰州 ,与 黔 邻界毗所,崇冈万叠,绵亙二百餘里,中悉为 苗 窟, 苗 系出 槃瓠 。”
2.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唐 陈陶 《钟陵道中作》诗:“烟火近通 槃瓠 俗,水云深入 武陵 乡。” 明吾邱瑞《运甓记·平蛮奏凯》:“挥戈瘴雨晴,仗剑蛮烟浄。看 槃瓠 匿跡,魍魎潜形。”
《漢語大詞典》:叔献(叔獻)
古代相传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 伯奋 、 仲堪 、 叔献 、 季仲 、 伯虎 、 仲熊 、 叔豹 、 季貍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漢語大詞典》:八凯(八凱)
见“ 八愷 ”。
《國語辭典》:八恺(八愷)  拼音:bā kǎi
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位才子,以自己的才德治理百姓,使天下和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敱、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唐。杨夔 复宫阙后上执政书:「舜承尧禅,当太平至理之后,犹且放四凶,举八元八恺,而后百揆四门,方克调序。」
《國語辭典》:八元  拼音:bā yuán
上古高辛氏有干才八人,善于治国,世称为「八元」。《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唐。孔颖达。正义:「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
分類:才子
《漢語大詞典》:八族
指 三国 吴 八大家族。《文选·陆机〈吴趋行〉》:“八族未足侈。” 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曰:“八族, 陈 、 桓 、 吕 、 竇 、 公孙 、 司马 、 徐 、 傅 也。”
《國語辭典》:阏伯(閼伯)  拼音:è bó
人名。生卒年不详。为高辛氏长子。因与弟实沈不合,迁徙至商丘。见《左传。昭公元年》。
分類:商星